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药理学分层次教学实践与效果

【作者】 陈洁忠

【机构】 河南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次教学和常规教学实践,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班级综合考试成绩分析,A、B层次护生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C层次护生实验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效果表明:结合护理岗位和护生特点合理制定药理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能够激发高职护理专业C层次护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本层次护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分层次教学
  药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药理学具有知识点多、难理解、难记忆的特点[1],使部分高职护生产生了畏惧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格护理人才的培养。积极探求能够激发高职护生学习兴趣,适应高职护生学习药理学的教学模式,是摆在广大药理
  学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2],这促使药理学教师必须充分考虑护理岗位需求和护生差异,将分层次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生源和专业,将我校2012级高职护生分成A(优势层)、B(基本层)、C(基础层)三层。A层为专科一批录取生源,含护理(ICU)专业1201-1204班;B层为专科二批录取生源,含普通护理1205-1210班;C层为三校生,含普通护理1201-1204班。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我校护理系专业理论课教学总体上是每两个自然班级(每班≤45人)集中授课,同一层次各自然班级随机形成,护生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没有根本区别。将同一教师所教A、B、C层次护生所在专业班级按自然班顺序前两个班列为实验组,后两个班列为对照组。由于护理1205和1206班级人数不足30人,与护理其他班级人数存在明显差异(P<0.05),故将1207-1208班级列为实验组,将1209-1210班级列为对照组(表1)。
  表1 教师授课班级随机分组表






  1.2.2 制定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 实验组根据护生层次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表2),对照组按常规教学实施,教学目标同实验组B层。根据药理学教学大纲和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层次制定教学目标,既结合护生特点,照顾A层护生想学、爱学特点,使其吃得饱,学得好,激发C层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其教学质量;又结合护理工作岗位,期望将A层护生作为医生的合作者和咨询者等角色,将B层护生作为医生的助手角色,将C层护生作为医嘱执行者角色。根据护理专业核心胜任力和基本胜任力要求[3],主要培养A层次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培养B层次护生信息运用能力和管理协作能力,培养C层次护生用药护理技能和专业价值观。
  表2 实验组不同层次教学目标












  1.2.3 整合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 实验组根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并因地制宜地选取教学方法(表3),对照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实验组B层。实验组理论教学中,A层护生先独立学习相关教材,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再分组讨论,促使知识在讨论中升华,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学习讨论中得到提高。对于实验组B层护生和对照组护生,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动画、影像、图表等方式集中其注意力,并适时结合案例打开护生思路,培养护生活学活用能力。由于C层护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愿学、学习能力差,为激发其学习兴趣,我们删减了他们难以理解的药理机制和机理,以生动的案例取代枯燥的理论,留下较多的课堂时间让护生扮演角色模拟场景训练,寓学于乐,使其活学活用所学知识以达到教学目标。
  为突出护生的主体地位,实训内容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实验组,通过较为复杂的动物实验加强对A层护生的分析和思考训练;对C层护生则注重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训练,增强其无菌观念,药物及一次性用品有效期管理意识。对于实验组B层护生和对照组护生,通过常规动物实验训练护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观察能力等。
  1.2.4 评价方法[4]采用考教分离办法,分三个层次进行理论和实训教学考核,不同教学层次采用不同理论试卷,同一层次对照组和实验组所采用理论试卷和实训考核项目相同。
  表3 实验组不同层次护生选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A
  1.2.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用t检验分析每一层次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用方差检验分析三层次组间各项指标差异。
  2 结果
  在对药理学分层次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时,由于对照组三层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均与B层次相同,故将B层次作为对照,分别比较A、B层,B、C层之间的差异(表4)。表4统计结果表明,除了B、C层间高于80分分数段间没有差异外,其他各分数段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因此按招录方式将护生分为A、B、C三层次科学合理。
  表4 不同层次间综合教学成绩分析







  按不同组别抽取高职护生各层次实验组和对照组班级,对其综合教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见表5。数据显示,对于A、B层次护生来讲,分层次教学与常规教学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C层护生,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各分数段间的人数分布都存在明显差异(P<0.05)。重复抽取不同实验组和对照组班级综合教学成绩与表4、表5数据分析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
  表5 同层次间综合教学成绩分析










  3 讨论
  3.1 分层次教学效果分析
  A层次实验组班级没有低于70分的护生,且平均分要高于对照组3.8%,可见分层次教学能促进该层次护生产生学习竞争意识,有利于激发护生潜能,激励护生更好掌握知识,提升护生用药护理能力。对于B层护生,由于采取统一的常规教学模式,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实质意义。数据分析表明,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固然重要,护生本人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差异必须引起教师足够重视。根据C层次护生逻辑思维能力差,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以“实用、够用和能用”为原则选取教学内容和适宜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本层次护生先学有所乐,克服药理学恐惧心理,进一步学有所获,较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分层次教学可以显著提高C层次护生学习药理学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并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3.2 分层次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高职护理专业分层次教学引入的差别机制可以使教师正视护生自身特点,制定出更切合护生需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并因材施教;引入的竞争机制能激发护生潜能,激励基础差的护生超越自我,预防基础好的护生骄傲自满,这符合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目标,有利于培养更多合格护理人才。但分层次教学人为地将护生分为不同等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尊重护生,理解护生,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以护生为中心”的思想,避免对护生自尊心造成伤害。此外,我们在分层次教学只是从整体上考虑护生的特点,没能够兼顾到每个具体护生,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并没有完全体现。
  4结论
  分层次教学是从整体上根据护生自身特点,分层次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模式。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分层次教学实践表明,按生源将护生分为不同层次科学合理,将护士岗位需求和分层次教学理念相结合并运用于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对A层次护生学习有促进作用,对B层次护生学习影响不大,能明显提高C层次护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尹桂华.浅谈药理学教学改革[J].中国药房,2011,22(16):1533-1534
  [2]陈洁忠,邱相君,王建刚.浅谈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4):85-86
  [3]王章安,黄宝芹,韦艳华.护理核心能力的概念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 47(6):562-564
  [4]罗亮.采用“分层次教学”实施因材施教[J].南昌高专学报,2010,5:145-147
  作者简介:陈洁忠(1974-),男,河南武陟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生理学和药理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