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刘虔文

【机构】 江西省龙南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教师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把组织学生阅读课 外读物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阅读课外读物,本身就是在使用语言,如果学生读懂了读物中的内容,那就是在有效地使用了所学的语言。这对学生是一种莫大的乐趣和有力的鼓舞,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外阅读 教学实践 探索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历来受到重视。因为在日常的工作中,大多数人需要通过直接阅读外语文字材料,来了解外国的情况、学习外国的经验;时代需要人们广泛而有效地进行外文阅读。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加强听读训练,特别要注意增加泛读训练。”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单纯地通过教科书中的课文教学是不够的,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这是因为:第一,学生使用的英语教科书所编入的词汇量、句型和语法内容都是最基本、最简要的,只靠这点材料不能保证充分的阅读活动;第二,精读教学担负着语言知识教学的任务,故课文生词和新结构的密度大,不适用于流畅阅读的训练;第三,精读实质上是综合训练,大量时间用于为语言点的复用掌握而安排的听、说、写操练上,读的专门训练不够。要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还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和训练。教师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把组织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阅读课外读物,本身就是在使用语言,如果学生读懂了读物中的内容,那就是在有效地使用了所学的语言。这对学生是一种莫大的乐趣和有力的鼓舞,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不仅如此,学生通过课外读物还可以了解外国的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状况、风土人情等各方面的情况,开阔视野,增加社会知识和科技知 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益处。
  一、选择材料时应掌握的原则
  阅读材料的选择要注意语言的真实地道、难度的适当和题材及体裁的多样化。
  1.语言 阅读材料应以当代书面语为主,尽量采用外国人士的作品。
  2.题材与体裁 阅读题材要广泛,除考虑思想内容健康外,还应注意一定的知识面和外国文化内涵,但应注意不要超出学生的背景知识范围;要兼顾趣味性和实用性;体裁要多样化,不但要有故事、寓言,还要有新闻报道、科普小品、人物传记、社会读物乃至通知广告、各类图表等应用性文章。
  3.难度 材料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应浅于相应的精读材料,但也不可太浅;生词率以大纲要求的不超过3%为宜。
  下面介绍一下笔者根据以上原则所选用阅读材料的情况:
  1.人教社出版的与新教材课文配套的《阅读训练》。此书中的文章大多选自英美出版的读物,题材较为广泛。如人物传记、寓言故事、环境保护、社会文化、科普知识等等。每单元编 配三篇阅读训练材料,包括一篇快速阅读(Fast Reading)材料和两篇泛读(Extensive Reading)材料。文章大多与本单元所学内容相关,题材与课本基本相同,难度略低于课本,精读 课所学词汇复现率较高,阅读这些文章即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又可以复习和巩固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能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是课外阅读的首选材料。
  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的书虫·牛津系列英汉对照读物。此套书籍共50 种,全部由外国人士改写,语言地道、流畅;对生词有英汉注释,适合于各层次的中学生阅读,是不可多得的一套好书籍。此外,书后配有阶梯性的巩固练习题。共分三部分:A部分为Checking your understanding,主要检测学生对文章的记忆情况,问题形式以问答和判断是非为主。B部分为Working with language,主要训练学生连句成篇的初步写作技能。C部分为Activities,主要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书后所提问题极富有教育意义,通过回答问题不但训练学生的写作技能,还可以培养其阅读分析能力。
  二、阅读材料的使用方法
  对于《阅读训练》和教师所搜集的材料,都在课堂上阅读。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其他时间可安排听力、写作或针对所学文章展开讨论。《英语学习》和《英语沙龙》上的文章没有检测题,教师可科学地设计练习,检测学生的理解情况,也可以从欣赏的角度来阅读。我们主要从欣赏的角度让学生自己阅读。
  阅读量要适宜,不要冲击对课本的学习。学完一单元后,除了《阅读训练》外,再补充8K纸1~2张,约1000~2000字。阅读以自读和抽学生在课堂上朗读相结合。自读时,要计算学生的阅读时间,教师要限定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理解正确率至少达到大纲规定的70%。读完后,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上面记录阅读的时间及正确率,以便学生以后检查自己阅读速度、理解正确率的提高情况。朗读可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对新文章的朗读流利程度的培养。
  三、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有效的阅读与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分不开的。在阅读英语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良习惯,对于这些不良习惯必须予以纠正。不良阅读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种:慢读、指字、声读、心读、心译、过分复视、逐词阅读和滥用字典等等。对于以上种种不良习惯,利用课堂阅读时间向学生讲明其错误所在,并有意识地进行猜测词义、理解主题思想、文章细节等阅读技巧训练,逐步解决大部分学生阅读速度慢,正确理解率不高等问题。
  总之,通过近两年的课外阅读训练,学生不但大幅度地提高了阅读能力,而且英语语言的表达能力也有所进步。在纠正不良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技巧和方法的同时,还巩固了课文中所学的语言知识,开阔了视野,陶冶情操,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思想品德的教育。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阅读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2黎红,《二十一世纪我们怎样阅读》,江苏教育报,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