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自主管理,自我成“材”——新课改形式下的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作者】 林微娥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郭溪塘下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新课改呼唤新的班级管理模式,这是广大教师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本文作者对此也作了一些思考,终于找到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那就是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这样,既让学生更好地成材,也让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解决更为棘手的问题。
  关键词:自主 自定班规 自选干部 教师引导
  长期以来,班主任工作给我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劳累,更让人难以承受的是心理上的劳累。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现状让我不得不作些思考:怎样即让自己过得轻松些,也让班级管理更上一层楼?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能够自制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也就是说,班级管理追求的不是他治,而是自制,不是他律,而是自律。这句话让我茅塞顿开,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不但减轻教师自身的工作压力,而且有利于学生自身更加健康地成长。一举多得,不是更好吗?
  一、制定班级管理常规,让自主有法可依。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不成管理。学生要实现自主管理,总要有一个可行的制度来规范。我的第一项举措是全“民”总动员,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班规,让学生有“法”可依,并且是有“法”必依。我之所以把制定班规的权利交给学生,因为我坚信,只有当一个人自己作出选择,才能真正对这个选择负责。在我的建议下,班规制定小组把学校纪律、规章制度拿来学习、讨论,搜集一些先进班级的班规研讨学习。与此同时征求同学的意见,海纳百川,广进良言,形成初稿,各责任人分组讨论,最后全班讨论形成定稿。其实,制定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在学习讨论中,他们明白了什么是他们该做的,什么是他们不该做的,明确了班级、老师、个人的努力方向,班规的确定既对学生起到了约束作用,又尊重了他们的个性,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良好的班风自然就会形成。
  经过这样程序后制定的班规,内容涉及班级工作的方方面面,主要分为三大块。第一块是岗位责任制,包括常务班长职责、班委会委员职责、科代表职责、值日班长职责、小组长职责、领读同学职责、图书管理员职责、电教设备管理员职责,第二大块是各种常规,包括一日常规、一周常规、每月常规、学期常规。第三大块是细则,包括生活、学习细则,还有奖、惩细则。这些规定,非常细致周到,可行性很强,每一项责任都落实到个人。班规实施之后效果显著,从我这个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越来越觉得清闲这一点上可以得到佐证。
  二、自主选举班级干部,人人参与自我管理。
  班规制定出来了,必须要有执行机构,否则就是一纸空文,前期的工作就完全白费了。交给学生选举权,给学生以充分的民主,这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保障。在这件事情上,我的指导思想是鼓励学生毛遂自荐,竞争上岗。要求自荐人上台发表自己所竞争的岗位以及今后在这一岗位上为班级所设计的蓝图,再由全体学生投票,选举出自己心目中的班干部。由于班干部是由学生自己选出,具有相当的民意代表性,而这对他们顺利展开工作来说非常关键。班干部不再是老师的“传话筒”,而是班集体的服务者,有助于形成一个团结、和谐的班集体。为给班委成员增加压力,增强责任感,本班内对班委随时进行“考评”,由学生投票选出工作负责者予以褒扬,而不负责者则随时更换,这不但给了在任者以危机感,促使其加倍努 力工作,同时也给其他候选人创造了机会,增强了他们积极进取的信心。
  班干部只能由少数同学担任,为了让全体同学都能参与班级管理,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主人翁意识,我们采取了“值日班长轮换制”来配合班委工作。值日班长轮换制,它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对班级的管理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了更好地展开工作,学生设计了班务日记表,对课堂情况、班容班貌、课外活动、偶发事件等都有所反映,让人一目了然,值日班长如实填写,并且签上名字,以示负责,值周班长则对一周的情况进行总结,计算奖惩分数,分析得失,以利于下一阶段的工作开展更加顺利。同时,用短信的方式及时告知家长,充分发动家长,让家长也起到监督规范的作用。
  三、教师引导,促成学生尽快形成自主意识。
  “自主管理”并不是说教师什么也不管,也不是让学生想方设法画地为牢,束缚自身,而是师生双方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相互合作,教师对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关注、尊重、平等才能达到交流,理辩才能分清是非促进共识,从而促成学生自律意识的提高,以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良好的思想习惯。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引导决不容忽视。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语文课堂本身就承担着思想教育的责任,在自律意识的养成上有先天优势。我利用演讲、主题讨论、辩论等方式,反映社会伦理、人生价值、政治制度等焦点问题,来提高学生独立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增进自律精神。
  自主管理,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应坚持做到:
  一宜坚持原则。作为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这要求班主任在处理事务时坚持原则,扮演好“大法官”的角色,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一种“不只是我才是班上的主人翁”心理。必须以大家共同制定的班规为准则,不弄虚作假,使班级管理中得漏洞、不足之处一一露出水面,这样,对于班级管理,对于班风建设才有百利而无一害。
  二宜持之以恒。古人云:“不积圭步,无以至千里”。如果做事情只讲“五分钟热情”,我们可以肯定得说:“那是不行的!”为什么?因为班级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时间。首先需要时间去实践,其次还需要时间去验证、去扩大。班级管理贵在坚持,没有坚持,再好的管理方法也是于事无补。
  自主管理,自我成“材”的理念,给我带来丰硕的成果,班级连年被评为区级校级文明班级,本人也多次获得先进班主任的称号,更可喜的是学生的个人成长,学生对班级的情感在加深,同学情谊特别深厚,去年毕业的孩子,一群一群地回到母校,他们在怀念,在回忆曾经的岁月给他们留下的美好印记。
  参考文献:
  1.《班主任之友》2013年1-12期
  2.《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李镇西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3.《今天,我们这样做班主任》班华,高谦民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