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赛前准备的综合分析研究

【作者】 侯春英

【机构】 山东省莱阳市竞技体育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通过对100名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进行了赛前心理调查,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为加强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和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举重;赛前;心理变化;对策
  影响青少年运动员比赛成绩发挥的原因除了技术、伤病、体重等因素之外,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不佳是直接影响试举的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做好赛前心理准备,是举重教练员最为迫切想解决的问题。只有“技术”和“心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成绩的正常发挥,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下面对参加2013年烟台市青少年举重比赛的100名运动员进行调查。我采用了两种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资料法和访问法。文献资料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查阅、整理近几年发表的与本文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作为参考和理论依据。访问法,是对部分运动员进行访问,对运动员的心理变化的表现进一步了解、核实。
  一、青少年运动员赛前个人身心状态
  1、坐立不安、尿频占56%
  2、紧张睡不着觉、老是想着如何比赛占73%
  3、缺乏信心、手心出汗占66%
  4、好动、适宜兴奋占20%
  对运动员赛前个人身心状态调查的结果表明,在访者做出的选择中,紧张、害怕等情绪占了较重的一部分。说明运动员在赛前心理变化的原因初于特殊的状态,出现不良反应、心理异常。
  二、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变化的原因
  1、赛前比赛紧张激动、对场地环境的不适应占90%
  2、过多的考虑对手的能力,担心自己发挥不出来最好成绩占80%
  3、害怕自己第一次试举失败、比赛结果不理想被教练批评占60%
  4、过分激动、期望比赛占20%
  导致青少年运动员的赛前紧张、担心失败的原因就是有任务挑战性与个人能力无法达到较高的水平。当个体自我较能感低时,会过多想到个人的不足,并将潜在困难看的比实际上更重。这种思想会产生心理压力,影响了成绩的正常发挥。
  我个人认为青少年赛前心理变化的主要形式主要有:第一,期望值过高,期望值过高运动员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或要求过高,太想去赢得比赛,将比赛的结果看的太重。第二,赛前过分激动,赛前运动员对即将开始的比赛能否发挥出正常水平,战胜对手、信心不足,生理上常表现为呼吸加快、手脚无力、尿频等,赛前准备活动中不知所措失去自我控制。第三,自信心不足,自信心是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品质,特别是举重项目更为重要,对手往往在赛场上气势逼人,给对手增加了很大压力,所以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赛前如何消除不良心理变化呢?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训练水平和身体素质越来越近,此时,心理因素往往成为比赛胜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此,必须重视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才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只有具备了身体和技术方面、心理方面的优势才能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正常水平。
  三、树立明确的目标,培养意志力
  明确比赛目标,让运动员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比赛中的各种困难,做出正确的反应,发扬顽强的拼搏精神,青少年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就应该树立起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的意志力。
  四、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
  1、环境适应训练法,是提高运动员对比赛应激情境的适应性,在脑海中建立正确动力定型结构,以便使技战术在意外情况下正常发挥。环境适应训练的方法可分为实景模拟和语言图像模拟两种,实景模拟是让运动员掌握比赛的流程、技战术及赛场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语言图像的模拟是利用语言或是图像描述比赛的情境。在举重模拟比赛中,教练员模拟裁判进行动作判罚,队友模拟观众大声呼喊、喝倒彩等,让运动员把所有关于比赛中能发生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2、注意调节法,指有意识地改变和调节注意的指向性,使运动员把注意力集中到具有积极情绪作用的事物上去。举重运动员上场前感到十分紧张,多想自己有把握的动作,提高自信心,稳定情绪,教练员应特别注意赛前训练中提高运动员完成难度动作的成功率。
  3、注意技能训练法。对一定的事物指向和集中,也是抵抗外界干扰不分心的能力,是心理过程正常进行的必须条件,平时意念训练可在暗空间里进行,最好在一个舒适的地方坐着或躺着进行。
  4、训练技能法,运动员主动地有目的的在头脑中反复想象已经形成的技术动作,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措施控制能力,提高运动员竞技成功的信心。
  5、暗示训练法,利用语言等刺激物对运动员的心理施加影响,并进行有控制竞技行为和克服紧张心理状态。如:为了消除赛前的惊慌,使大脑安静下来,进行的暗语“加油、成功”等,诸如此类的话语,克服紧张心理状态。
  6、放松训练法,以一定的暗示语或行为集中注意力,调节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舒缓神经的亢奋状态,加快肌肉系统疲劳的消除,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使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达到万元放松,进入最佳竞技心理状态。
  7、比赛模拟训练法,比赛模拟设置未来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条件进行训练来提高运动员参赛的准备程度和比赛中的抗干扰能力。通过比赛模拟训练,使训练与比赛实际尽可能接近,是运动员在近似比赛的条件下,段练和提高对未来的适应能力,以及情绪控制等能力。
  通过访问法调查,找出了引起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变化的若干原因,发现影响青少年赛前心理变化的主要在于运动员的自信心不足、赛前过分激动等因素,想赢怕输、期望值过高等影响了运动员技术的发挥。并对其展开调查、分析,试找出了一些解决赛前不良心理变化的消除对策。以便于今后运动员在心理训练方面提供参考。
  由此,略谈个人几点建议:
  (1)应加强青少年运动员赛前的心理训练及赛前、赛后的心理调整。
  (2)应加强基层教练员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技术练习及赛前的心理水平。
  (3)加强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教育、思想教育,改善运动员的以知结构和思维方式,正确认识赛前心理技术的发挥,提高运动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