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校园文化市场的要素与功能研究

【作者】 石 焱

【机构】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兰山区文化市场执法稽查队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校园文化市场的主体要索有校园文化工作者、校园文化消费者(即学生和教职工),客体要素主要有校园文化产品、服务、资金、信息等;其功能主要是资源配五功能、联系反债功能、整合功能。 
  关键词:校园文化市场 要素 功能
  校园文化市场是校园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其教育和娱乐功能并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中介,是实现校园文化和服务从生产者、提供者转移到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川。 
  一、校园文化市场的要素及其特点    
  在市场构成中,最基本的要素是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市场主体即参与产品和服务交换等市场交易活动的个人和经济组织,具体而言是产.钻和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由此可知,校园文化市场的主体是校园文化部门及其工作者、校园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即高校学生和教职工。市场作为一种商品交换关系,首先反映的是人的经济行为。因此,市场主体是市场的基础要素,他们是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的决定力量。
  所谓市场客体即交易对象,其内容包括产品、服务、资金、技术等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扩展和深化,市场客体的内容也在不断延伸,即越来越多的对象进人市场客体的序列。校园文化市场客体同样包括上述内容,而且也会随着作为市场主体的校园文化生产者的供给能力,以及作为市场主体的校园文化消费者的消费需要增强而不断创造新的校园文化客体。
  校园文化市场的媒介作用在于将校园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与需求连接起来,求得供给与需求的总体和谐。为此,必须认清校园文化市场要素的特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而实现供给与需求目标的最终实现。 
  1.校园文化工作者的主导性和非强制性     
  校园文化工作者包括学校领导、教职员工(重点是政工干部)和学生骨干,他们共同决定着校园文化市场的供给状况,决定着供给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形式、数量、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主导性。学校领导作为师生员工的一分子,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设计者,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他们在校园文化市场供给过程中发挥着一般教职员工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主导作用表现在两个方而:一是引导;二是推动。教职员工(特别是政工二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者,是校园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直接决定着校园文化产:和服务的内容、形式、质量、数量,其主导校园文化市场供给的作用显而易见。学生骨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依靠力量,是一支生力军,他们最了解学生对校园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情况,代表着消费者的声音,他们对校园文化市场供给的建议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因此,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主导市场的部分供给。     
  2.校园文化产品消费者的自主性和选择性     
  校园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主要包括全体学生、教师和社区群众(由于校园文化具有辐射功能,随着社区群众文化需求的增长,他们会进人校园消费校园文化)。由于校园文化的非强制性,决定了他们消费校园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自主性、选择性,他们愿不愿意接受、消费校园文化,消费何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消费的满意度如何,都山他们自主决定,自由选择。
  3.校园文化资金的制约性和有限性     
  繁荣校园文化市场,提供优质的校园文化产品和服务,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生产校园文化物质产品如环境文化建设需要钱,生产校园精神产品如举办文化节、综艺晚会、专题讲座也都需要钱,可见,经费是制约校园文化建设或者说制约校园文化产品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经费充裕与否,客观地制约着校园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制约着校园文化市场的繁荣程度。可是,从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经费来源渠道看,主要的还是依赖学校拔款一途,而没有很好地开掘市场潜力,而学校的拨款是十分有限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打破经费制约的瓶颈,惟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校园文化面向市场,进行市场化运作,积极筹措资金作为必要补充。
  二、校园文化市场的功能 
  1.资源配置功能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机制,即资源和市场要素是通过市场信号和市场交换来实现其在整个社会和企业之间优化配置的。同样,校园文化市场也可以使各种校园文化资源和要素围绕建设优质的校园文化得到优化配置。
  校园文化市场对校园文化资源和要素的配置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呢?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者会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即实现最佳教育效果来配置资源。但这种校园文化资源配置是否符合校园文化消费主体的需要,还必须经过市场的检验。
  2.联系反馈功能     
  校园文化市场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将供给与需求双方联结起来。校园文化产品供给和需求在没有任何媒介作用下,是彼此孤立存在的。如果没有市场这个媒介的存在,校园文化建设者就不会了解校园文化消费者的需求,就无法生产提供“适销对路”的校园文化产品和服务。只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者一与消费之间的联系,把消费者对其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预期及时反馈给校园文化建设者,才能促使供需双方目标的实现。 
  3.整合功能     
  校园文化市场的整合功能首先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校园文化产品、服务的经济和文化双重效益。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校园文化市场为实现这双重效益提供了一种尽可能大的空间场所和尽可能快的时间保障;二是校园文化市场在校园文化供给者和消费者之间提供了选择、互相协调的可能性;三是校园文化市场具有良好的竞争机制,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从而从整体上促进了校园文化双重效益的最佳实现。     
  校园文化市场的整合功能还表现在它促使了校内外文化资源的互动。不管是社会捐资,还是企业的赞助,抑或是社会文化产品对校园的渗透以及校园文化产品与服务对社会的辐射,都毫无例外地得益于校园文化市场的整合功能。 
  参考文献:
  [1]李钢,王旭辉.网络文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5.  
  [2]莫茜.大众文化与网络文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6.
  [3]钟嘉鸣,祝庚.谈“计算机文化基础”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计算机教育,2008(14).  
  [4]龚德良.营造校园信息技术文化氛围,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养成.计算机教育,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