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构建“职普”沟通模式促进中等职业 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和谐均衡发展

【作者】 蒋道林

【机构】 四川省宜宾县柳加职业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高中阶段的教育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只有合理的教育结构才能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适应。为此,通过对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构分析,在职业教育普通化和普通教育职业化的发展趋势下,提出新时期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价值观念层面上要保持一致,适当发展一定比例的综合高中,构建职、普沟通的立交桥,从而促进职、普教育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 普通教育 协调发展 协调共生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两个支柱,必须协调发展,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实现高中阶段普、职沟通协调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要好要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高中阶段普、职教育沟通协调发展更是满足人民对教育个性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以人为本科学理念的重要体现。实现高中阶段普、职沟通协调发展,在当前主要是在保持规模基本相当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实现普、职教育之间有效便捷的沟通。
  一、转变思想观念,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价值观层面保持一致
  从终身教育思想看,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最终都要和社会职业相衔接。从这个角度讲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应该是相互融合的。但是,由于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直至今天,还有不少人视职业教育为二流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反复证明,再先进的科技成果和技术设计,如果没有技术工人的实际操作,也难以转化为有竞争力的产物。所以,我们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价值观层面保持一致。
  二、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力,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质量协调发展
  目前,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在规模上大体相当,但在办学质量和效益方面,职业教育离人们的预期还有相当的距离,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提上了重要日程。早在2000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2005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6指出:多渠道增加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充分依靠行业和企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能力;2008年教育部又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旨在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从进一步提高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坚持育人为本,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优化专业设置和结构,推进专业建设规范化、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和加强教学保障条件建设,建立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方面,提出了20条具体意见。在现阶段,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落实好教育部的要求,扎扎实实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培养能力,是实现普、职教育结构和质量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完善职普沟通机制,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共生
  1.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提供了政策保障。通过实施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要求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要持证上岗,建立健全岗位证书制度,没有受过相应岗位培训和获得相应证书不能从事相应工作,这样就树立了职业教育的权威,职业教育的优势就能体现出来。要就业,找职教0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促使职、普之间进行相互渗透,协调发展。
  2.改革课程结构
  不同类型高等教育间的街接必须通过过渡课程的转换,同一层次的教育也应通过“普职”渗透加强横向沟通。由于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兼收三类生源和普通高中生,占其中大多数的普通高中生缺乏基本的职业意识和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及能力,另一部分来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则普遍缺乏必要的文化基础。
  3.适度发展一定比例的综合高中,实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可积极推进中等教育综合化的进程,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即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有助于把相互割裂的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统一起来。综合高中是把不同智力、性向的学参考文献:
  生集中到同一所学校里,综合地实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以校内分流代替校际分轨的办学模式。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两类教育资源的设施、设备、仪器、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都可以相互利用,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兴趣、个性、特长等方面的不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流调整,合理定位,从而找到一条适合自身条件和特点的最佳发展途径。
  4.构建教育立交桥,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渠道畅通。
  所谓立交桥既是立体交叉,又相互沟通。目前我们的高等教育立交桥主要是普通高中的升大学的高架桥,职业教育只有少数能够上到半桥,下段不通。大多数还只在铺路,上不了桥。在这方面,澳大利亚TAFE教育模式是比较典型的成功模式,新加坡、德国、瑞典、日本等国也都能够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更好的沟通与渗透。构建立交桥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型教育向全民化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可以满足更多人的教育消费需求。一方面,要切实实现上下贯通,即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立体贯通,满足中等职业教育受教育者提高技术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保障普、职教育之间的横向贯通。既加强了普、职教育之间的渗透和融合,使得中等职业教育受教育者可以选择参加普通高考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又可通过立交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还可选择直接就业;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受教育者,亦可选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直接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