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班班通”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叶远欣

【机构】 贵州省仁怀市中等职业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班班通”工程是校校通工程、农远工程在当代的不断发展和延伸,是为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将教育基础设施、软件资源以及教育教学整合等内容融合在一起,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兴起的一项惠民利民工程。从某种意义上讲,“班班通”工程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所在。因此,如何管理和有效使用“班班通”工程,真正发挥这一资源的最大优势,对推动农村教育信息化全面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当前“班班通”工程的管理和应用谈谈自身的看法与见解。
  一、“班班通”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1、领导不够重视,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健全
  仁怀市各中小学校从2013年初开始全面启动校园“班班通”工程建设,2013年下半年启动“班班通”工程应用。就城乡多数学校而言,自从“班班通”工程应用启动以来,多数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各项考核制度不够完善,相关的体制不够健全,各项培训流于形式,真正的考核缺乏公平合理性,领导不深入课堂调查、研究、分析“班班通”使用情况。对于上级交办的相关任务和要求,采取不了了之、敷衍应付的态度,导致“班班通”设备资源管理处于混乱状态。更有甚者,将“班班通”用于歌舞厅式的播放音乐、电影等,或是随便通过网络下载课件播放给学生看,即作为“班班通”资源的使用记录,使得“班班通”资源没有发挥到应当发挥的作用。
  2、培训力度不够,导致一些老师不敢用、不会用“班班通”工程组织实施课堂教学
  通常情况下,“班班通”工程培训采取的是管理者培训和二级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者培训一般是由市级统筹,相对比较系统和规范,基本上可以达到培训的初衷。而二级培训一般是在单位内部举行的,主要是由学校选派教师参加管理者培训后,再回到学校组织二级培训,因缺乏考核目标,进而使得培训的目标难以达到或实现。另外一方面,这样的培训时间比较少,教师参与度不高,加之设备昂贵,导致部分老师不敢用、不会用“班班通”工程进行课堂教学,不能实现“班班通”工程的真正目的。
  3、“班班通”工程缺乏常规的管理体制,管理不到位,维护不及时,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据不完全统计,大多数学校几乎没有成立专门的“班班通”工程管理机构(办公室),或是学校部门管理者代管,或是信息教师兼管等等。不管是何种管理方式,管理者工作量难以界定,存在似管非管行为,使得“班班通”工程管理流于形式,出现硬盘损坏、系统运行异常等。“班班通”工程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利用率如何,对教育教学的提升有何帮助等,这些问题没有很好的反馈意见,进而导致“班班通”工程不能更好的发挥资源优势,更好的利用到课堂教学上。
  4、“班班通”工程尚未接入互联网,系统维护受到局限,资源利用比较单一,学生接受知识比较被动
  基于诸多因素,一些学校的“班班通”工程尚未接入互联网,一方面导致系统病毒不能有效控制,或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另一方面,缺乏网络的连接,导致一些学校资源或是网络资源不能实现共享,只能将其他有效资源通过物理存储设备转移到“班班通”设备上进行教学。这样的结果是操作比较繁琐,资源利用单一,学生接受知识比较被动。
  二、“班班通”资源有效利用之对策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从领导到学生实行层层考核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班班通”工程强有力的资源优势和功能,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地方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市级管理考核机制,全力实行各个学校的“班班通”工程管理应用。对于每一间学校而言,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应当实行校长、分管校长、教务部门、班主任、学生等从上到下的层层管理考核机制,统一思想,加强管理,严格考核,把“班班通”工程资源的管理和使用同全体师生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切实将“班班通”工程资源的管理和利用真正落到实处,惠及广大师生。
  2、加强“班班通”工程的培训力度,将其管理使用真正落实到每一个人
  针对当前“班班通”工程的培训问题,建议从全市的管理角度,针对全市管辖的各个学校,选派学校校长、分管校长、教务部门负责人、全体信息技术教师等组成的管理者培训,然后通过管理者培训带动每一间学校的二次全员培训(即培训者的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全面细化,包括市级管理者的职能职责、学校管理者的权利和义务、“班班通”操作和应用者对“班班通”工程的管理维护使用等等,对于每一级管理者和具体应用人员,严格培训纪律和考核目标,培训考核不合格者,必须出重拳、下猛药,继续参加下一轮的培训,直到考核合格为止。培训不能基于形式,必须将管理应用职能真正落到实处。
  3、加强“班班通”工程组织建设,切实加强“班班通”工程资源的管理、维护和使用
  为了增强“班班通”工程资源的规范化管理,把资源优势真正利用到精彩有效课堂中去,必须注重“班班通”工程组织机构建设,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各间学校,成立以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为组长,下属部门负责人及学校校长为成员的“班班通”工程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全市的“班班通”工程监督管理。从学校管理这个角度,可以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各部门负责人、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学校管理组织机构,切实加强“班班通”工程资源的管理、维护和使用,让这一利民惠民工程真正惠及全体广大师生,为中国酒都仁怀教育发展三年攻坚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行动实践。
  总之,“班班通”工程建设、管理、应用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要以仁怀教育发展大会和仁怀教育发展三年攻坚誓师大会精神为指导,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切实加强“班班通”工程的建设、管理及应用,它将涉及到中国酒都仁怀的品牌效应,关系到仁怀教育三年攻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千家万户家庭孩子的切身利益。我们要通过制度创新、任务驱动、课题推进、学科整合和技能竞赛、优秀课例论文评比活动等方式,更好地向45分钟课堂要效率,为打造精彩课堂、有效课堂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理论基础。我们要加强“班班通”工程资源的应用,使“班班通”工程的管理和应用制度化、常规化和长期化,进一步向“堂堂用”靠近,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进而实现“班班通”工程管理应用达到“人人会”、“经常用”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