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班主任应如何加强学生的管理
【作者】 杨鲁敏 孙永 亮
【机构】 山东省诸城市百尺河初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是学校实施教学工作及各种教育活动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加强班级管理,才能有力推动学校工作。
那么,如何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呢?在不同的时期,班主任工作有着不同的特点。现在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是家庭的“小皇帝”,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由于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受到父母的娇生惯养,养成了自私、任性的思想、性格。如何作好班主任的工作呢?通过探索和实践,自己开始对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
首先,班主任工作要“爱、严、细、勤”。
1、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作为班主任,对学生“严”是必要的,俗语说“严师出高徒”。这句话不通理。要使学生从一名无知的孩童成为有知识、有道德、品行端正的栋梁之材,不严又怎么能行呢?中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刻,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非常时期,如不严格要求,又怎能使其成长为参天大树呢?做为班主任,是学生的良师,而良师应该包括“严”,也就是说,班主任也应是学生的“严师”。这里的“严”,不是毫无道理地一味板着脸,对学生严声地指责,严肃地训斥,而是对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的要求严格,一切都要高标准、严要求,甚至一些小的细节问题不能轻易放过。
但如果只有“严”没有爱,学生就会因怕而远之,甚至产生逆返心理,有些学生也许一辈子记恨你,也就达不到其教育效果。因此在“严”的背后也应该有慈母般的爱,当他们生病时主动问候,给他们倒一杯热水,领他们到医务室打一针,这些小事也许会使学生感到极大温暖,把你和孩子的距离逐步缩短,孩子就可能把你当成可亲可敬的长辈或倾吐。你也就容易抓住他们的心理。进行有目的教育,其效果才佳,同时还能树立自己的威信。有得于自己工作的开展。但是“爱”并不是一味地笑口常开纵恿学生为所欲为,而是应对学生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时时处处关心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了解他们的烦恼忧愁,为他们排忧解难。班主任应是学生的保姆。
“严”和“爱”是不可分割的,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不要记了对学生付出爱心,做到循循善诱;在对学生付出爱心的同时,不要房了规范他们的言行让他们沿着正确的轨道茁壮成长。也就是说班主任要在学生中树立起“严父慈母”的形象,并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2、细,就细心。班主任应该细心了解、观察本班所有学生,掌握班通讯心理动态,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使班级工作有条不紊地向前发展。勤,就是要求眼勤,就是要班主任工作勤奋,做到“眼勤、耳勤、手勤、脑勤、口勤。”眼勤,就要勤观察:观察人、事物,观察一切发展变化的客观情况,这样才能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把几十名同的各种情况牢记在心。耳勤就是勤听各方面意见,即“兼原则明,偏听则暗”,勤听,多听各种不同意见。腿勤,就是要勤访,走访家长,走访学生,走访同事与领导,最大限度了解学生情况。手勤就是勤写、勤记、勤整理、总结,作好记录,便于管理。脑勤就是要勤思考、分析、归纳、对比。口勤,就是要勤问、勤讲,多问学生、领导、同仁,最大限度地掌握学生与班级情况。勤讲,就是要勤说服、勤劝导。
其次,正确疏导,教书育人。
班主任要管理也班级,教育好学生,必须掌握正确的管理方法,对学生正确疏导,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1、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中学生的视野比以前更加开阔,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比较强,传统的说教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那么,如何才能对这些思考的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应该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也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我教育。初中学生的特点是:自己管不住自己。于是,我们的教育片面的用外压式的强制教育强化管理,学生似乎被管住。一旦没人“管”,他们又故态复,因此我们班主任必须做到教会学生自我教育。
首先,在加强班集体建设过程转化为学生自我教育的机会,努力把班集体的建设过程转化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过程。如在制定班集体奋斗目标中,让每个同学都参与,集思广异,目标订出后,学生们都有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之而奋斗。再如:在学生干部队伍的形成建设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和锻炼自己的机会。每天轮流一个学生参与常规管理,负责检查同学们执行制度的情况,做好记录,及时汇报。周末全班同学自我总结,把学生中的一些问题放给学生讨论,班级工作日新月异。
其次,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加强自我能力的培养。黑板报、橱窗、中华传统美德广播,是学生最好的自我教育阵地。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排版、自己进行采访演讲,激励学生人人动手,人人参与。学生讲的话感染力强,教育力度大,学生愿听,教师也愿意听,从而激励了学生的上进心和学习热情,在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治自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班风。
此外,我还注意加强横向联系,按时询问其他任课教师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召开家长会,了解学生在学校以外的言行,学生家长长时间和学生在一起,也就是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品质、言行,对孩子影响最早、最大、最深。父母的言行、举动都储存在孩子的器官里,作为孩子的父母一定言传身教,做孩子的表率,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不然的话,教师说上百句也不抵学生家长说上两句,学校教育成了泡影。所以说要努力和家长联系,使每个家庭都认为家庭教育十分重要。每个家长不能忽视这一点,要多为子女着想,当好孩子的启蒙老师。因此,和家长、任课教师一起通过种种渠道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
2、以身示范,寓德育教育于各种教育活动之中。教书育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宗旨,作为班主任是学生直接的组织者、领导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要想教育好学生,自身首先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古人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怎样学。”“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教给学生”。国外一些学者预言:“未来的文盲,是那些没有自学能力的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要求一切为了分数、一切围绕分数的应试教育逐步转为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的素质教育,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知识、能力、习惯、意志力、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力量,做到重分不唯分,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班主任在思想上要提高认识,强调素质教育的培养尽快带头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其次,遵循教学课程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必修课与选修课,学科课与活动课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以实现教学中的多样化。
3、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影响活动,需要班主任具有崇高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因此在道德行为上,班主任道德具有更强烈的示范性。学生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很强的模仿性,班主任的表率是为学生提供思想言行规范性要求的物化模式,班主任的言行直接作用于学生的灵魂,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对思想品德的形成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深教重于言教,乃是中国教育思想的优良传统,也是国外不少教育家一致公认的施教原则。孔子非常强调为教者必须“身正”,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加里宁也从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全体学生。所以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学生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因此,要求班主任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足以成为学生效法的榜样,成为学生实践各种教育要求的表率。同时,还要具备志趣高尚、遵纪守法、治学严谨、谦虚好学、待人谦和、语言文明、仪表端庄、朴素大方等优良品质。在日常工作中,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要言而有信。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施以良好的身教影响。
第三,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要做到“三忌”。“一忌”处理问题不调查研究,主观武断。不管大事小事,班主任必须详细调查再作处理,不能主观臆断,或听一面之词。“二忌”不尊重学生,班主任不能打骂、讽刺学生,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三忌”不能一碗水端平。作为班主任决不能偏袒学习好的学生,这也是工作大忌,班主任应该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样通过班主任的辛勤工作,以便使我们班级工作管理蒸蒸日上,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迅速提高。
四、班主任谈话中要讲求语言的艺术。表扬的作用:在我所接的班级,有个男生特调皮,他不但逆反心理特强,专门和老师对着干,而且还经常搞恶作剧,三天二头和男生打架,与女生逗贫嘴,我接手以后,努力从他身上寻找闪光点。然后,在一天放学后,我在一张纸上写了一句话“家长同志,您的孩子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我把折叠好的纸条交给学生王一,并对他说:“把这纸条交给你家长,让家长签名后,明天你再捎回来,但捎去捎回都不准拆开看。”想想看,他能不看老师和家长写的是什么吗?第二天,王一把家长写有“孩子有进步,我们非常高兴,感谢教师”的纸条交给我,我暗中观察,王一那一整天都特别规矩,我知道我的“圈套”奏效了。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是在学生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学生,管理的井井有条,以无愧于自己的学生,无愧于自己的一生。
那么,如何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呢?在不同的时期,班主任工作有着不同的特点。现在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是家庭的“小皇帝”,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由于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受到父母的娇生惯养,养成了自私、任性的思想、性格。如何作好班主任的工作呢?通过探索和实践,自己开始对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
首先,班主任工作要“爱、严、细、勤”。
1、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作为班主任,对学生“严”是必要的,俗语说“严师出高徒”。这句话不通理。要使学生从一名无知的孩童成为有知识、有道德、品行端正的栋梁之材,不严又怎么能行呢?中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刻,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非常时期,如不严格要求,又怎能使其成长为参天大树呢?做为班主任,是学生的良师,而良师应该包括“严”,也就是说,班主任也应是学生的“严师”。这里的“严”,不是毫无道理地一味板着脸,对学生严声地指责,严肃地训斥,而是对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的要求严格,一切都要高标准、严要求,甚至一些小的细节问题不能轻易放过。
但如果只有“严”没有爱,学生就会因怕而远之,甚至产生逆返心理,有些学生也许一辈子记恨你,也就达不到其教育效果。因此在“严”的背后也应该有慈母般的爱,当他们生病时主动问候,给他们倒一杯热水,领他们到医务室打一针,这些小事也许会使学生感到极大温暖,把你和孩子的距离逐步缩短,孩子就可能把你当成可亲可敬的长辈或倾吐。你也就容易抓住他们的心理。进行有目的教育,其效果才佳,同时还能树立自己的威信。有得于自己工作的开展。但是“爱”并不是一味地笑口常开纵恿学生为所欲为,而是应对学生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时时处处关心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了解他们的烦恼忧愁,为他们排忧解难。班主任应是学生的保姆。
“严”和“爱”是不可分割的,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不要记了对学生付出爱心,做到循循善诱;在对学生付出爱心的同时,不要房了规范他们的言行让他们沿着正确的轨道茁壮成长。也就是说班主任要在学生中树立起“严父慈母”的形象,并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2、细,就细心。班主任应该细心了解、观察本班所有学生,掌握班通讯心理动态,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使班级工作有条不紊地向前发展。勤,就是要求眼勤,就是要班主任工作勤奋,做到“眼勤、耳勤、手勤、脑勤、口勤。”眼勤,就要勤观察:观察人、事物,观察一切发展变化的客观情况,这样才能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把几十名同的各种情况牢记在心。耳勤就是勤听各方面意见,即“兼原则明,偏听则暗”,勤听,多听各种不同意见。腿勤,就是要勤访,走访家长,走访学生,走访同事与领导,最大限度了解学生情况。手勤就是勤写、勤记、勤整理、总结,作好记录,便于管理。脑勤就是要勤思考、分析、归纳、对比。口勤,就是要勤问、勤讲,多问学生、领导、同仁,最大限度地掌握学生与班级情况。勤讲,就是要勤说服、勤劝导。
其次,正确疏导,教书育人。
班主任要管理也班级,教育好学生,必须掌握正确的管理方法,对学生正确疏导,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1、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中学生的视野比以前更加开阔,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比较强,传统的说教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那么,如何才能对这些思考的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应该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也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我教育。初中学生的特点是:自己管不住自己。于是,我们的教育片面的用外压式的强制教育强化管理,学生似乎被管住。一旦没人“管”,他们又故态复,因此我们班主任必须做到教会学生自我教育。
首先,在加强班集体建设过程转化为学生自我教育的机会,努力把班集体的建设过程转化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过程。如在制定班集体奋斗目标中,让每个同学都参与,集思广异,目标订出后,学生们都有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之而奋斗。再如:在学生干部队伍的形成建设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和锻炼自己的机会。每天轮流一个学生参与常规管理,负责检查同学们执行制度的情况,做好记录,及时汇报。周末全班同学自我总结,把学生中的一些问题放给学生讨论,班级工作日新月异。
其次,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加强自我能力的培养。黑板报、橱窗、中华传统美德广播,是学生最好的自我教育阵地。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排版、自己进行采访演讲,激励学生人人动手,人人参与。学生讲的话感染力强,教育力度大,学生愿听,教师也愿意听,从而激励了学生的上进心和学习热情,在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治自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班风。
此外,我还注意加强横向联系,按时询问其他任课教师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召开家长会,了解学生在学校以外的言行,学生家长长时间和学生在一起,也就是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品质、言行,对孩子影响最早、最大、最深。父母的言行、举动都储存在孩子的器官里,作为孩子的父母一定言传身教,做孩子的表率,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不然的话,教师说上百句也不抵学生家长说上两句,学校教育成了泡影。所以说要努力和家长联系,使每个家庭都认为家庭教育十分重要。每个家长不能忽视这一点,要多为子女着想,当好孩子的启蒙老师。因此,和家长、任课教师一起通过种种渠道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
2、以身示范,寓德育教育于各种教育活动之中。教书育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宗旨,作为班主任是学生直接的组织者、领导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要想教育好学生,自身首先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古人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怎样学。”“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教给学生”。国外一些学者预言:“未来的文盲,是那些没有自学能力的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要求一切为了分数、一切围绕分数的应试教育逐步转为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的素质教育,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知识、能力、习惯、意志力、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力量,做到重分不唯分,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班主任在思想上要提高认识,强调素质教育的培养尽快带头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其次,遵循教学课程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必修课与选修课,学科课与活动课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以实现教学中的多样化。
3、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影响活动,需要班主任具有崇高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因此在道德行为上,班主任道德具有更强烈的示范性。学生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很强的模仿性,班主任的表率是为学生提供思想言行规范性要求的物化模式,班主任的言行直接作用于学生的灵魂,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对思想品德的形成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深教重于言教,乃是中国教育思想的优良传统,也是国外不少教育家一致公认的施教原则。孔子非常强调为教者必须“身正”,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加里宁也从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全体学生。所以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学生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因此,要求班主任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足以成为学生效法的榜样,成为学生实践各种教育要求的表率。同时,还要具备志趣高尚、遵纪守法、治学严谨、谦虚好学、待人谦和、语言文明、仪表端庄、朴素大方等优良品质。在日常工作中,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要言而有信。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施以良好的身教影响。
第三,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要做到“三忌”。“一忌”处理问题不调查研究,主观武断。不管大事小事,班主任必须详细调查再作处理,不能主观臆断,或听一面之词。“二忌”不尊重学生,班主任不能打骂、讽刺学生,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三忌”不能一碗水端平。作为班主任决不能偏袒学习好的学生,这也是工作大忌,班主任应该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样通过班主任的辛勤工作,以便使我们班级工作管理蒸蒸日上,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迅速提高。
四、班主任谈话中要讲求语言的艺术。表扬的作用:在我所接的班级,有个男生特调皮,他不但逆反心理特强,专门和老师对着干,而且还经常搞恶作剧,三天二头和男生打架,与女生逗贫嘴,我接手以后,努力从他身上寻找闪光点。然后,在一天放学后,我在一张纸上写了一句话“家长同志,您的孩子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我把折叠好的纸条交给学生王一,并对他说:“把这纸条交给你家长,让家长签名后,明天你再捎回来,但捎去捎回都不准拆开看。”想想看,他能不看老师和家长写的是什么吗?第二天,王一把家长写有“孩子有进步,我们非常高兴,感谢教师”的纸条交给我,我暗中观察,王一那一整天都特别规矩,我知道我的“圈套”奏效了。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是在学生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学生,管理的井井有条,以无愧于自己的学生,无愧于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