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和操作

【作者】 李 卉

【机构】 陕西省神木县沙峁九年制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课程走进小学课堂已经几年了,但是,目前在很多农村小学,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死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吃力。《小学英语教学与教材编写纲要》指出,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这是我们英语教师该解决的问题。通过实践发现,游戏教学无疑是一种激发并保持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但是如果游戏设计的不好不但起不到预先设计的效果,还会引起反面效果。经过不断的思考、实践、总结,再实践,总结出要合理的设计和操作英语课堂游戏,应该遵循以下几个特点:(一)目的性,(二)适宜性,(三)趣味性,(四)创造性和多样性。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紧紧抓住这些特点,操作时对照落实情况,并不断反思,保证游戏顺利向前发展,不出现内容失真、操作失当、课堂失控的局面。
  关键词:课堂游戏 兴趣 特点目的性 适宜性 
  英语作为一门课程走进小学课堂已经几年了,但迄今为止,在一些学校,特别是很多农村小学,英语的地位还颇为尴尬。一方面,新的课程标准对英语课提出了系统、完善的高要求和高标准。另一方面,在传统观念中,只有语、数是小学的“主要课程”,英语只是“副课”而已,无论从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的配置,课时安排,还是师生的重视程度都要给“主要课程”让路。像我校这样的农村小学,过去由于没有专业英语老师,教师不知道该怎么教,再加上课时量不足,教师经常为了要完成教学任务而赶课,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消失,久而久之,知识链断裂,再想学也跟不上了。英语课陷入了学生不想学,老师不愿教的泥潭,举步维艰。怎样改变这一现状,使英语课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牢牢地吸引住孩子们的,让他们乐学、爱学,这是我们英语教师该思考的问题。
   《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小学英语教学与教材编写纲要》指出,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英语教学要注意结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要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教学无疑是一种激发并保持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符合"乐学"原则。游戏教学方法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游戏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小学生活泼好动爱表演,很少害羞,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教师的教法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利用游戏无意注意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虽然游戏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它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轻松地学习。一个好的游戏活动能够把课堂教学气氛推至高潮,使每一个学生全身心投入英语学习的世界,但是如果设计不好的游戏不但起不到预先设计的效果,还会引起反面效果。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再有趣的游戏也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不应该脱离这个目的,而片面追求游戏带来的氛围,好似只给听课者造成很热闹的假象,其实学生在无组织的教学状态下只顾着吵闹,什么也没有掌握。怎样合理的设计和操作英语课堂游戏非常关键。
  在近一年来的英语教学中,我经过不断的思考、实践、总结,再实践,认为要合理的设计和操作英语课堂游戏,应该遵循以下几个特点:
  (一)目的性。游戏教学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不是单纯的玩,而是带有一定的任务性,目的是通过游戏活动掌握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游戏,在游戏规则上也要体现对教学内容的操练。为了保证在游戏的操作过程中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避免出现一玩不可收拾的局面,教师可以在备课、上课和课后经常反思如下问题:1)我要教什么?即教学目的与重点难点是什么?是否能通过这些游戏强化重点,突破难点?2)学生学到了什么?通过引入游戏,教学效果如何?3)我所教的学生在游戏中学到了多少?哪些内容学生没掌握到,为什么?4)学生在重点难点上花了多长时间?是不是玩游戏玩忘了或玩过了头而本末倒置?如果不认真考虑这些问题,就容易“为了游戏而游戏”,结果,形式多于内容,“热闹”多于“深刻”,到头来,“空欢喜一场”。
  在学习表示颜色的英语单词时,我们设计了"幸运转盘"的游戏:做一个活动的转盘,上面有七种颜色,教师问:What color is it?Can you guess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猜红色,有的猜绿色,有的猜黑色,有的猜蓝色等;最后教师转动转盘,猜对的学生可以加分或者得小红旗。这种游戏目的性很强,学生的参与面也很广。
  (二)适宜性。教师在设计游戏时,一定要考虑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现有英语水平,教学环境等因素,保证所设计的游戏无论从难易程度,还是形式和方法都适合学习者。首先,游戏的难易程度一定要适宜,太难的游戏多数学生做不了,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太容易了又不能激发兴趣。针对不同班级、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安排最适宜的游戏。如男生比女生多一倍的班级就不适合玩男女生对抗性的游戏,因为显失公平,失去了游戏的意义;每组人数不同的班级在玩打电话(phone call)的游戏时就要先调整好每组同学的人数等。其次,形式和方法的选择也很重要。如:在学习季节这一单元时,我设计了个小组活动,把学生分为四人一小组,分别谈一谈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Why?但结果是学生几乎没什么可说的,教学效果非常差!后来,我改变方法,先在黑板上张贴春、夏、秋、冬四副图片,然后,让学生快速想出与这四个季节有关的单词,逐一写在黑板上的对应图片下,再给出如下一些问题:1.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2.How’s the weather in this season?3.What can you do in this season?4.What can you wear in this seaon?5.What other things do you know about this season?同桌之间轮流扮演记者采访对方,最后,在四人小组内各自谈谈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原因。通过这样的改变,层层铺垫,既降低了难度,使学生张得开口,有话可说,人人得到了练习,又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活跃了气氛。
  (三)趣味性。游戏活动要符合小学生的兴趣(下转第93页)(上接第31页)取向和身心特征,要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刺激小学生的感官,以游戏为载体,语言为工具,进行英语教学。如:角色扮演(Role play),就是让学生学习表演性较强的课文片段后分角色表演出来。课堂上可以多请几个同学上来表演,学生表演的同时要用英语说出这句话,让其余的同学参加打分,得分最高者可得到奖励。这种全班互动教学,调动起学生的运动记忆和表演欲,可以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并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如在教Animals时,可先录下牛、狗、猫等动物的声音,在课堂上放录音,学生们有声有色地模仿这些不同动物的叫声;而当录音机放出这些动物相应的单词读音时,他们又兴致勃勃地大声跟读"cow","dog","cat",课堂上响起了“哞哞”、“汪汪”、“咪咪”等动物叫声和英语朗读声,伴随而来的是一片欢笑声,整个教室洋溢着愉快的气氛。
  (四)创造性和多样性。教学是一种艺术,艺术在于创造。如果一位英语教师设计的游戏长期不更新,千篇一律,缺乏变化,学生会感到乏味厌倦,就不会再提高学习兴趣,因此不断的推陈出新,变化形式才能满足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事实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最佳途径之一就是每天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并有新的创意。只是停留在模仿复制阶段,对教师本身的才智和创造力也是一种损伤。任何游戏的设计都有很大可以扩展的空间,只要用心反思,精心设计,就一定能做到触类旁通,机变百出。目前在我们课堂上使用的趣味游戏可分为词汇游戏,句型游戏,听说游戏,表演游戏等几类。词汇游戏有:单词接龙,纵横字谜,闪动卡片,BINGO等。句型游戏有:连锁反应,包中猜物等。表演游戏有:分角色扮演和自编自演等。在课堂游戏的操作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实物、挂图、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录像片和计算机,使游戏更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加强学生直接理解所学的英语。如在教hot,cold,warm,cool时,我拿来一些冰块和热水,让学生触摸感受。在学食物类单词时,我让学生用彩笔画出各种他们喜爱的食物。还可以将句型编成CHANT,让学生说唱表演。不断创新,各式各样的游戏使课堂充满了吸引力,孩子们乐于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一年来的游戏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了,课堂气氛浓了,学习效率高了。与此同时,使我校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当然,由于时间和经验有限,我们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和不足,还有很大的可改进和完善的空间,现在只能说是一个阶段性的小结。因此,我们将继续研究下去,使英语课堂游戏更贴近课堂,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本文系陕西省神木县2014年度基础教育微型课题《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与操作研究》(编号:Smwx14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郝建平李静纯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小学英语教学与教材编写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
  3、《小学英语教学特点与小学英语课面临的挑战》刘道义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7月
  4、《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文朝晖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J],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