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九年级学生学习政治课兴趣的调查报告
【作者】 李生国
【机构】 贵州省福泉市陆坪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一直是广大政治教师面临的难题。那么,在新课改条件下,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如何将枯燥的理论讲活, 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本文仅就兴趣教学方面谈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兴趣教学 语言直观 媒体直观 生活直观 活动体验
教学的兴趣原则是指通过实物、模型、语言的形象描述,使学生对要学习的事物形成清晰的表象,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进而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掌握理性知识创造条件。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课程。一向被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呆板的理论说教。加之许多政治老师上课总是照本宣科、“满堂灌”,使得学生对政治这门功课失去兴趣,望而却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我在多年的政治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尝试运用兴趣教学原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政治课教学中如何使用兴趣教学原则,提高政治教学效率谈点体会,与同行共勉。
一、重视语言直观的作用,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思想政治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对学生较系统地进行思想道德和政治思想教育的一门课程。它的基本概念、原理、观点很多,这些概念、原理、观点靠学生看书难以看懂,靠学生记忆也难以记住,只有通过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多种感官、神经系统和大脑积极的活动,才会为他们所接受,通过语言的传递,使获得的感性认识实现理性认识的飞跃。因此,兴趣的语言教学在政治课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语言的兴趣教学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要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掌握翔实的材料,积累丰富的政治术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语言的精练、准确、清晰,逻辑性要强,讲课时语言要有节奏、抑扬顿挫、充满激情,具有感召力。
二、运用多种直观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政治课教学中我正是精心设计教案,想方设法以新颖、丰富多彩的直观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用兴趣来激活他们的思维,唤起他们的学习注意,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真正成为一堂课的主人。
1.利用录音机,渲染气氛,激发兴趣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政治课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我有时用音乐导入新课,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能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在听歌时,随着旋律的起伏变化,会感到松弛、愉快和满足,从而产生兴奋情绪,注意力将更加集中,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如讲《能够承受的挫折》这课之前,我播放了学生们喜爱的歌曲《真心英雄》,随着慷慨激昂的歌声响起,学生们纷纷跟唱起来,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了。唱毕我让学生谈感受,大家兴致高昂,发言踊跃,然后我再略加小结,顺理成章切入本堂课的主题。
2.利用实物投影,图文并茂,提高效率
政治课教学中常常要借助于很多的图片资料进行辅助教学,大量的现成的图片不能制成透明的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的主要光学设备是一个小摄像头,因此它在展现图片的同时,还能将实物投影到大屏幕中,并可以放大和缩小。根据这一特性,在教学中我利用实物投影仪大量引入鲜艳的图片,会使整堂课显得生动,形象。
3.利用计算机课件,创造环境,引人入胜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大量的概念和原理,这些概念和原理很抽象,用传统的教学法去讲解很枯燥,同时有许多概念、原理,由于学生对其缺乏感性知识,也使得教师的讲解在学生心目中缺乏可信度,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利用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技术等综合手段,将抽象问题形象化,把枯燥的文字叙述变得生动有趣。同时,通过动画模拟可以将事物发展过程及其内在联系动态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增强了教师讲解的可信度。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配上教师简练语言的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三、开展多样的活动,将抽象的理论变成活知识?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用填灌式教法单纯以灌输语言材料为目的,而应通过创造各种较贴近生活实际、自然愉快又中学生感兴趣的情景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消除他们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使他们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表演中,根据对话的内容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配之以一定的情景,或声音,或图像,或兼而有之,这样在课堂上便创设了一个较真实的交际情景。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展开对话,形象生动,富有真实感。
四、注重生活直观,使学生从亲身体验中感受知识
政治课教学中我还注意生活的直观体验,比如在在教“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时,我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我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一组用透明玻璃瓶分别在长江沿岸的五个不同地点采集长江水,另一组到本地几家化工厂周围的小河取样被污染的水,,还有几组分别深入农村进行调查访问,了解焚烧秸杆、使用化肥、农药污染水源的情况。将这些采集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对照、比较,然后得出结论。这次活动让学生深切认识到我国的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考察结束后学生搜集资料,撰写论文、心得,或制作小报、课件。接着在课堂上展出,让学生共同鉴赏,并指出修改意见。然后优秀的论文、课件、小报,由我点评,评出一二三等奖和参与奖,编写成册。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政治课直观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要求广大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采取相应的直观教学形式。只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政治教学服务。而每一种兴趣教学形式都需要教师课前付出艰辛的劳动。这就要求广大政治教师要发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无私奉献的精神,用心血、汗水和智慧,去营造政治课教学的明天。
关键词:兴趣教学 语言直观 媒体直观 生活直观 活动体验
教学的兴趣原则是指通过实物、模型、语言的形象描述,使学生对要学习的事物形成清晰的表象,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进而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掌握理性知识创造条件。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课程。一向被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呆板的理论说教。加之许多政治老师上课总是照本宣科、“满堂灌”,使得学生对政治这门功课失去兴趣,望而却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我在多年的政治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尝试运用兴趣教学原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政治课教学中如何使用兴趣教学原则,提高政治教学效率谈点体会,与同行共勉。
一、重视语言直观的作用,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思想政治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对学生较系统地进行思想道德和政治思想教育的一门课程。它的基本概念、原理、观点很多,这些概念、原理、观点靠学生看书难以看懂,靠学生记忆也难以记住,只有通过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多种感官、神经系统和大脑积极的活动,才会为他们所接受,通过语言的传递,使获得的感性认识实现理性认识的飞跃。因此,兴趣的语言教学在政治课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语言的兴趣教学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要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掌握翔实的材料,积累丰富的政治术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语言的精练、准确、清晰,逻辑性要强,讲课时语言要有节奏、抑扬顿挫、充满激情,具有感召力。
二、运用多种直观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政治课教学中我正是精心设计教案,想方设法以新颖、丰富多彩的直观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用兴趣来激活他们的思维,唤起他们的学习注意,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真正成为一堂课的主人。
1.利用录音机,渲染气氛,激发兴趣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政治课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我有时用音乐导入新课,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能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在听歌时,随着旋律的起伏变化,会感到松弛、愉快和满足,从而产生兴奋情绪,注意力将更加集中,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如讲《能够承受的挫折》这课之前,我播放了学生们喜爱的歌曲《真心英雄》,随着慷慨激昂的歌声响起,学生们纷纷跟唱起来,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了。唱毕我让学生谈感受,大家兴致高昂,发言踊跃,然后我再略加小结,顺理成章切入本堂课的主题。
2.利用实物投影,图文并茂,提高效率
政治课教学中常常要借助于很多的图片资料进行辅助教学,大量的现成的图片不能制成透明的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的主要光学设备是一个小摄像头,因此它在展现图片的同时,还能将实物投影到大屏幕中,并可以放大和缩小。根据这一特性,在教学中我利用实物投影仪大量引入鲜艳的图片,会使整堂课显得生动,形象。
3.利用计算机课件,创造环境,引人入胜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大量的概念和原理,这些概念和原理很抽象,用传统的教学法去讲解很枯燥,同时有许多概念、原理,由于学生对其缺乏感性知识,也使得教师的讲解在学生心目中缺乏可信度,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利用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技术等综合手段,将抽象问题形象化,把枯燥的文字叙述变得生动有趣。同时,通过动画模拟可以将事物发展过程及其内在联系动态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增强了教师讲解的可信度。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配上教师简练语言的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三、开展多样的活动,将抽象的理论变成活知识?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用填灌式教法单纯以灌输语言材料为目的,而应通过创造各种较贴近生活实际、自然愉快又中学生感兴趣的情景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消除他们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使他们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表演中,根据对话的内容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配之以一定的情景,或声音,或图像,或兼而有之,这样在课堂上便创设了一个较真实的交际情景。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展开对话,形象生动,富有真实感。
四、注重生活直观,使学生从亲身体验中感受知识
政治课教学中我还注意生活的直观体验,比如在在教“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时,我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我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一组用透明玻璃瓶分别在长江沿岸的五个不同地点采集长江水,另一组到本地几家化工厂周围的小河取样被污染的水,,还有几组分别深入农村进行调查访问,了解焚烧秸杆、使用化肥、农药污染水源的情况。将这些采集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对照、比较,然后得出结论。这次活动让学生深切认识到我国的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考察结束后学生搜集资料,撰写论文、心得,或制作小报、课件。接着在课堂上展出,让学生共同鉴赏,并指出修改意见。然后优秀的论文、课件、小报,由我点评,评出一二三等奖和参与奖,编写成册。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政治课直观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要求广大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采取相应的直观教学形式。只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政治教学服务。而每一种兴趣教学形式都需要教师课前付出艰辛的劳动。这就要求广大政治教师要发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无私奉献的精神,用心血、汗水和智慧,去营造政治课教学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