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作者】 张 浩

【机构】 四川省广元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笔者从事政治课的教学已有多年,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发现,许多学生认为学习政治不是背就是记,枯燥无味,使学生失去了新鲜感,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现象呢?我认为关键是让政治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政治课;时代气息;开放式教学;思维;德育渗透
  一、把握时代脉搏,使政治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多年的尝试,我认为时事政治教育可以水乳交融地“化”时政知识于政治课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之中,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如我在讲述“当今时代的主题”时,联系“台湾两党领导人访问大陆”;在讲述“两岸关系”时,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此同时,还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轻松愉快地形成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朴素真理不只是漂亮的装饰,而真正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二、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
  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因其呆板、僵滞而早已明日黄花。必须不断地探索并采用符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共同活动,克服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中,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活动。
  1、辩论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实际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观点。
  2、专题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共同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历史结论、社会发展常识的基本原理分析。师生双方通过平等探讨,畅所欲言,沟通思想,从而就某一问题达成正确认识,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如在学习阶级社会的时候,组织学生开展“如何认识阶级社会”大讨论,让学生在对阶级社会生产力、阶级矛盾、发展趋势的分析中,潜移默化的树立了全面的看问题和辩证的分析问题的意识,提高活动的预见性。
  3、社会调查。理论只有和实际相结合才能永葆青春的魅力,只有让学生走出书斋、走向社会,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理论不只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来源于沸腾的社会生活。
  4、开辟“时事论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由学生自己准备和主持,要求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同学们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如:台湾领导人访问大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构建节约型社会等。
  三、质疑导思、激活思维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许多看似浅显明白的道理,学生未真正领会。教师可以用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当然,教师的“问题”要提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趣。例如讲到建设政治文明中“三个尊重”时,提出“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是否允许信教”的问题;学生在分析中有分歧,教师进行引导,便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无序的内容系统化,使枯燥的理论不再枯燥,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
  五、积极进行德育渗透
  教育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健康的成长。
  第一,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尊重学生是教育原则和教育本质的要求。教师把学生当作发展中的人,并创造各种条件引发他们无限的创造力和潜力。在开展各种活动之前,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广泛征求学生意见。
  第二,发挥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倡导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强调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因此教学必须以学生个性的弘扬,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各种活动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它要教师通过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个性,通过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
  总之,要想真正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方法有多种。但我们应该处理好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