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电教化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 庄 娜
【机构】 陕西省神木县第十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要让学生四十分钟课堂教学始终兴趣高涨,仅仅靠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是无法达到的,而电教化的应用则让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电教化的运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全文从三个方面论述电教化在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电教化 兴趣 写字 阅读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要让学生四十分钟课堂教学始终兴趣高涨,仅仅靠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是无法达到的,而多媒体的应用则让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加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了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多媒体的运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在低年级教学中我深感多媒体的应用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非常大。
一、运用电教化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要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熟练运用,再加上识字量大,课堂上学生只有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才能较好地完成识字教学任务。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这就使得苦口婆心地劝说、枯燥乏味地训练效果不佳。现代科技的结晶——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多媒体技术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以此来创造生动有趣、对多种感官形成刺激的环境,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得课堂上的识字写字生动有趣。
1、运用电教化,激发学生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学生一旦对某种事物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多媒体技术有它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和轻松的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识字,定能激起学生识字的兴趣。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1》,8个四字词语,写的都是春天的典型事物和景象:“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总写春天给人的感受,“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则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具体描绘出春天的美丽。8个词语排列整齐,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如果光让学生诵读这四行词语,说说意思,必然枯燥乏味,这里我就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伊始,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用音乐渲染,教师引导:春天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找春天吧!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睁大眼睛,兴致勃勃地找起来,争先恐后地说,兴奋极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点出文中词语,让学生试读,读正确100分,如果看图读出感情,可以得到300分,课堂沸腾了,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学会了词语,体会到春天的美丽。在教学时,我还经常用多媒体课件把生字词卡片做成各种形状,当学生读对了、读得好或记忆的方法妙,会送出精美的小礼物。这样学生就由被动识字变成主动识字了,识字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
2、运用电教化,提高识字效果
在低年级识记的生字中,有一部分是象形字。虽然历代的简化,汉字的象形意义大大减弱,但仍然保留着象形的痕迹,如:竹、耳、兔、禾等,这些字看似简单,但对于刚学汉字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难以将字形与表象统一。基于此,我采用多媒体技术,从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简化字,将呆板的方块字演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将儿童必须牢记的知识,变成了有趣的形象,提高了识字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第一册的中"日、水、田、鸟"等简单直观的象形字时,将相关的图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观察图片与汉字,感知字与实物的联系,逐步出示该汉字发展演变的几个重要过程,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加强了对字形的记忆,初步了解了字形的演变历史。
汉字大多属于形声字,教学时可以借助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特点,在学习简单的字根,如“青”“包”“巴”等后,用多媒体制作成转盘,转盘中是这些字根衍生出来的一些生字,通过玩“转转盘”这一游戏集中识字,通过形旁加红闪烁,刺激学生的感官,比较它们的不同,再用组词说句子加深理解。教学中,我还经常玩“生字开花”的游戏,把学生分成小组比赛,字根是花心,学生说出一个带有字根的汉字,电脑上就会让花心的周围增加一片花瓣,哪组的花瓣多,就是优胜组。这样的游戏给一些识字较多的孩子提供展示的平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学起来轻松。
小学生写别字现象特别普遍,多用音近字或声旁相同的字来代替。针对小学生犯错的原因,在教学时,设计改错游戏,让学生做寻找错别字的“啄木鸟”,如出示几句话,引导学生找出错别字后放大并将其移至别处,闪动错的笔划或用错的形旁。换之正确的字,返回原处。在改错的过程中,达到正确书写、合理用字。
3、运用电教化,提高写字质量
写字在识字教学中,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在以往识字教学的写字训练指导中,往往是教师在黑板上范写,讲解字的结构或笔划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而低年级学生空间知觉薄弱,精确性不够,虽然教师讲解细致,但学生写得不够理想。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动画教学,在田字格中书写有代表性的范字部件,演示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容易写错的笔画用红色指出,让学生重点注意,能提高学生书写的精确性。当学生写完,还可以“实物投影”,把孩子写的字清楚地投影出来,在课堂上可以及时地把学生写的字作一评价,这样就可以及时指出写的好的地方,或不足的地方,表扬写的好的学生,激励他写字的热情,指出不好的地方,让他及时改掉,同时可以给其他小朋友做好榜样。实践表明,这样教学学生写字,学生的写字效率高,写字热情也很高涨,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质量。
二、运用电教化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不丰富,生活体验不全面,教学中遇到的重点、难点不容易解决,需要形象直观的画面帮助理解。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
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情景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情景引入,悬念引入,设问引入,图画引入,音乐引入,表演引入等。如《会走路的树>>,一开课,我就用课件出示课文插图,配上音乐,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春天的早晨,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一只小鸟看见了,它会说些什么呢?请大家快来读读课文。”这样的情景和提问引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想马上读课文的学习动机,为学好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突破难点,加深理解
多媒体技术在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综合处理能力,多媒体技术,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概念、年代跨度、语言理解等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例如《问银河》一课,学生对雄伟的斜拉桥拦河大坝以及葛洲坝水力发电站地理解、体会比较难,学生无法想象。我就里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直观形象的课件,不需老师多言,学生顿时明白,自然就理解了句子,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3)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的作用。语文阅读教学强调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体会王二小的机智勇敢、敌人的凶残以及人们对王二小的悲痛怀念的心情,我用多媒体将图片放映出来,同时配上音乐,让学生在观看图片,倾听音乐的同时领略体会出对王二小的敬仰悲痛怀念和对敌人的无比愤慨,再读课文时,当读到“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再打石头的上面。八路军战士从山上冲下来,复仇的子弹将敌人胸膛射穿。”学生对敌人的凶残的愤恨,对八路军战士为二小复仇的痛快,朗读的淋漓尽致。
三、运用电教化提高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低年级学生富有想象力,但是由于他们的语言库存,素材积累都相当有限,在说话写话课堂教学中,要巧妙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学习情境,引导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和发展他们创造性说话的能力。
总之,电教化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运用恰当巧妙,可以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多媒体的功能和特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教学的特点,严格遵循使用多媒体的原则,在语文课堂中适时地使用电教手段,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难为易,让学生在欢乐中获得知识,在愉快中掌握本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小学教育心理学》
《多媒体网络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关键词:电教化 兴趣 写字 阅读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要让学生四十分钟课堂教学始终兴趣高涨,仅仅靠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是无法达到的,而多媒体的应用则让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加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了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多媒体的运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在低年级教学中我深感多媒体的应用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非常大。
一、运用电教化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要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熟练运用,再加上识字量大,课堂上学生只有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才能较好地完成识字教学任务。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这就使得苦口婆心地劝说、枯燥乏味地训练效果不佳。现代科技的结晶——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多媒体技术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以此来创造生动有趣、对多种感官形成刺激的环境,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得课堂上的识字写字生动有趣。
1、运用电教化,激发学生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学生一旦对某种事物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多媒体技术有它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和轻松的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识字,定能激起学生识字的兴趣。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1》,8个四字词语,写的都是春天的典型事物和景象:“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总写春天给人的感受,“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则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具体描绘出春天的美丽。8个词语排列整齐,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如果光让学生诵读这四行词语,说说意思,必然枯燥乏味,这里我就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伊始,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用音乐渲染,教师引导:春天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找春天吧!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睁大眼睛,兴致勃勃地找起来,争先恐后地说,兴奋极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点出文中词语,让学生试读,读正确100分,如果看图读出感情,可以得到300分,课堂沸腾了,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学会了词语,体会到春天的美丽。在教学时,我还经常用多媒体课件把生字词卡片做成各种形状,当学生读对了、读得好或记忆的方法妙,会送出精美的小礼物。这样学生就由被动识字变成主动识字了,识字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
2、运用电教化,提高识字效果
在低年级识记的生字中,有一部分是象形字。虽然历代的简化,汉字的象形意义大大减弱,但仍然保留着象形的痕迹,如:竹、耳、兔、禾等,这些字看似简单,但对于刚学汉字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难以将字形与表象统一。基于此,我采用多媒体技术,从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简化字,将呆板的方块字演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将儿童必须牢记的知识,变成了有趣的形象,提高了识字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第一册的中"日、水、田、鸟"等简单直观的象形字时,将相关的图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观察图片与汉字,感知字与实物的联系,逐步出示该汉字发展演变的几个重要过程,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加强了对字形的记忆,初步了解了字形的演变历史。
汉字大多属于形声字,教学时可以借助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特点,在学习简单的字根,如“青”“包”“巴”等后,用多媒体制作成转盘,转盘中是这些字根衍生出来的一些生字,通过玩“转转盘”这一游戏集中识字,通过形旁加红闪烁,刺激学生的感官,比较它们的不同,再用组词说句子加深理解。教学中,我还经常玩“生字开花”的游戏,把学生分成小组比赛,字根是花心,学生说出一个带有字根的汉字,电脑上就会让花心的周围增加一片花瓣,哪组的花瓣多,就是优胜组。这样的游戏给一些识字较多的孩子提供展示的平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学起来轻松。
小学生写别字现象特别普遍,多用音近字或声旁相同的字来代替。针对小学生犯错的原因,在教学时,设计改错游戏,让学生做寻找错别字的“啄木鸟”,如出示几句话,引导学生找出错别字后放大并将其移至别处,闪动错的笔划或用错的形旁。换之正确的字,返回原处。在改错的过程中,达到正确书写、合理用字。
3、运用电教化,提高写字质量
写字在识字教学中,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在以往识字教学的写字训练指导中,往往是教师在黑板上范写,讲解字的结构或笔划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而低年级学生空间知觉薄弱,精确性不够,虽然教师讲解细致,但学生写得不够理想。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动画教学,在田字格中书写有代表性的范字部件,演示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容易写错的笔画用红色指出,让学生重点注意,能提高学生书写的精确性。当学生写完,还可以“实物投影”,把孩子写的字清楚地投影出来,在课堂上可以及时地把学生写的字作一评价,这样就可以及时指出写的好的地方,或不足的地方,表扬写的好的学生,激励他写字的热情,指出不好的地方,让他及时改掉,同时可以给其他小朋友做好榜样。实践表明,这样教学学生写字,学生的写字效率高,写字热情也很高涨,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质量。
二、运用电教化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不丰富,生活体验不全面,教学中遇到的重点、难点不容易解决,需要形象直观的画面帮助理解。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
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情景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情景引入,悬念引入,设问引入,图画引入,音乐引入,表演引入等。如《会走路的树>>,一开课,我就用课件出示课文插图,配上音乐,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春天的早晨,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一只小鸟看见了,它会说些什么呢?请大家快来读读课文。”这样的情景和提问引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想马上读课文的学习动机,为学好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突破难点,加深理解
多媒体技术在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综合处理能力,多媒体技术,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概念、年代跨度、语言理解等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例如《问银河》一课,学生对雄伟的斜拉桥拦河大坝以及葛洲坝水力发电站地理解、体会比较难,学生无法想象。我就里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直观形象的课件,不需老师多言,学生顿时明白,自然就理解了句子,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3)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的作用。语文阅读教学强调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体会王二小的机智勇敢、敌人的凶残以及人们对王二小的悲痛怀念的心情,我用多媒体将图片放映出来,同时配上音乐,让学生在观看图片,倾听音乐的同时领略体会出对王二小的敬仰悲痛怀念和对敌人的无比愤慨,再读课文时,当读到“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再打石头的上面。八路军战士从山上冲下来,复仇的子弹将敌人胸膛射穿。”学生对敌人的凶残的愤恨,对八路军战士为二小复仇的痛快,朗读的淋漓尽致。
三、运用电教化提高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低年级学生富有想象力,但是由于他们的语言库存,素材积累都相当有限,在说话写话课堂教学中,要巧妙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学习情境,引导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和发展他们创造性说话的能力。
总之,电教化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运用恰当巧妙,可以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多媒体的功能和特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教学的特点,严格遵循使用多媒体的原则,在语文课堂中适时地使用电教手段,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难为易,让学生在欢乐中获得知识,在愉快中掌握本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小学教育心理学》
《多媒体网络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