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创设情境教学深化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新课改

【作者】 滕延文

【机构】 山东省昌乐县乔官镇北岩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过去,思想品德课教师凑一起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这课太难上了,说教性太强,太乏味,学生根本没兴趣学。可是,新课改下的思想品德课,却是今非昔比了,它为我们的教与学创设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我们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和创设情境提供了素材。所谓情境教学,就是为了教学内容和学习特点,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初中新课改的思想品德新教材,犹如一缕清风,向我们迎面吹来。教材从版面设计、内容体系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看,它一改往昔那种严肃的说教面孔,取而代之的是活泼有趣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语言和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其中一大亮点就是让学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试用思想品德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犹如春深之日走入一个郁郁葱葱的山涧,满目是缤纷烂漫的山花,为你带来沁入心脾的馨香。依据教材,联系实际,我们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注重心理体验,创设实验情境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如: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把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作为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常识,能够学会调适自己心理并能体会他人心理。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即通常所说的“换位思考”。例如,“两代人的对话”(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这一课中,我利用课本上的情境设计了这样一个心理体验活动。原文中说:“初中生小冰,向爸爸提出晚饭后到同学家做作业,顺便看会儿录像。爸爸同意了,但要求她8点前回家。小冰想现在已经快7点了,那么快就回来不合理,一时冒了火。”这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父子冲突。于是,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体验小冰的心理,想办法得到父亲的允许。另一组站在小冰父亲的立场上,努力说服小冰早点回家,小组讨论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代表小冰一方的学生说:“不到同学家做作业,会对同学失信,回来太早了又看不到录像。”代表小冰家长的一方模仿大人的语气焦急地说:“你回家太晚了会让我很担心,一旦遇上坏人怎么办?学生嘛,就应该以学习为主。”很多同学都笑了,因为这正是家长经常说,而他们最厌烦听的话。我适时加以引导:“现在你们能体会家长的苦心了,那么怎样找到一个让双方都满意地解决办法呢?”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有的说:“让她做完作业后把录相带回家。”有的说:“让家长陪她到同学家,看完录像后再陪她一起回家。”有的说:“玩完了可以打电话让家长去接他。”……这种讨论、争辩,既是道德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的过程,既掌握与他人沟通的办法和艺术,又提高了教育实效,有重大作用。
  二、构建生活课堂,创设故事情境
  在教学中我们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并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发动学生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表演,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指导学生行为实践,促进知识内化,做到知行统一。如:在学习“底稿的艺术”一课时,我让学生回想自己曾经历过的家庭冲突,然后设计成小品表演,并思考:当时是怎样解决的?现在我们学了这一课后又该怎样解决?同学们积极性很高。一同学把自己因考试不理想而被父母责骂的事作为素材;还有一同学把自己第一次做饭做糊了而被父母埋怨的事表演出来。在小品表演中,演家长的一方越训越生气,演孩子的一方越辩越委屈,都明白了争执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课后有的同学表示:“如果我当时认真聆听,虚心接受批评,冲突就不会发生了。”一同学还在小作文中写道:“我曾因把妈妈的项链弄坏而被训斥,当时很委屈。现在,我想到假如当时转移话题哄哄妈妈,妈妈一定会转怒为喜的。”
  三、巧留时空空白,创设悬念情境
  思想品德新教材在内容的表达上留有适当的空白,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想象、自主思考的空间,力求在启动学生思维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尝试探究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新教材的开放性、示范性、引领性。如:在学习“爱在屋檐下”一课,为了让同学们更为深刻地体会到父爱和母爱的重要作用,我给同学们补充了一则材料:“一母亲在女儿高考落榜后鼓励她去教书,不到一个星期女儿因讲不清题而被学生赶下讲台。母亲又鼓励她去学裁剪,不到一个月女儿又因裁剪不全身的衣服而被老板辞退……”。讲到这里,我设计了一个悬念:“同学们猜想一下这时母亲会说什么,又会对她今后的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同学们普遍认为:“如果母亲继续鼓励她,她终将成功。如果母亲责备她,她可能会从此意志消沉。”这种设计悬念让学生探讨的方法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要好得多。
  四、运用多媒体,创设视听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世界文化之旅”一课,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世界各国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并配以优美动听的解说,使学生在欣赏中,犹如身临其境,乐而忘返,使学生们感受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些形形色色的文化,把大千世界装扮成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这样使学生在愉悦中,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想象力,又进行了美的心灵陶冶,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为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思想品德教师,我们要走进新课程,深化新课改,活用新教材,转变教学观念,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