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数学教学中培养听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作者】 唐 珂

【机构】 济南特殊教育中心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课下的学习与课堂教学一直是培养学生尤其是听障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力的主阵地,因此以“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获得自学能力,最终养成自学习惯”为目标。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建模,以“设置问题——学生探究——尝试解决——揭示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反思升华”为线进行学习,潜移默化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掌握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兴趣;听障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关系;建模;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素质教育的内涵可用三个发展得以概括,即学生的全体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主动发展,因此,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发展为本位,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把他们培养成为富于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开拓人才。传统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进入了现代,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五花八门,学生的学习乐在其中,但是经历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学生尤其是特殊学生还是厌倦了这种教学方法,上课不能集中精力,课下不能完成作业等。所以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倡导学生特别是特殊学生(听障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为此,根据本校残疾学生当前具体情况,我首先确立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听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希望此次的研究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
  研究目标
  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切实转变听障学生学习状态下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式、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状态,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转变教师教育状态下的填鸭式的灌输式教学。
  研究内容
  对学生的研究: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数学兴趣;注重听障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在别人发言时让学生仔细看、听,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能认真仔细的对待数学学习,不浮躁,书写工整,学习成绩良好,能够构建比较和谐的学习氛围。
  对教师自身的研究:改革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克服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弊端,促使学生多渠道、多方式、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教师注意以知识教学为载体,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掌握听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状况,根据学生不同的年级、听力情况,进行研究、调查、分析,探索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在小组自主学习中师生较色的转变。协调好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初期阶段
  我的研究主要对象是听障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初期阶段,通过我的调查问卷与老师们的反映,发现听障学生在上数学课及其他课时都会存在这自控能力差这一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课不注意听讲;一心二用;易被外界事物影响;死记硬背;时间分配不合理。
  研究阶段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导致这一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欠缺,那如何培养听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我在研究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请允许我在这里利用一定的篇幅来介绍一下如何培养听障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兴趣”这个话题,我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我只是大体的说说,至于具体怎么做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如果想深入的探索,我们只能另找地方进行了。首先就要注意与学生的沟通,有效地师生沟通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充分的信息传递与反馈,这需要教师充分的倾听、充分的观察、充分的表达。要理解、尊重学生.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学生也不例外。我们应该多站在学生角度去看待问题,以学生眼光去看世界,以学生的心理去推理一切,然后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理解与尊重,使学生感受到温暖感与满足感。要有爱心,关怀学生,教师对学生要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平等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种爱是经常性的,公平性的。教师要想赢得学生,你就必须要主动地去接触学生,进入到学生们的世界,玩他们所玩,想他们所想,去真诚的对待他们。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工作,让学生对你的人感兴趣,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就成功了一半。
  紧接着我们就进入了实验研究的核心部分了。在有了兴趣做“基石”那我给学生“布置的任务”就能顺利的进行了。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我们主要是运用了建模的思想,也就是我们把学生的学习建立了一个模式:设置问题——学生探究——尝试解决——揭示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反思升华。通过这个模式,让学生按部就班的去执行。
  设置问题
  因为我研究的对象是听力有障碍的特殊学生,他们由于听力的欠缺,导致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较弱,所以在设置问题这个环节上有很大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首先通过学案的方式帮助学生设置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我们发现听障高年级的部分学生能够带领班级内的其他学生自主的去设置问题来帮助学习新知识,出现了小老师,出现了一问一答激烈的讨论场面(很庆幸在晚自习期间我让周围的同学多次拍摄下了这种情节)。
  学生探究,尝试解决
  再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吧,老师发下去了学案,布置了任务,剩下的就需要同学们自己去解决了。通过孩子们对你的这个人感“兴趣”,所以他们会很认真的去完成你交代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自动的就分成了小组,互相研究,互相讨论。如果这个时候你在场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平常经常和你开玩笑,感觉和你很亲的那些学生就会异常的活跃,他会大胆的发表他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对是错,他总想在你布置的任务中充当一个关键的角色,想引起你的关注,他们的这种表现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他们带动了其他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把他们引入了我所设计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模式中来。
  揭示规律
  这个环节是整个建模中的第一个台阶,学生在上这个台阶之前,一定要确保前面三个环节的正确性,只有保证了前三个环节的正确性,才能让学生找出它的规律性,如果有问题学生就会有疑惑,也就达不到我们设想的自学效果。让学生看到规律之后,要让学生再根据自己找到的规律做一做自己出的题验证一下,如果没有问题了,引导学生就可以大胆的去揭示规律,总结出同底数幂乘法的公式。到此就完成了模式中的揭示规律这一环节。(这个过程在录像中都有体现)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这个环节是学生要上的第二个台阶。经过了“揭示规律”之后,在听障学生的脑子里就形成了一定的规律,为此我们老师需要让孩子把刚刚接受到的规律扎根于此,所以需要老师让学生们运用学到的规律去解决问题。
  反思升华
  我所追求这个阶段的最理想的状态是,让听障学生把数学中学到的知识真正的运用到生活当中来。我们都知道教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研究还存在的问题
  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这种能力,需要的时间不固定;在设置问题这一环节学生做的还不够;低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体现与实验预想仍有一定的差距;教师还要掌握相关的科研理论与方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不到位,在具体的评价指标方面缺乏操作性,没有针对性的量化指标。
研究反思
  1、一个研究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读理论方面的书籍,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容易走弯路甚至错路;不仅读本专业方面的书而且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反方面的书籍,他山之玉可以攻石。
  2、一个课题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勤于反思、勇于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多向同行请教,不要做孤家寡人,及时总结学生和同行好的做法及时推广;及时总结经验、勤于笔耕,及时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来,实现资源共享。
  3、拓展应用,使学生充分掌握这种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特殊孩子的今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了解学生问题背后的原因》,姚计海著,2011
  2、王金战教育丛书《学习哪有那么难》,王金战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