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高效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有效学习
【作者】 袁广俊
【机构】 山东省即墨市大信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创建高效课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当今教育热议的话题,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是每一位老师都应该不断追求的目标。站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的角度, 近年来,我研究并推广了“高效课堂教学与学生有效学习”。
一、思想上的重视
新课程的实施,意味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对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而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必须做到思想上重视,理念上更新,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如果在思想上不能对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高度重视,我们的高效课堂教学的建立也就只能流于形式,所以,我们一开始就应该把创建“高效课堂教学与学生有效学习”的切入点首先放在思想认识的统一上,使全校教师都在思想上统一到一个高度,从内心认识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一改革不是流于形式,更不是一次活动。
二、“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
(一)把握好“四个度”进行“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1)提高课堂密度,保证课堂教学容量
课堂密度是高效课堂的体现,一节没有合理密度的课堂就谈不上所谓的高效课堂,在对教师评课时将“课堂密度”作为衡量教师课堂教学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课堂密度不达标的课就算不上优秀课。
(2)开拓课堂教学的宽度,做到温故而知新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一定宽度。在知识的讲授中不能只局限在按本授课,即要对所讲授的新知识进行拓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补充与自己教学相关的知识,师对以往所学的知识进行合理的穿插和复习,以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积极主动而全面理解、加深和巩固当前所学的知识。
(3)挖掘课堂教学的深度,保证每个知识点的落实
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做到难点突破,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与探讨,对一些基本的知识都会自己解决,教师在课堂中做到重点突出,确保教学中使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落到实处,同时还要做到难点突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在对重点知识的讲授上,既要系统又要有一定的深度,确保学生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真正把握住教材的灵魂和精髓。
(4)要讲究课堂课堂教学的梯度,组织学习要由浅入深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先易后难,由表到里,层层深入,切实确保课堂教学的梯度,这一理念要在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中都要有所体现,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对知识的认识上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既能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知识,又可以使教师在上课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在这里我们也特别加强了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只有基础知识得到真正的巩固,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触类旁通,如果忽视了基础知识,我们教育教学的质量是无法得到根本性的保证。
(二)结合“两课”的开展,深入研究“高效课堂教学”
每学期我建议每一名教师都要展示一堂示范课和一堂精彩的说课,通过示范课和说课及时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向课堂要效率,向课堂要质量,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我校对教师的授课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不仅要有“四度”还要充分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那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提倡学生多想、多动、多练,教师少讲、精讲,教师要充分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充分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都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凡是能当堂完成的题目一定要让学生当堂完成。
(三)精心备课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基础
没有精心的备课,我们所倡导的“高效课堂教学”只能是空中的楼阁。而要真正把“高效课堂教学”落到实处,要求教师在背后有非常大的精力投入,我们学校始终把教师的精心备课摆在重要的位置之上,教师只有精心备课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所倡导的“四个度”,在教师的备课中我们特别强调要教师“精选资料,精选题目”。只有精选题目,让所选题目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才能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起到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作用,才能使我们的“高效课堂教学”有一个可靠地保证。
(四)实现资源共享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有力保证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备课是实现资源共享的最有效方法。我们要求教师的每一个教案都是大家共同智慧的结晶,要求每一名教师每一节都提供一个教案,每一节都提供一份精选习题,然后经过整合,形成本学科的优秀教案和精选习题。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最好做到“进度、课件、过程、习题、作业”“五个一直”。正是因为有了集体备课,才使我们的教师真正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才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以不断的提高。资源共享不但不会削弱教师间的竞争力,恰恰相反,像“层林效应”一样,资源共享可以确保每一位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且会加强各自的竞争力,这样我们的“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才会拥有保障。
三、多途径保障学生的有效学习
(一)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动力
不同年级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在初中教学中,初一新生,他们的心理还处于平稳期,老师下大气力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初二学生性格上进入自闭期与叛逆期,学习上进入逻辑抽象思维期,同时也进入严重的分化期,教师应着重对学生做好青春期方面的教育,注意心理疏导,防止两极分化。对初三学生,则要加强理想与前途的教育,要学生充分懂得自主、努力的学习不仅仅是国家和自己个人的需要,也是对父母的最大的尊重和最好的孝敬,用对父母感恩的心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好好学习的内动力。
(二)协调家长落实好学生课后的有效学习
(1)要督促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后学习,又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首先是教师要精选习题,避免出现因题海战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确保将学生学习的总时间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同时对每一学科的作业,必须有时间的要求,确保学生的“高效学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得到切实落实。
(2)因为学生人格的形成主要在家庭,我们不但要把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且还要把学生的家长也调动起来,离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教育教学也不会取得成功。我们建议家长给学生提供“一间安静的房间;一张合适的书桌;一盏明亮的电灯;家长陪学一小时”,其中, “家长陪读一个小时”,并不仅仅是监督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因为如果在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好习惯之前没有家长的陪读,学生虽然趴在书桌前,我们却不能保证他是否真的在学习,也就不能保证我们所倡导的“高效学习”得到彻底的落实。
一、思想上的重视
新课程的实施,意味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对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而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必须做到思想上重视,理念上更新,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如果在思想上不能对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高度重视,我们的高效课堂教学的建立也就只能流于形式,所以,我们一开始就应该把创建“高效课堂教学与学生有效学习”的切入点首先放在思想认识的统一上,使全校教师都在思想上统一到一个高度,从内心认识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一改革不是流于形式,更不是一次活动。
二、“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
(一)把握好“四个度”进行“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1)提高课堂密度,保证课堂教学容量
课堂密度是高效课堂的体现,一节没有合理密度的课堂就谈不上所谓的高效课堂,在对教师评课时将“课堂密度”作为衡量教师课堂教学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课堂密度不达标的课就算不上优秀课。
(2)开拓课堂教学的宽度,做到温故而知新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一定宽度。在知识的讲授中不能只局限在按本授课,即要对所讲授的新知识进行拓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补充与自己教学相关的知识,师对以往所学的知识进行合理的穿插和复习,以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积极主动而全面理解、加深和巩固当前所学的知识。
(3)挖掘课堂教学的深度,保证每个知识点的落实
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做到难点突破,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与探讨,对一些基本的知识都会自己解决,教师在课堂中做到重点突出,确保教学中使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落到实处,同时还要做到难点突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在对重点知识的讲授上,既要系统又要有一定的深度,确保学生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真正把握住教材的灵魂和精髓。
(4)要讲究课堂课堂教学的梯度,组织学习要由浅入深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先易后难,由表到里,层层深入,切实确保课堂教学的梯度,这一理念要在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中都要有所体现,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对知识的认识上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既能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知识,又可以使教师在上课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在这里我们也特别加强了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只有基础知识得到真正的巩固,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触类旁通,如果忽视了基础知识,我们教育教学的质量是无法得到根本性的保证。
(二)结合“两课”的开展,深入研究“高效课堂教学”
每学期我建议每一名教师都要展示一堂示范课和一堂精彩的说课,通过示范课和说课及时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向课堂要效率,向课堂要质量,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我校对教师的授课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不仅要有“四度”还要充分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那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提倡学生多想、多动、多练,教师少讲、精讲,教师要充分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充分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都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凡是能当堂完成的题目一定要让学生当堂完成。
(三)精心备课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基础
没有精心的备课,我们所倡导的“高效课堂教学”只能是空中的楼阁。而要真正把“高效课堂教学”落到实处,要求教师在背后有非常大的精力投入,我们学校始终把教师的精心备课摆在重要的位置之上,教师只有精心备课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所倡导的“四个度”,在教师的备课中我们特别强调要教师“精选资料,精选题目”。只有精选题目,让所选题目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才能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起到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作用,才能使我们的“高效课堂教学”有一个可靠地保证。
(四)实现资源共享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有力保证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备课是实现资源共享的最有效方法。我们要求教师的每一个教案都是大家共同智慧的结晶,要求每一名教师每一节都提供一个教案,每一节都提供一份精选习题,然后经过整合,形成本学科的优秀教案和精选习题。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最好做到“进度、课件、过程、习题、作业”“五个一直”。正是因为有了集体备课,才使我们的教师真正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才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以不断的提高。资源共享不但不会削弱教师间的竞争力,恰恰相反,像“层林效应”一样,资源共享可以确保每一位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且会加强各自的竞争力,这样我们的“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才会拥有保障。
三、多途径保障学生的有效学习
(一)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动力
不同年级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在初中教学中,初一新生,他们的心理还处于平稳期,老师下大气力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初二学生性格上进入自闭期与叛逆期,学习上进入逻辑抽象思维期,同时也进入严重的分化期,教师应着重对学生做好青春期方面的教育,注意心理疏导,防止两极分化。对初三学生,则要加强理想与前途的教育,要学生充分懂得自主、努力的学习不仅仅是国家和自己个人的需要,也是对父母的最大的尊重和最好的孝敬,用对父母感恩的心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好好学习的内动力。
(二)协调家长落实好学生课后的有效学习
(1)要督促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后学习,又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首先是教师要精选习题,避免出现因题海战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确保将学生学习的总时间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同时对每一学科的作业,必须有时间的要求,确保学生的“高效学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得到切实落实。
(2)因为学生人格的形成主要在家庭,我们不但要把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且还要把学生的家长也调动起来,离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教育教学也不会取得成功。我们建议家长给学生提供“一间安静的房间;一张合适的书桌;一盏明亮的电灯;家长陪学一小时”,其中, “家长陪读一个小时”,并不仅仅是监督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因为如果在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好习惯之前没有家长的陪读,学生虽然趴在书桌前,我们却不能保证他是否真的在学习,也就不能保证我们所倡导的“高效学习”得到彻底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