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适应新形势,当好评课人
【作者】 聂轶才
【机构】 安徽省太湖县大石乡五合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目前在评课的问题上,还存在许多不如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平淡肤浅,敷衍了事;重听轻评,参评面窄;面面俱到,以偏概全;评新弃旧,忽视衔接。那么怎样科学正确的评课呢?主要围绕这几个方面评析:围绕教学目标去评析;围绕教材处理去评析;围绕教学程序去评析;围绕教学方法和手段去评析;围绕教师教学基本功去评析;围绕教学效果去评析。
关键词:课程 评析 教学 科学合理
评课作为一门具有研究价值的科学和实用技术,是有一定规律的,而且是有一定的原则的。它是一种有效地合作研究方式,为教师的专业合作提供了有效的机会和平台。小语教师借助于这个平台,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探究具体的课程、教学、管理上的问题,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一、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在评课的问题上,还存在许多不如意的地方,表现如下
1、平淡肤浅,敷衍了事
有的听课者一节课下来,看不出什么问题,笔记本上也没记什么。评课时抱着这样的心态,“不说好,不说坏,免得惹人怪。”碍于情面,敷衍了事,走过场。评课时只唱赞歌,不讲缺点,致使评议会上,发言三五人,内容一边倒。总之评议很肤浅,泛泛而谈,触及不到根本。
2、重听轻评,参评面窄
一堂语文课下来,如果该评的课没人据实评议,一方面执教者心里没底;另一方面是评课的作用无法得以发挥,听课也就失去了意义。评议会上评的少,看的多。为了避免冷场,组织者只好点名发言。被动发言,场面冷清,形不成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热烈气氛。
3、面面俱到,以偏概全
对一节小语课的评议,一是应从整体上去分析评价,决不能不分主次、不分轻重。二是应根据每一次的听课的目的和课型,结合本节课的细节,抓住问题重点评议,避免面面俱到。
4、评新弃旧,忽视衔接
眼下冠以“新方法”、“新结构”、“新课型”的课多起来了。于是,凡是有“新”东西的课就门庭若市,评课时认认真真,而对传统的东西就不屑一顾。忽视新旧方法的衔接,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妥当的。
二、不科学的评课会降低每节公开课应有的作用,而科学正确的评课能较好发挥应有的功能。具体如何评析,浅谈如下
1、围绕教学目标去评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评析课首先要评析教学目标。现在的教学目标体系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组成的,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如何正确理解这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了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如何正确地评价课堂教学的关键了。
2、围绕教材处理去评析
评析老师一节语文课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又要分析教师教材处理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围绕教学程序去评析
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先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再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然后看教学思路是不是清晰;最后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是否有效果。
(2)看课堂结构安排
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
4、围绕教学方法和手段去评析
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评课既看该语文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教学方法,改革出新
一堂小语课,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空间,它为小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语文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工具,学生学习的工具。可以说信息技术是人们用来获取知识、传授知识、运用知识的媒介。
5、围绕教师教学基本功去评析
对一个小语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评析,应做到“四看”:
(1)看教态:授课教师应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2)看板书:用20个字总结,即“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板画娴熟”。
(3)看语言:小语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做到:一、普通话要标准,语言精当简炼;二、语调要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小语教师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的熟练程度。
6、围绕教学效果去评析
巴班斯基说:“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又要分析教学结果。”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收获。三是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问题当堂得以解决。
课程改革的进程,号召所有的小语教师,在参与课堂评价的时候,只有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保护教师的课改积极性,正确引导课改走向深入。
关键词:课程 评析 教学 科学合理
评课作为一门具有研究价值的科学和实用技术,是有一定规律的,而且是有一定的原则的。它是一种有效地合作研究方式,为教师的专业合作提供了有效的机会和平台。小语教师借助于这个平台,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探究具体的课程、教学、管理上的问题,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一、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在评课的问题上,还存在许多不如意的地方,表现如下
1、平淡肤浅,敷衍了事
有的听课者一节课下来,看不出什么问题,笔记本上也没记什么。评课时抱着这样的心态,“不说好,不说坏,免得惹人怪。”碍于情面,敷衍了事,走过场。评课时只唱赞歌,不讲缺点,致使评议会上,发言三五人,内容一边倒。总之评议很肤浅,泛泛而谈,触及不到根本。
2、重听轻评,参评面窄
一堂语文课下来,如果该评的课没人据实评议,一方面执教者心里没底;另一方面是评课的作用无法得以发挥,听课也就失去了意义。评议会上评的少,看的多。为了避免冷场,组织者只好点名发言。被动发言,场面冷清,形不成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热烈气氛。
3、面面俱到,以偏概全
对一节小语课的评议,一是应从整体上去分析评价,决不能不分主次、不分轻重。二是应根据每一次的听课的目的和课型,结合本节课的细节,抓住问题重点评议,避免面面俱到。
4、评新弃旧,忽视衔接
眼下冠以“新方法”、“新结构”、“新课型”的课多起来了。于是,凡是有“新”东西的课就门庭若市,评课时认认真真,而对传统的东西就不屑一顾。忽视新旧方法的衔接,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妥当的。
二、不科学的评课会降低每节公开课应有的作用,而科学正确的评课能较好发挥应有的功能。具体如何评析,浅谈如下
1、围绕教学目标去评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评析课首先要评析教学目标。现在的教学目标体系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组成的,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如何正确理解这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了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如何正确地评价课堂教学的关键了。
2、围绕教材处理去评析
评析老师一节语文课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又要分析教师教材处理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围绕教学程序去评析
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先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再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然后看教学思路是不是清晰;最后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是否有效果。
(2)看课堂结构安排
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
4、围绕教学方法和手段去评析
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评课既看该语文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教学方法,改革出新
一堂小语课,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空间,它为小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语文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工具,学生学习的工具。可以说信息技术是人们用来获取知识、传授知识、运用知识的媒介。
5、围绕教师教学基本功去评析
对一个小语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评析,应做到“四看”:
(1)看教态:授课教师应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2)看板书:用20个字总结,即“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板画娴熟”。
(3)看语言:小语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做到:一、普通话要标准,语言精当简炼;二、语调要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小语教师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的熟练程度。
6、围绕教学效果去评析
巴班斯基说:“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又要分析教学结果。”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收获。三是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问题当堂得以解决。
课程改革的进程,号召所有的小语教师,在参与课堂评价的时候,只有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保护教师的课改积极性,正确引导课改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