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主题选择

【作者】 文方华

【机构】 贵州省瓮安县银盏镇木老坪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主题是活动的灵魂,没有主题,活动就会失去了方向,活动的内容就会零散,也就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主题选择要基于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储备,要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了解他人并学会与他人沟通。教师应注重诱导启发,讨论协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把这些兴趣和问题提升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主题,为综合性学习提供明确的指向。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以广泛空间为学习介体,选择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现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主题选择经验。
  一、在语文教材中发现主题。
  以课文内容为立足点挖掘综合性学习主题。综合性语文学习是对学生语文课堂的延续,在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很强的典范性。许多内容还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和深刻的教育性。为语文综合性学习选题提供了广泛的丰富素材。如:一年级在教学《打电话》一文后,以《电话》为主题,了解电话的发展史,在不同的场合怎样使用礼貌语言与别人进行交流,怎样正确使用特殊电话号码等。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合理高效经济地使用电话。让学生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积极开展研究,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学习了《小猴子下山》《狼和小羊》等童话故事,可以让学生练习排练课本剧;学习《捞铁牛》一课后,组织学生讨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设计捞铁牛的方案等。
  二、在学生生活中提取主题。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深切地感受语文离自己很近很近,促使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让学生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留心五彩缤纷的生活,生活中的语文就无处不在。语文学习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鲜活事实中有机进行综合活动。如:节假日,学生可根据已有的旅游经验或从各种媒体所获得的信息,开展以设计一份《最佳旅游路线》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为同学推荐名胜古迹,介绍当地的风俗民情、民间传说,描绘旅游景点,特色饮食,新开发游览项目及合理的日程安排。让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感受一年四季变化的脚步,以春天为例:让学生听听春的歌,看看春的美,读读春的诗,画画春的景,写写春的儿歌、作文等等。只要我们贴近学生生活,抓住闪光点设计综合性学习,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习的乐趣。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对语文课堂内容的延续,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具有很强的典范性、丰富的知识性、深刻的教育性,为语文的学习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如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于孩子们眼前时,就能感受到他们求知的欲望,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这样丰富的语文知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在生活中体验主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组织教学,就能取到事半功倍效果。生活处处皆知识,只要善于挖掘,就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兴趣入手获取知识,重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如果学生对学习活动缺乏兴趣,或者虽有兴趣,却不知道怎样开展活动,那么“自主”和“积极参与”都无从谈起,综合性学习也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启发诱导,激发学习兴趣是开展好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条件,是教师应当优先考虑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利用好教材提供的内容进行启发诱导,打动学生的心灵。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环境保护”综合性学习导语:“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世界各地的人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让世界充满爱,让人间充满信任。读读本组课文,感受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还可以收集有关世界各国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习目标设置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你知道环境污染主要有哪几种吗?你能说出一些世界上和我国的环保纪念日吗?这样,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使学生们兴趣盎然,激起学生对环境的关注,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从社会生活热点中发掘主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是一种标准化学习,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伙伴,选择学习方式。但也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如三年级的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可能存在一些困难,而且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过程和内容要紧紧围绕着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展开,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作为教师,应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担任好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要恰当安排。从各个环节中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例如“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学,可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以及活动时间安排,做到分工明确,心中有数。然后分头行动,用各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
  五、在评价中明确综合性学习主题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评价的内容也应多样,如学生参与活动的准备、组织、合作、展示、创新等。评价时要关注学生个体的起点基础,要考虑学生的变化与进步,以鼓励为出发点,以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为标准。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不断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锻炼自己的能力。
  总之,综合性学习主题存在于生活的角角落落,教师要用心、用眼睛观察生活,把教材拓宽到生活中,就会发现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