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医学生民族班医用物理学教学现状及改革构想

【作者】 木拉提·哈米提 阿布都艾尼·库吐鲁克 杨 芳

【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医用物理学对现代化医学人才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适应新疆医学院校教育改革的发展,我校对医用物理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其结果却适得其反,特别是民族班的医用物理学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这直接挫伤了民族生学习医用物理学的积极性,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其期末成绩出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本研究就民族班医用物理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医用物理学;民族班;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0前言
  医用物理学课程是医学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随着新疆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我校对医用物理学教学进行了改革,特别针对民族班的医用物理学教学进行了跳跃式的改革,调整其课时数及授课内容,使其授课进度完全与同年级汉族班同步,但其改革结果却直接挫伤了民族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期末考试成绩大幅度下降,远远落后于同年级汉族班。本研究针对目前民族生学习医用物理学的消极现状,提出了若干建议。
  1.民族班教学现状
  1.1语言障碍压力
  考入我校的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数理化知识层次参差不齐,许多民族生在进入我校以前接受的是本民族语言教育,即使学校针对其汉语薄弱的问题,开设了汉语课程,但民族生的汉语学习进度仍不能达到我校汉语授课的要求,与此同时,我校对入学的民族生实行一年预科制度,但在预科学习阶段,只能解决一些基本的语言问题。由于医用物理学课程的内容比较抽象、逻辑推理性较强、应用灵活,汉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一定的难度,更何况数理化基础薄弱的少数民族学生。这样便影响了民族生学习医用物理学课程的进度,在听课中出现搞不清题意、答题时用词不当等现象,使师生之间就产生了鸿沟。在与民族生的接触中发现,他们对医用物理学不感兴趣,对第二课堂重视度不够,课前不进行预习,不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对待错题视而不见,为了完成交作业的任务,抄袭作业的现象严重。
  1.2教学方式不合理
  医用物理学的教学内容缺乏与临床实际相关的联系,不能有机地把理论联系实际贯穿在授课过程中[1]。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依赖性强,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颠倒了教学中内外因素的因果关系,忽视了第二课堂的多样性,无法彰显该课程在医学领域中的作用和地位,这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得教师的授课事倍功半。
  1.3 教师期望过高 
  近年来我区针对医学专业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采用统一的医用物理学培养方案,课程内容相同。然而,在民族班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对民族生的物理水平期望出现过高的现象,以汉族生的标准要求民族生,认为汉族生可以掌握的课程内容,民族生也可掌握。这使得老师与民族生之间缺少沟通,出现教与学的脱节,致使民族生对医用物理学心生恐惧,其学习的自信心遭受严重的打击,更难跟上学习进度,最终导致教学的预期目标无法实现。
  1.4师资力量不强
  医用物理学教师虽然具有深厚的物理学基础知识,但对医学发展前沿了解较少,医学知识的缺乏使其无法将物理学知识和医学知识相结合。医用物理学教师与医学专业教师的合作较少,根本上脱离与医学的联系,缺乏医学横向交叉研究的活力[2],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医学与物理学相结合的实例,使该学科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降低。
  2.教学改革构想
  2.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充满自信地学习医用物理学。少数民族有着特殊的生活习俗,我校大多数民族生源来自农村,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和语言上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他们的态度、教师具有的道德和知识水平会对他们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尊重民族生的民族习惯,对学生产生信任感,从心底去爱他们,爱不能只停留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爱生如子。一个让学生尊重和爱戴的老师,他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成功的。
  2.2改革教学方法
  物理学是推动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为现代化尖端的医疗仪器的生产制造、保养维修奠定了基石,同时提高了医学诊断的准确性,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应不断改进,在课堂教学中多引入物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概念,在学生的思想中逐步建立物理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懂得物理学手段和方法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明确学习医用物理学目的,引领学生自主去分析和思考,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本质。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让学生从心底喜欢学习医用物理学的良性循环。根据民族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水平,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教案,把教材内容尽可能地通俗化,抽象问题具体化,理论问题形象化。用具体事例说明理论问题,使理论的表述浅显易懂,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然后再抽象成一般性的结论。
  2.3活跃第二课堂
  民族生天性活泼,热情大方,在课堂上能积极与老师互动,教师应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强化第二课堂的多样化,根据班级学生的人数,适当分成几个小组,在每一章节结束后,对讲课内容和课后作业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中未能解决的问题,班里集体进行讨论解决,全班未能解决的问题由任课教师分析其原因,提出思路,最终给予解决,此过程加深了学生对存在的问题的理解度,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和实践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有新意的问题或答案,而对一些错误的认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再予以纠正,因为学生能提出新问题,说明学生对该课程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每一章节结束时让学生进行总结,讲课教师根据总结内容对该章(下转第33页)(上接第96页)节出题进行测试,测试结果纳入到平时成绩中,强化学生的总结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对该专业学习自信心。
  2.4强化师资队伍
  首先从事医用物理学教学的教师必须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进一步了解临床和科研对医用物理学的需求,积极提高教师自身的学历、教学能力和横向科研的能力,拓宽医学知识面,从而使教学方法多元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与学生之间联系的“桥梁”,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反应,准确把握教学节奏,突出重点,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3]。
  3 结语
  提高医学专业民族班医用物理学教学质量的问题,是我校民族班基础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教学改革的宗旨是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的学历、教学能力和横向科研的能力使教学方法多元化;活跃第二课堂,带动民族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使其明确学习医用物理学的目的,从而使其学有所用;转化其学习观念,使其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依赖性学习转为自主学习,活跃课堂气氛,加强授课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挖掘民族生的潜力,确保其对医用物理学基本概念及实验内容的掌握,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丰新胜.医用物理学教学探讨[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9:275-276。
  [2] 沈洪涛,李荣峰.医用物理学中的教学应与科研相结合[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0):256-257。
  [3] 李鸿梅.浅议《医用物理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20):4954-4955。
  作者简介:木拉提·哈米提(1957-),男,新疆医科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医学图像处理及信号分析;阿布都艾尼·库吐鲁克(1977-),男,新疆医科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号处理与分析;杨芳(1990-),女,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医学图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