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初探

【作者】 吕翠花

【机构】 甘肃省靖远县教育管理中心中一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独生子女、留守儿童都成为农村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主要面临的挑战。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生活的教育者和引路人,同时又是孩子们的老师,又是孩子们的朋友。引导和教育小学生健康发展,是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作为班主任,应不断努力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在生活学习中了解和尊重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合理客观评价学生。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健康积极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 农村 小学 尊重 关爱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生活的教育者和引路人。当班主任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班里的大事小事都要操心,不仅要学习还要管人,因此,当好一个班主任也就显得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它需要耐心、责任心、爱心和恒心。自从我站在讲台的第一天起到现在,我一直默默地耕耘在农村小学教育的沃土中。在我16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知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是一项艰巨而繁琐的工作,特别是做一位农村小学班主任。
  要管理好一个农村小学的班级,班主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农村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阶段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搞好农村小学教育必须注重班级管理,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培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标杆。是联系班级与科任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牵线人。要管理好农村小学的班级,必须得分析农村小学班级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采取相关措施,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才能腾飞,走上正规化、标准化的道路。在多年的工作中,我不断探索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得失。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一点点肤浅的看法:
  一、注重农村小学班级学生的现状分析,进行针对性教育
  1、现在农村小学的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能完成学习上的任务,但是少部分学生自制能力差,不愿写作业,学习意识淡薄,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纪律松散,这些学生的这些表现主要原因为农村条件差,很多家长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增多,孩子一般由不识字的爷爷奶奶带,学习上缺乏监督人,由于娇惯,养成了一些坏习气,随着学生人数的减少,使得一些教学点撤消与合并,学生集中到相对路远的完小。而现在的农村小学生娇惯脆弱,受不得一点委屈,如果不搞好管理,将会对他的健康成长不利。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从各方面,用多种方法尽早了解学生情况。
  2、从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把特殊儿童引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刚接手班级,我都会提前去拿学生的花名册,与以前带这班的班主任了解情况,提前对这群孩子们有一个大概了解;若是带刚入学的学生,就利用新生注册的时候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并且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从而掌握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教育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班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宽容学生、尊重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
  我认为班主任是学生的老师,但在人格上是和学生平等的,所以在教育学生时要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信任每一个孩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能敞开心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农村小学孩子习惯的养成一般都是在学校班集体的大家庭中。“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就应当了解班风、学风、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给孩子同等的爱,这是班主任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交流,让学生感到老师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关怀,感到班主任是最信任的人,是有话最可诉的人,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这样,班主任和学生的思想沟通了,那么教育学生改掉坏习惯、坏行为也就容易多了,教育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合班级实情,创建有特色的班级。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有选择地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从班级实际出发,努力创建特色的班级管理体系,虽然尝尽了“酸、甜、苦、辣。”但我深深地体会到选择教师这一职业,也就意味着选择吃苦耐劳,选择了无私奉献,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事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不断吸取他人的经验和教训,虚心求教,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因此,我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项学习,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这其中也不乏有班主任管理方面的知识。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成立各种兴趣活动小组,定期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每个学生都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都能在班集体工作中献计出力。
  四、善于利用表扬,巧妙做出指导,不断树立榜样。
  小学生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的勇气和力量。当然“金无足亦,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勤学守纪、有的厌学做坏事,作为班主任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对于“问题学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对他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如:我班有一位学生,母亲离家出走,家境贫寒,由她年迈的奶奶照顾,她行为习惯差,经常偷东西、打架,是师生都认为的那种已无可救药的学生了,在班内的影响特别大。后来,我与她奶奶和她多次谈心,从正面、侧面去了解她,在这期间,只要她取得的点滴进步,我都采取不同程度的鼓励方式,使她产生了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我作心灵的交流,这样使她从思想上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在班级多给她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她消除自卑的心理,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于是,这位学生就成了班级改正缺点的典范。
  班主任工作虽有规律可循,但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班主任只有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立体思维,做到左思右想、三思而后行,才能找到打开每一把“锁”的“钥匙”,提高班级工作的有效率和成功率。在今后的班主任生涯中,我将继续耕耘在我的那片乐土上,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出色的农村小学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