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会学生简单自救方法

【作者】 王玉菱

【机构】 昭阳区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关键词:自救 地震 火灾 泥石流 水灾
  国家规定的初中生物学科,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及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的奥秘和本质。根据国际教科文组织就21世纪教育提出新口号:学会生存。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智才能更好地生存。而要生存就必须让自已有机会活下来,如果要活下来就要学会自我保护自已。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总会面对一些危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末满14周岁的末成年人意外伤亡已达31.3%,占这一年龄阶段总死亡人数的第一位。是发达国家的3-11倍,而且在意外事件发生时,末成年人的伤害最大,如汶川地震中,有大量学生死亡,据报告,截至5月26日,在汶川地震中,四川省学生死亡4737人,伤者1.6万余人,在全四川67000死亡人口中,学生占至7%.
  青少年身心尚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往往因处于被动地位而受到伤害,初中生物中在八年级下册中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中教学生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遇到的危险不仅仅这些,有些危险学生是无法避免的,但初中生物知识中没有涉及到。
  结合初中生物知识,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首先初中生物知识内容简单,学生只需知道一些简单的概念和结论,不深入了解具体的原理和理论。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解时不能太多,太复杂,否则学生无法理解和应用。在讲解自救中也是一样,不要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救别人,只要他们能学会保护自已就好了,这对初中学生来说就是帮助别人了,当然能在保护自已的基础上救别人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在讲解时,结合课本内容进行讲解,不用太细但有利于学生在面对危险时自救就行,现根据危险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火灾:当遭遇火灾时,应如何应对:首先打火警电话119,其次教会学生以下几种方式:
  1. 在火场逃生时,一定要镇静分析,回忆自已所处的位置确估计火势发展和蔓延的势态,不得盲目乱跑或跳楼。
  2. 在逃生时,生命是最重要的,其他财物都不重要,所以发生火灾时,要告诉学生先想办法保住生命,所以财物不用去拿,能有机会离开火灾现场要迅速通过安全通道离开。所以当你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时,如旅店、酒店时,应先认识安全通道标识,最好走一遍,有利于在逃生时不用急了到处乱撺,而找不到出口逃生。而且不乘电楼往下奔。
  3.当火势很小时应先救火,所以应教学生使用常见灭火的方法,如:衣服着火应用水灭,油燃烧应用隔绝空气的方法,(沙子、盖子等)还应教学生使用灭火器,或教会学生看懂灭火器上的使用方法。
  4.在火灾中,有大部分人是由于吸入尘雾、杂质或有害气体而导致窒息死亡,所以要告诉学生,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浓烟中逃生要用打湿的衣服或毛巾等掩住口鼻。在浓烟中尽量降低资势,沿着墙壁快速撒离。
  5.火灾中,被火烧死的人是少数,人应远离火种。而且不要因为大火燃起就轻易跳楼,因为火燃烧起来有一定时间,有可能有人在这一时间会来救你,或者消防车接到火警电话后会迅速赶来救人,最好不要跳楼。因为跳楼最易致人死亡。
  6.当浓烟或火焰封堵逃生通道,如果楼层较矮可用床单结绳逃生,但结绳时注意方法,打牢绳结,在放下绳索和窗台结合部铺垫衣服,防止绳索割裂。
  二、地震:昭阳区处在一个地震频发的地震带上,随时有可能发生地震。汶川地震就告诉我们一个沉痛的事实,当地震发生时很多末成年人不懂、不会保护自已,救不啊自已,更不用说去救别人,那么在地震发生时,初中学生应注意些什么呢?
  1.不要慌:地震发生时,初中学生一紧张就乱作一团,到处跑、到处跳,这样对逃生是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会造成踩踏事件发生,所以应沉着冷静。
  2.不要乱跑:地震发生时,初中学生到处乱跑。楼上、楼下跑,但在发生地震时,楼梯在地震发生时最易倒蹋,更易发生危险。而且有些学生害怕会跑到楼顶上去,当地震发生时楼在摇晃。上楼顶更易危及生命,所以不要在楼梯上跑,不要跑到楼顶上去。
  3.就近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躲藏起来,如:桌子、床下找空隙,或靠在墙角弯曲身体,
  4.有机会就逃出去,当地震停下来后,抓住机会逃出去,离开房屋后要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来时蹲在开阔地。
  5.如果地震发生后被建筑物压住,先检查是否有伤,如果有伤采用生物上的方法自我救助一下,然后等人来救。但一定要有生存的希望。
  6.被建筑物压住后如果没有受伤,不要大哭大叫,要保存体力等人来救。可以用石子或其他的东西发出响声,让人听到后能及时得到救助,最好有水在身边,
  三、踩踏事件:踩踏事件是突发事件,2014年9月26日下午2时许,在昆明明通小学宿舍区上课预备铃响后,发生一起踩踏事件,致6人死亡,26人受伤。所以在教学中教学生能自已救自已就很好了。踩踏事件引起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只要教学生在踩踏事件发生时注意保护自已,避免伤害因为踩踏事件受到伤害或者死亡就行了,所以在踩踏事件中应教会学生以下几点:
  1.知道出口:不要找原来的进口,因为人越涌越多出不去了时,就只有另找出口了。
  2. 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3.不捡地上的东西:人在混乱中会有物品掉在地上,如果捡地上的东西就会弯下身体就有可能被惊慌的人群踩踏。
  4.防跌倒:在逃离过程中要防止跌倒,因为人们在混乱中是不会理会地面上的人而踩踏下去的。但如果跌倒了不要惊慌,最重要的是抓住别人衣服站起,在站起时抱住头站直,站直后迅速脱离人群,如果倒地没有站立时有双手抱在胸前,双膝尽量前屈,侧躺在地,保护好胸部和腹部的重要脏器。
  5.当有烟时,弄湿衣服,掩住口、鼻,趴低身体,找到出口,
  6. 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四、泥石流:昭阳区地处云贵高原西北部,地势西高东低,为滇中凹部的东北端,有较完整的高原地貌。两大山系横亘境内,昭通坝子海拔约1950米,地势平坦,丘坝相间,为典型的高原湖积盆地,昭通城坐落在坝子中间。市区中形成泥石流的可能性小,在乡村中的农村学生还是有可能遇到,所以作简单的讲述就行了:
  1. 泥石流一般是下暴雨后才会形成泥石流,所以当暴雨后要小心泥石流的出现,在山底和山腰上居住的学生。
  2. 泥石流发生后,果断的判断出安全路径逃生,路径要是与泥石流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危险处是地处下游,所以在逃离别顺沟底走,要横向快爬上山头。
  3. 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
  4.遇到泥石流逃生的时候,可以就进选择树木生长密集的地带逃生,这样密集的树木可以阻挡泥石流的前进
  5.外出时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
  五、洪水:
  1.洪水来临时,不要顺着水流的方向跑,而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坝顶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大树、高墙等高处暂避. 但土墙、泥坯房或干打垒住房,经水一泡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只能用做暂时的避难场所。
  2.如果被卷入洪水,尽可能抓住洪水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等待救援。
  3.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果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箱子、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在水上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5. 如果有可能,可吃一些高热量的食品,如巧克力、饼干等,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力。避难时,应携带好必备的衣物以御寒,特别要带上必需的饮用水,千万不要喝洪水,以免传染上疾病.
  6. 如果已被洪水包围,积极寻求救援。用手电筒、哨子、旗帜、鲜艳的床单、衣服等工具发出求救信号,以引起营救人员的注意,前来救助。
  自然灾害还有很多如:暴雪、雷击、台风、疫情、防化等。但在昭阳区常见的灾害我认为是我例举起来的这些。
  在讲解时我认为不能太过复杂,这样学生不易理解,但如果太过简单,对学生可能达不到自救的程度。
  在讲解这些内容时我会尽量让课本与这些内容相结合。恰当的把这些内容加到生物知识中去进行讲解,这一个让学生能用生物知识解答;一下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二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基础上了解自救的方法。
  在讲火灾的自救方法时我是在讲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时进行讲解的,这样有利学生懂得在火灾中应如何处理,又有利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
  在讲地震的自救方法时我是在讲八年级下册健康的生活中的第二章用药和急救时进行讲解,因为这节内容涉及到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出血和止血。对于学生来说加上地震的自救方法更好利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