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探析语文学科中语法教学的淡化现象

【作者】 杨瑞洁

【机构】 新疆温宿县第二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语法是语言表达的规则,高中语文教学中却存在淡化语法教学的“三不”现象,这种现象导致了学生的语法知识薄弱,语文能力难有实质性的提高。这种现象缘于对课标和语文教学规律的认知偏差。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当落实而不是淡化语法教学。
  关键词:高中 语文 语法教学 淡化 落实
  语法是语言表达的规则,语法是以一种语言为母语的任何人靠直觉就知道的语言结构。语言要实现其交际功能,必然要遵循其本身的规则。这个规则就要靠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让靠汉语交际的人都懂得这个规则,从而更好地进行语言的表达。但是人们在语文教学中对语法的认识却存在着差异,语法知识教学的结果也存在许多问题,为此,笔者欲在本文中谈谈自己对当前语法教学之现状,语法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等方面的一些粗浅看法,以供同仁指正。
  一、淡化语法教学的“三不”现象
  学习语文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阐述课程目标时说的“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就谈到了语文知识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中的重要意义,那么,语文知识的传授在语文教学中就既必要又重要了,而作为语文知识的重要组成的语法知识自然也关系到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可是,在语文教学的实际操作和认识中,语法知识教学的作用和地位却偏离了课标的定位,出现了在理论和操作中淡化语法知识教学从而导致教材不显语法知识、教师不讲语法知识、学生不懂语法知识的“三不”现象,具体表现有三点。
  1、语法知识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没有得到重视,没有得到落实。首先是有人认为不学语法照样会写出好文章,因此对语法教学不重视。其次是许多年轻教师,经验不足,有的刚走上讲台,有的教了几年书,但没有小循环教过初中,对初中语法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第三是学校较少开展语法教研活动。第四是教师手头语法教学资料短缺。第五是教材没有相对的稳定,一变再变。第六是语法知识点教学,时间间隔较长,学生容易遗忘。
  2、语法知识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已是积重难返。语法知识在初中教材中出现,却没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体落实,由于初中阶段没有把语法知识作为考查内容,学生在语法知识掌握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就没有凸显,也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因语法基础薄弱,许多学生连一些简单的语法知识都不懂,句子短还好说,句子一长,许多学生抓不住句子的主干,不能提取句子传递的主要信息;高中语文课标要求掌握的文言知识本身只需要积累,并不难理解,学生却在理解环节中就出现问题,原因就是对汉语言的语法知识掌握得太少。
  3、淡化语法知识已成为制约高中语文教学的瓶颈。学生没有过语法关,教师教学难度加大,学生学习更是费力不见效果。中学生因对语法知识一窍不通或知之甚少而在说话写文章中不合语法病句连篇,在阅读理解中断章取义不中要害不明文意,在语言运用中胡编乱凑不符要求等问题已是普遍存在。不管是初中语文中的听说读写能力,还是高中语文中的应用·拓展、感受·鉴赏、思考·领悟、积累·整合的能力都因学生没有掌握语法知识而难以有实质性的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也无法有质的进展,要实现语文教学之目标也是一句空话了。
  二、淡化语法教学的认知原因
  究语法教学被淡化,学生语法知识贫乏,语文能力无法提高的原因,笔者认为,认识上的偏差是根本。一是对课标中提法的认识偏差。初中语文新课标中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这两段话中提到的“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讲的是不追求系统和完整,并不是不追求知识点的落实。而我们语文教育的研究者、执行者却因为这些提法就认为,语法只是教材上的附录内容,参考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点到为止,一笔带过。二是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偏差。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汉语也不例外。现在人们学英、法等外国语言,都要研究他们的语法,难道学习母语,就可以置语法于不顾吗?语感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我们并不否认,但它只是运用语言的一种本能,绝不是万能。要本能地掌握一种语言靠语感是可以的,但要理性地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懂得这种语言的基本规则,掌握这种语言的内在的基本规律。这个规则和规律的载体就是语法。当前语文教育界较重视的是感和悟这种本能,忽略了语法这把钥匙。好像重视了语法教学就是与新课标背道而驰,就是与新理念格格不入,就是与新教法针锋相对。如果片面的把语文教学寄托在感和悟上,实质上就是让语文教学顺其自然,让学生只停留在对语文学科的感性认识阶段。
  如此种种,学生要正确地理解运用汉语言,要提高自身语文能力和素养,必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要实现语文教学之目的,提高语文教学之效率,教师必重视落实语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