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三个一”敲定高效课堂

【作者】 项俊平

【机构】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金堤路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读完李炳亭老师的《高效课堂22条》,他的教育思想给了我心灵上的震撼、思想上的启迪、行动上的指引,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高效的课堂呢?笔者认为要打造“高效课堂”,就应该努力找到“三个一”,即一个小组学习的方法,一个展示的方法,一个评价的方法。  
  一、一个“小组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
  李炳亭老师曾说过“课堂唯有致力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造才能达到生命的狂欢”。结合我校提出的“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环节,应该是学生愿学、善学、乐学,学生能从学习中体验到一种成长的喜悦和幸福!而学生这种理想的学习状态的出现,则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对巩固练习与提高练习的精心编制。为此我们必须努力扎实的抓好学生的自主学习,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方法。
  (一)独学
  独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独立看书或根据导学案上的学习过程看书,用读一读、画一画、做一做、标一标等不同的方法独立学习。比如:教会学生一个画图理解的方法,在学习加、减法的意义、看图列算式、乘法的意义、除法的意义等内容时都可以用到画图。
  (二)对学与群学
  在我们小学的课堂上,对子学习比较常用,他们可以互相帮扶、互相检查等。比如: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安排一个让学生看实物摸一摸、想实物说一说、对子互说的活动;计算课上安排一个对子互说算理、竞赛熟练算法的活动等。群学主要是在解决共性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时用。 
  二、一个“展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交流展示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学生的动应该贯穿于课堂的始终。通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来展示预习的成果,以达到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目的。教师要有全员参与的意识,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动”,随心所欲的“说”,在课堂的零干扰状态下主动求知。学生如何进行展示呢?
  (一)规范流程、注重模式化操作  
  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展示习惯,规范展示用语,要求学生对课堂展示模式熟记于心,能按预设的程序有序推进。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初始阶段能迅速进入角色,保证了课堂的快节奏,高效率。  
  1、站姿的要求:发言的学生假如需要板书协助说明观点时,一定要侧身而立,不要挡住旁边同学的视线。
  2、语言的要求:发言时声音要洪亮;语言尽量简洁;节奏不要太快,注意用语文明礼貌。例如:大家请看这一题,请听我讲,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大家还有不同的意见吗?有没有同学要补充,对提出建议的同学说声谢谢等。
  (二)注重细节、引导展示的学生开展互动  
  如果学生在展示中,只是在说答案,教师引导学生用“讲”来完成展示的内容,尤其是新知,教师还是要强调,有些知识学生讲不到的,教师可以装糊涂去问他,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他的讲解更全面,另一方面也使其他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引导展示的学生在展示时,提出和其他小组进行挑战对抗。我们不仅要训练学生讲解时所用的语言,还要培养学生选择适当的讲解方法。
  (三)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讲解的机会。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每次展示时,各组都是成绩好的、能力强的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就使得落后生得到了冷落,长期下去,他们的成绩会更差,所以我们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
  在课堂展示过程中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展示课堂“三允许”:即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看法;允许学生向教师质疑、提意见。
  2、展示课堂“四不讲”:即学生能说的不讲;学生能研究出来的不讲;学生能自己操作的不讲;学生能自己得出的结论不讲。
  杜郎口中学为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好习惯,还编了课堂展示歌: 
  我自信,我最棒;聚焦点处来亮相;胸挺直,头高昂;面带微笑喜洋洋;嘴里说,心里想;脱稿不再看师长;吐字清,声洪亮;嗯、啊口语别带上;一握拳,一挥掌;肢体语言来帮忙;展示完,忙退让;褒贬评价记心房。
  在展示时,先规范学生的行为,当学生熟练以后,学生就可以游刃有余,自由发挥了。
  三、一个“评价的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评价是我们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课堂的评价机制和评价的方法对课堂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教学中笔者认为主要有下面几种评价方式来进行课堂评价。
  (一)自我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其实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过程。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缺乏自我评价的方法,作为老师要帮助学生设定好自我评价的标准。三四年级一般都可以结合学习目标进行自我评价或者是小组内开展自主评价。不过,这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 
  (二)生生互评
  在我们小学高效课堂的小组合作中,对学是学生合作探究的主要方式,所以课堂上一般要以对子互相检查作业或者对子互相说一说、背一背为主。 
  (三)达标测评
  我们“五步三查”教学模式的最后一步是达标测试,这一步是对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查,这种评价在教师自己设计导学案时,要注意体现变式练习和层次性设计,测试题要让“尖子生”吃好,让“学困生”吃饱,千万不要搞“一刀切”。之所以说老师要花大工夫设计导学案上的达标测试,就是为了减负增效,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
  (四)自主反思性评价
  任何一种学习都有一个反思的过程。课堂上,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反思者。有了这种反思就能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优化学习策略,作为学生,提倡自主反思与自我评价,及时确认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不但可以巩固知识,拓宽思路,内化生成,而且可以激活学习智慧。所以说学生的自主反思是学习过程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策略,也是学生自学能力得以逐步形成的重要途径。指导学生对每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下转第25页)(上接第49页)进行总结和反思,可以这样提示学生:
  1、想一想:本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探究了哪些问题?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
  2、写一写:通过本课的学习得到哪些启示,还有哪些不懂之处,可以把启示和疑问写出来。
  3、问一问:可以在小组内进行当堂交流,或者课后请教老师、咨询同学。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有效的反思中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提高。总之,课堂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课堂评价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不论是什么样的评价方式,都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没有一种评价方式是灵丹妙药,包治百病的,所以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去探索切实可行的有效的评价方式。
  李炳坤老师说高效课堂要有三个流程:自学-----展示-----反馈,这三个流程其实就是我校“五步三查”教学模式的全部,抓住课堂的这三步,我们就抓住了高效课堂。所以,我们在评价课堂教学时,主要就从这三步入手,还学生三个合适的方法,我们的课堂就能真正实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