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提高医学教学质量

【作者】 张中平

【机构】 湖南娄底市卫生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医学是一门生命科学,由其本身学科的特点,学习过程往往比较枯燥乏味,难学难懂难记,医学中各门课程内容非常丰富,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强,需要掌握的内容颇多,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当今医学教学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把获取知识、丰富思维与提高能力有机地统一起来,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医学教学质量。
  1.以授课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方法。以授课为基础(LBL,Lecture Based Learning)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指以黑板、挂图等为辅助工具,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根据医学教学本身的特点和规律,LBL教学法以其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发展和运用。LBL教学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教师能有效掌控课堂节奏、难点、重点;板书即时重现力强,学生注意力集中,易做笔记,易紧跟教学思路展开思维;教师授课风采、人格魅力的影响等方面。
  LBL教学法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没有丰富的色彩,无法跳跃,限制了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直观性差,医学上的一些形态改变、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等,虽也可用挂图、投影、模型等形式,但这些辅助手段静止、单调,在启发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方面有一定局限性;耗时间,信息量不足,LBL教学模式是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师板书占了大量时间,这样在课堂有限时间里传递给学生的信息量较少。
  2.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强调以临床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开展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1]。PBL教学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拓展知识面,同时使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更好的沟通,提高教学质量,是打造高效教学的主要手段。
  PBL教学法也应注意:第一,问题设置要合适,问题讨论要有序高效,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要求教师全面了解PBL相关知识及教学模式,掌握PBL所必须的知识和技巧。第二,PBL教学对学生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理论,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和带着问题去听课。
  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CBL,Case Based Learning)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典型案例,围绕案例设计并提出一系列彼此相关又具有发散性特点的问题,以这些问题为基础开展教学。CBL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保证学习效果。
  CBL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需要教师和学生投入大量业余时间研究和学习,加重负担。二是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没有完成讨论而不得不拖堂的现象,特别是班级人数较多时有些学生课上无法得到发言机会。三是学生在基础医学课学习阶段,对临床医学比较陌生,教师要选择出适合教学需要的病例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有长期资料和经验的积累[2]。
  4.计算机辅助教学法。计算机辅助(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教学法是将教学内容制成集影像、图形、动画、声音及文字于一体的教学方法。CAI教学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生动、直观的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较为深刻的感性认识,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CAI教学节省了板书时间,教师可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更多的内容,大大提高了知识信息传递效率,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量,从而提高吸收效率。CAI教学给医学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同时老师制作的课件可以放在网上,或让学生复制反复学习, 达到了优化学习和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CAI教学法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制作课件只是一味将多种信息组合在一起,追求形式,忽视CAI教学课件在整个教学环节上起到的辅助教学作用。第二,对于形态学的学科,图、声、像并茂,效果很好, 但对于一些理论性强、推理公式的学科, 由于画面切换速度过快,瞬时反应、瞬时记忆的时间短,不利于学生记笔记和思考问题。第三,课件设计不合理,重教学内容的重现,轻学习环境的设计,如千篇一律的文字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影响教学效果。
  5.模拟情境教学法。模拟情境教学法(SSL,Simulating Scene Learning)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模拟情境教学法常用于医学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及训练,让学生模拟不同角色,角色一般包括医生、护士、病人、患者家属或陪护等,根据实际工作的操作程序和方式方法做事,使学生在模拟操作过程中学到专业知识并培养职业技能。模拟情境教学法,能够(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2)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力;(3)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5)能促进教学相长。
  模拟情境教学法虽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但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一是师资的知识技能水平和组织能力;二是学生的学习态度、角色扮演能力、查阅资料的时间等。
  6.标准化病人教学法。标准化病人(SP,Standardized Patient),又称模拟病人或病人指导者,是指从事非医护工作的健康的人或轻症患者,经过培训后,能准确表现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或)病史而接受临床检查者,旨在逼真地复制真实临床情况,发挥扮演患者、充当评估者和教学指导者3种功能[3]。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SP以其在医学教育评估和研究方面的独特优势,逐渐成为医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下转第88页)
(上接第90页)
  SP不仅用于各类医学专业学生的体格检查及采集病史等临床技能训练中,也用于医师和护理专业的临床技能考核中。SP的使用为现代临床医学教学和评估开辟了新路径,改变了以往从患者身上学习医疗护理知识的医学教学模式,为解决患者就医与医学教育之间的矛盾,解决病原病种不足的问题指明了方向[4]。
  这种方法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就是SP的招募和培训。SP的招募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双向意愿且具有一定文化的非医护人员;二是要根据病种来挑选。SP毕竟不是真正的患者,虽经过一系列培训,但不能模拟真正的患者的所有临床症状和体征,能模拟到患者的主观部分而难以模仿客观部份,且SP的培训经费也是要考虑的一大问题。
  纵观上述教学方法,各有其利弊,在实际医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可参照如下标准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教学方法要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方法要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方法要保证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方法要符合教师的实际情况,能扬长避短;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并能促进其心身全面发展。教师的授课技巧或方法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掌握医学基本知识和技术,更应该积极研究医学教学方法,提高医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终身学习医学知识和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敏丽,马明嘉,杨平玲.本科理论课授课质量浅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9):33-34.
  [2]王子莲,陈海天.现今医学教育模式的利弊及对策探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6):19-20.
  [3]钟玉杰,王敏,李勤,等. 从10年文献回顾分析我国标准化病人教学的发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59~261.
  [4]张莉芳,蔡益民. 标准化病人在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设想[J]. 中华护理教育,2009,6(6):270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