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行为引导教学法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刘红娟
【机构】 湖南娄底市卫生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目的】探讨行为引导教学法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效果。
【方法】将2012级护理专业2个班学生(无明显差异)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行为引导教学和普通教学,比较效果。
【结果】运用行为引导法教学的学生在阶段考核中考试成绩显著提高,学习兴趣大大提高。结论行为引导教学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行为引导教学法、社区护理学
社区护理学是在护理学、医学、社会学、公共卫生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基础上所发展的新兴学科。重点介绍了老、弱、残人群为主体对象的护理服务内容,同时也兼顾有关人群的健康、慢性病的预防,以及强化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中职学生在学习社区护理学过程中,由于学习兴趣不太浓厚、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课程理论性太强、授课课时不够等一系列原因,往往成绩都十分不理想。为了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们学习社区护理学的兴趣,笔者尝试将行为引导教学法应用到了社区护理学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研究对象与教材:
1.对象:
选取了我校2012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的13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201班分为实验组(66人,采用行为引导教学法)1202班为对照组(70人,采用传统教学法),两组学生全为女生,且在年龄、入学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教材:
两组学生均由笔者一人负责授课,学时一致,教材均采用北京出版社出版,黄惟清,张中平主编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社区护理学》。讲授内容为社区护理的常用工作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对照组教学过程中以教师通过系统、详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知识,形式比较单一,学生被动接受,比较枯燥乏味。
2.实验组采用行为引导教学法:包括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
2.1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案例引导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讲解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时,选择案例:男性病人,65岁,于2010年3月12日初次到本社区卫生服务点就诊。自诉患糖尿病10年,近1年来感到两小腿麻木,有时出现针刺样跳痛,双上肢也发麻,全身乏力。体检结果:身高170cm、体重83kg、血压16/10.8kPa、心率80次/分,四肢呈“手套、袜套”样对称性感觉障碍,双膝反射减弱,心电图正常,其余未见异常。针对这个案例,提出问题:请对此个人健康问题以SOAP的形式进行书写记录,引导学生讨论,伴随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顺利完成教学,最后教师做出总结。
2.2角色扮演法: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法来实施教与学的互动,首先教师设计场景,提出问题,讨论角色扮演;然后挑选角色扮演者,明确表演者的行为过程,做好分工;接着开始角色扮演,按设计好的情景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并积极展开讨论,对扮演的角色进行评估;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表演效果、教学目的是否实现,给予总结性的评估。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不但进行角色扮演的同学全情投入,其他观看的同学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对他们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大有益处。
三、结果
1.成绩比较:
采用闭卷形式阶段性考核社区护理的常用工作方法,内容均为授课内容及其延伸内容,统一阅卷,评分90分以上为优秀,60-89分为良好,60分以下为不及格,最后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成绩对照
经t检验,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差异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
2.兴趣调查:
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采用问卷的方式调查,问卷上涉及十分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项目,学生根据自我对教学模式的感觉选取其中一项。
表2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调查问卷
经t检验,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学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四、讨论
相对于传统教学法,采用行为引导法教学明显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积极性,学生在完全开放的环境中学习,探究问题,课堂气氛活跃,提高了教学效果。我们使用的行为引导教学法是针对当前护理学专业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现状而量身定做的一种教学法,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培养出更多的综合素质更高、更能适应临床整体护理工作需要的实用型护士人才。
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在采用行为引导教学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和困难,首先,采用行为引导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所需要的教学成本大大的提高;其次,(下转第47页)(上接第32页)由于每个班学生人数较多,导致教学资源相对紧张,且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分组讨论的时候,部分调皮学生借机捣乱,难以控制;另外,教师的工作量也比传统教学法大大增加,最后的总结过程对教师专业素质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此,在社区护理学中应用行为引导教学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赵荣《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2011NO.4《中国科技创新导刊》杂志
2.陆晶《行为引导教学法的应用探索》2010(14):124《黑龙江科技信息》杂志
【方法】将2012级护理专业2个班学生(无明显差异)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行为引导教学和普通教学,比较效果。
【结果】运用行为引导法教学的学生在阶段考核中考试成绩显著提高,学习兴趣大大提高。结论行为引导教学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行为引导教学法、社区护理学
社区护理学是在护理学、医学、社会学、公共卫生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基础上所发展的新兴学科。重点介绍了老、弱、残人群为主体对象的护理服务内容,同时也兼顾有关人群的健康、慢性病的预防,以及强化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中职学生在学习社区护理学过程中,由于学习兴趣不太浓厚、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课程理论性太强、授课课时不够等一系列原因,往往成绩都十分不理想。为了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们学习社区护理学的兴趣,笔者尝试将行为引导教学法应用到了社区护理学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研究对象与教材:
1.对象:
选取了我校2012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的13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201班分为实验组(66人,采用行为引导教学法)1202班为对照组(70人,采用传统教学法),两组学生全为女生,且在年龄、入学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教材:
两组学生均由笔者一人负责授课,学时一致,教材均采用北京出版社出版,黄惟清,张中平主编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社区护理学》。讲授内容为社区护理的常用工作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对照组教学过程中以教师通过系统、详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知识,形式比较单一,学生被动接受,比较枯燥乏味。
2.实验组采用行为引导教学法:包括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
2.1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案例引导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讲解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时,选择案例:男性病人,65岁,于2010年3月12日初次到本社区卫生服务点就诊。自诉患糖尿病10年,近1年来感到两小腿麻木,有时出现针刺样跳痛,双上肢也发麻,全身乏力。体检结果:身高170cm、体重83kg、血压16/10.8kPa、心率80次/分,四肢呈“手套、袜套”样对称性感觉障碍,双膝反射减弱,心电图正常,其余未见异常。针对这个案例,提出问题:请对此个人健康问题以SOAP的形式进行书写记录,引导学生讨论,伴随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顺利完成教学,最后教师做出总结。
2.2角色扮演法: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法来实施教与学的互动,首先教师设计场景,提出问题,讨论角色扮演;然后挑选角色扮演者,明确表演者的行为过程,做好分工;接着开始角色扮演,按设计好的情景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并积极展开讨论,对扮演的角色进行评估;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表演效果、教学目的是否实现,给予总结性的评估。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不但进行角色扮演的同学全情投入,其他观看的同学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对他们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大有益处。
三、结果
1.成绩比较:
采用闭卷形式阶段性考核社区护理的常用工作方法,内容均为授课内容及其延伸内容,统一阅卷,评分90分以上为优秀,60-89分为良好,60分以下为不及格,最后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成绩对照
经t检验,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差异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
2.兴趣调查:
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采用问卷的方式调查,问卷上涉及十分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项目,学生根据自我对教学模式的感觉选取其中一项。
表2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调查问卷
经t检验,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学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四、讨论
相对于传统教学法,采用行为引导法教学明显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积极性,学生在完全开放的环境中学习,探究问题,课堂气氛活跃,提高了教学效果。我们使用的行为引导教学法是针对当前护理学专业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现状而量身定做的一种教学法,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培养出更多的综合素质更高、更能适应临床整体护理工作需要的实用型护士人才。
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在采用行为引导教学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和困难,首先,采用行为引导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所需要的教学成本大大的提高;其次,(下转第47页)(上接第32页)由于每个班学生人数较多,导致教学资源相对紧张,且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分组讨论的时候,部分调皮学生借机捣乱,难以控制;另外,教师的工作量也比传统教学法大大增加,最后的总结过程对教师专业素质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此,在社区护理学中应用行为引导教学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赵荣《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2011NO.4《中国科技创新导刊》杂志
2.陆晶《行为引导教学法的应用探索》2010(14):124《黑龙江科技信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