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分组教学法
【作者】 周友能
【机构】 荆州市机械电子工业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中职语文分组教学的益处和具体实施;分组教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中职语文 教学 分组教学
近年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动作用”的教学观念得到了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和首肯,正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的教学思想。这种观念的核心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通过设计一些列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彻底改变教师的“一言堂”。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形式的“高效课堂”就应运而生,我校也是开展“高效课堂”比较好的学校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分组教学就是这种高效课堂的一种较好运用。
一、分组教学的益处
什么是分组教学?分组教学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上课。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分组教学,我认为主要取得了以下收获:第一、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强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有利于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第二、既能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又能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还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资源共享。第三、有利于针对学生的特点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既不让学生觉得太累,也不觉得太轻松,更能促进学生教与学的和谐发展。第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言、探究、归纳、管理、展示等诸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五、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第六、有利于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二、分组教学的实施
在具体教学中,如何进行分组显得非常重要,它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的性格秉性、知识基础状况、爱好专长以及对每一位教师的感知程度都大不相同,所以我们应该根据所授学科和学生的特点进行综合考量,才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组法:1.学科成绩分组法----由于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兴趣程度不同,就造成了各科成绩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学科成绩分组教学法成为必然。教师可根据班内学生该科目的成绩状况,把学生分成三至五个层次,每一小组内各个层次的学生数量大致相同,六至八人一个小组,就能有效促成小组内学生能力水平上的互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2.性格志趣分组法-----比如有的学生性格沉闷,不爱说话,有的学生活泼好动;有的学生擅长管理团队,有的学生喜好专研,不爱关心别人等等;在分组时,这些因素都要充分考虑到,如果考虑不周全,就可能造成有的小组效果好,有的小组效果差,不利于提升整体效率。3.自由分组法------学生可根据自己对彼此的了解程度和关系亲近程度自由组合,教师只需控制每个小组人员总数不能太多就行,这样做主要是有利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交流、探讨,不至于让学生之间因为关系疏远、交流不充分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小组教学活动的展开
班级小组分好后,教学活动就可以展开了,它可以运用到所有的教学内容中,前提是----教师要适时地给小组分担任务。在具体教学中,小组活动的开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小组展示式------各小组就某些任务进行充分准备,经过收集资料、充分讨论、达成共识、选举代表、上台发言汇报成果等过程,实现知识的学习、运用、迁移。?2、互评互考式-------就某些教学任务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考评,找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能够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取长补短,共同长进。?3、座谈会式----各小组可以在课外自己安排时间和地点,或者小组成员之间座谈、交流、探究,或者邀请老师、专家进行辅导,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四、学生小组的激励措施
小组分好后,怎么能够让小组焕发出活力,保持持久的学习激情,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就需要采取良好的激励措施,具体说来,我主要采取的是以下方法:1、打分法-----在每一次教学任务中,教师根据各小组和每个成员的表现情况进行评分(内容包括任务完成情况、知识点是否掌握等等),每周公布一次,每月评选出月度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进行表彰,并把它作为学科期末测评中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词语纠错,可以是一道抢答题,也可以是一次朗读等等。2、小组PK法------就某一特定教学内容,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出题目考试,教师充当裁判,根据各自情况进行评分判定。3、竞赛法----教师经常在小组之间举行一些比赛活动,如应用文写作比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等,对各小组的参赛获奖名次进行评比奖励等等。
五、分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要做好分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做不好就会是一盘散沙,或者是一潭死水,起不到任何效果。我认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走进教室前教师要认真备课,要掌握充分的知识材料,选好教学任务或者探究点,既不能过难,也不能过于简单;太易则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过难则阻遏了学生探究潜能的发挥。其二,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和因材施教。其三,教师要灵活机动,善于根据课堂情况适时调整。
在我看来,分组教学法在我校的语文教学中效果是明显的,它一方面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另一方面也激起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对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和能力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来施行和推广。
作者简介:周友能,荆州市机械电子工业学校文化基础科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和德育教学。
参考文献:
①《分组教学》http://www.jxteacher.com/ms/column6677/d6770932-6d98-44b3-9bc1-43e914db61c3.html
②《分组教学浅谈》http://www.studa.net/Education/111205/10382491-2.html 作者 范汝成
③《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http://www.fyeedu.net/info/106394-3.htm
④《浅谈对中职语文课程中职业内容选择与实施的思考》-http://www.studa.net/作者:罗嘉平
⑤《德育报》2003年3月第651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作者:徐浙珉。
⑥《中学语文研究》(2001年第4期),华南师范大学语文系。
⑦《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十一期上半月,《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角色转变》,作者:林晓红、罗志毅。
关键词:中职语文 教学 分组教学
近年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动作用”的教学观念得到了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和首肯,正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的教学思想。这种观念的核心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通过设计一些列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彻底改变教师的“一言堂”。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形式的“高效课堂”就应运而生,我校也是开展“高效课堂”比较好的学校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分组教学就是这种高效课堂的一种较好运用。
一、分组教学的益处
什么是分组教学?分组教学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上课。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分组教学,我认为主要取得了以下收获:第一、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强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有利于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第二、既能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又能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还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资源共享。第三、有利于针对学生的特点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既不让学生觉得太累,也不觉得太轻松,更能促进学生教与学的和谐发展。第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言、探究、归纳、管理、展示等诸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五、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第六、有利于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二、分组教学的实施
在具体教学中,如何进行分组显得非常重要,它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的性格秉性、知识基础状况、爱好专长以及对每一位教师的感知程度都大不相同,所以我们应该根据所授学科和学生的特点进行综合考量,才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组法:1.学科成绩分组法----由于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兴趣程度不同,就造成了各科成绩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学科成绩分组教学法成为必然。教师可根据班内学生该科目的成绩状况,把学生分成三至五个层次,每一小组内各个层次的学生数量大致相同,六至八人一个小组,就能有效促成小组内学生能力水平上的互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2.性格志趣分组法-----比如有的学生性格沉闷,不爱说话,有的学生活泼好动;有的学生擅长管理团队,有的学生喜好专研,不爱关心别人等等;在分组时,这些因素都要充分考虑到,如果考虑不周全,就可能造成有的小组效果好,有的小组效果差,不利于提升整体效率。3.自由分组法------学生可根据自己对彼此的了解程度和关系亲近程度自由组合,教师只需控制每个小组人员总数不能太多就行,这样做主要是有利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交流、探讨,不至于让学生之间因为关系疏远、交流不充分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小组教学活动的展开
班级小组分好后,教学活动就可以展开了,它可以运用到所有的教学内容中,前提是----教师要适时地给小组分担任务。在具体教学中,小组活动的开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小组展示式------各小组就某些任务进行充分准备,经过收集资料、充分讨论、达成共识、选举代表、上台发言汇报成果等过程,实现知识的学习、运用、迁移。?2、互评互考式-------就某些教学任务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考评,找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能够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取长补短,共同长进。?3、座谈会式----各小组可以在课外自己安排时间和地点,或者小组成员之间座谈、交流、探究,或者邀请老师、专家进行辅导,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四、学生小组的激励措施
小组分好后,怎么能够让小组焕发出活力,保持持久的学习激情,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就需要采取良好的激励措施,具体说来,我主要采取的是以下方法:1、打分法-----在每一次教学任务中,教师根据各小组和每个成员的表现情况进行评分(内容包括任务完成情况、知识点是否掌握等等),每周公布一次,每月评选出月度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进行表彰,并把它作为学科期末测评中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词语纠错,可以是一道抢答题,也可以是一次朗读等等。2、小组PK法------就某一特定教学内容,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出题目考试,教师充当裁判,根据各自情况进行评分判定。3、竞赛法----教师经常在小组之间举行一些比赛活动,如应用文写作比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等,对各小组的参赛获奖名次进行评比奖励等等。
五、分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要做好分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做不好就会是一盘散沙,或者是一潭死水,起不到任何效果。我认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走进教室前教师要认真备课,要掌握充分的知识材料,选好教学任务或者探究点,既不能过难,也不能过于简单;太易则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过难则阻遏了学生探究潜能的发挥。其二,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和因材施教。其三,教师要灵活机动,善于根据课堂情况适时调整。
在我看来,分组教学法在我校的语文教学中效果是明显的,它一方面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另一方面也激起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对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和能力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来施行和推广。
作者简介:周友能,荆州市机械电子工业学校文化基础科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和德育教学。
参考文献:
①《分组教学》http://www.jxteacher.com/ms/column6677/d6770932-6d98-44b3-9bc1-43e914db61c3.html
②《分组教学浅谈》http://www.studa.net/Education/111205/10382491-2.html 作者 范汝成
③《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http://www.fyeedu.net/info/106394-3.htm
④《浅谈对中职语文课程中职业内容选择与实施的思考》-http://www.studa.net/作者:罗嘉平
⑤《德育报》2003年3月第651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作者:徐浙珉。
⑥《中学语文研究》(2001年第4期),华南师范大学语文系。
⑦《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十一期上半月,《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角色转变》,作者:林晓红、罗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