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作者】 马 月
【机构】 新疆巴州第一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什么样的教学过程才能更适合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呢?初中的学生好奇心强,而好奇心又是激励人们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
关键词:激发 学习 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启蒙阶段,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初中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是短暂的,遇到较为抽象的物理知识时,他们很快就失去学习积极性,甚至放弃学习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并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成了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我就这个问题作了多方面的探索。
一、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学科。初中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普遍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合适的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而且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那么,如何安排实验比较合适呢?
1、用实验导入新课。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自觉地启动思维的闸门。每节课刚开始时,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如果老师在这时通过实验提出问题,用探究的方法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肯定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作为引入实验,最好是结果与学生平时的想法不同的实验。例如,教师在讨论“惯性”这节课时,可这样引入:用一块毛巾包住砖头压住左手,用右手举起一个铁锤,然后问学生:“同学们,如果用这个重铁锤直接打到我这左手上,我这只手不断也得残废。现在,我这只手压了一块砖头,如果我再用这个重铁锤往下砸,我的左手会怎么样呢?”老师演示后,再提及社会上的“硬气功表演”,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造成悬念,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教师讲完了惯性知识后,再来解释所做的实验:铁锤敲击砖块时,砖块由于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大大减小了对人体的冲击,所以人没事。这样必会大大加深学生对惯性的理解。
2、实验力求趣味新奇。学生对没见过的实验都感到新奇有趣。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强”时,马德堡半球实验、“瓶子吞鸡蛋”的实验、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的实验、把塑料饮料瓶内的空气抽出的实验、用冷水使烧瓶中的热水沸腾的实验,都可使学生感兴趣。通过新奇有趣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老师最好能将课本的实验进行改进,增强新鲜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把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这样效果会更好。
二、努力提高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有良好教学艺术的教师容易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学的艺术效果呢?
1、应运夸张教学法,富有哲理的幽默语言不但能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天上有一片树叶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没有什么感觉!”这时再说:“某某同学,你头顶上有其它人扔一个小石块掉下来——会怎么样呢?”“会很痛,甚至会流血”。这样对比后,再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学生必有深刻印象。在讲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时,用“人在梯子上从梯子底部跳下来和人从梯子顶部摔下来”进行比较,在讲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用“人座在沙发上”和“人座在一枚钉子上”进行比较,肯定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2、教师授课时,把快乐带给学生,要有丰富的情感。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就是教师情感的表现。一个的优秀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教态自然,这样会给学生带来轻松愉快的心情。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理智,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生动的语言、准确的措词、柔和的声调、形象的描绘、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学到了物理知识的同时,感到有一种美的享受。在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进行叙述时,要做到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发音的长短、感情的运用等,都要求教师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学生从生活中走来,对身边的事情比较熟悉,比较亲切。老师在讲解理论时,用实际事例来说明理论;讲解完理论后,又用理论来解释实际问题,可使学生体会到学物理的实用性,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像柯受良飞越黄河、流星雨、日食、月食、海市蜃楼现象、百货商场中的电动扶梯等,这些活生生的事例和有趣的自然现象,都可以引起初中生的兴趣,是较好的物理素材。在做实验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对物理有亲切感,体会到学物理的实用性,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的高科技问题与中学物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学生都非常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今日已经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中心学科之一。无论是工农业生产和国防现代化,还是信息技术与纳米技术,都离不开物理学的许多基础理论。教师要创造性地发现有关的教学素材,编制这方面的问题。这样可使学生感觉到他们的学习与时代同步,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用深入浅出的生动语言和有趣的实验,把物理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会使课堂能使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3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关键词:激发 学习 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启蒙阶段,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初中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是短暂的,遇到较为抽象的物理知识时,他们很快就失去学习积极性,甚至放弃学习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并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成了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我就这个问题作了多方面的探索。
一、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学科。初中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普遍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合适的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而且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那么,如何安排实验比较合适呢?
1、用实验导入新课。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自觉地启动思维的闸门。每节课刚开始时,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如果老师在这时通过实验提出问题,用探究的方法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肯定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作为引入实验,最好是结果与学生平时的想法不同的实验。例如,教师在讨论“惯性”这节课时,可这样引入:用一块毛巾包住砖头压住左手,用右手举起一个铁锤,然后问学生:“同学们,如果用这个重铁锤直接打到我这左手上,我这只手不断也得残废。现在,我这只手压了一块砖头,如果我再用这个重铁锤往下砸,我的左手会怎么样呢?”老师演示后,再提及社会上的“硬气功表演”,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造成悬念,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教师讲完了惯性知识后,再来解释所做的实验:铁锤敲击砖块时,砖块由于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大大减小了对人体的冲击,所以人没事。这样必会大大加深学生对惯性的理解。
2、实验力求趣味新奇。学生对没见过的实验都感到新奇有趣。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强”时,马德堡半球实验、“瓶子吞鸡蛋”的实验、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的实验、把塑料饮料瓶内的空气抽出的实验、用冷水使烧瓶中的热水沸腾的实验,都可使学生感兴趣。通过新奇有趣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老师最好能将课本的实验进行改进,增强新鲜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把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这样效果会更好。
二、努力提高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有良好教学艺术的教师容易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学的艺术效果呢?
1、应运夸张教学法,富有哲理的幽默语言不但能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天上有一片树叶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没有什么感觉!”这时再说:“某某同学,你头顶上有其它人扔一个小石块掉下来——会怎么样呢?”“会很痛,甚至会流血”。这样对比后,再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学生必有深刻印象。在讲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时,用“人在梯子上从梯子底部跳下来和人从梯子顶部摔下来”进行比较,在讲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用“人座在沙发上”和“人座在一枚钉子上”进行比较,肯定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2、教师授课时,把快乐带给学生,要有丰富的情感。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就是教师情感的表现。一个的优秀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教态自然,这样会给学生带来轻松愉快的心情。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理智,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生动的语言、准确的措词、柔和的声调、形象的描绘、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学到了物理知识的同时,感到有一种美的享受。在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进行叙述时,要做到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发音的长短、感情的运用等,都要求教师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学生从生活中走来,对身边的事情比较熟悉,比较亲切。老师在讲解理论时,用实际事例来说明理论;讲解完理论后,又用理论来解释实际问题,可使学生体会到学物理的实用性,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像柯受良飞越黄河、流星雨、日食、月食、海市蜃楼现象、百货商场中的电动扶梯等,这些活生生的事例和有趣的自然现象,都可以引起初中生的兴趣,是较好的物理素材。在做实验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对物理有亲切感,体会到学物理的实用性,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的高科技问题与中学物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学生都非常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今日已经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中心学科之一。无论是工农业生产和国防现代化,还是信息技术与纳米技术,都离不开物理学的许多基础理论。教师要创造性地发现有关的教学素材,编制这方面的问题。这样可使学生感觉到他们的学习与时代同步,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用深入浅出的生动语言和有趣的实验,把物理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会使课堂能使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3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