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普通农村高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分析——(以湖南双峰县普通高中调查为例)

【作者】 胡景星

【机构】 湖南省娄底市卫生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着重调查研究分析了普通农村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兴趣、动机与规律。旨在探索提高农村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课外活动的效果。
  关键词:普通农村高中 动机 兴趣 课外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组织成形式,也是增强体质发展个性重要 途径之一,为提高农村高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效果,本文着重调查研究了农村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 动兴趣与动机,探索一系列措施,为在农村高中普及课外体育活动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随机抽取普通农村高中男女学生2000人,进行了问卷测评,有效回收率94.5%。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分析法,座谈法和基本常规统计法。
  2.测试结果的研究与分析
  2.1 农村高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动机与分析
  课外体育活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课外锻炼的一种内在力理:(表1)
  表1 课外体音活动动机调查表?

 

 

 

 

 

 

 

  从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机的调查来看,男生排列在前四位的动机是增强体质(占46.19 %)强壮体格(占14.93%),发展个性,寻求心理平衡(占11.92%)。女性排列在前四位的动机是丰富生活情趣(占18.26%),健美体型(占16.35),发展个性,寻求心理衡(占11.41%),调查结果表明:男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多集中在增强体质,丰富生活情趣及强壮体格,健美体型方面。这与学生的自身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还说明学生已认识到了体育的价值和功能,这正是他们参加课外活动的主要原因。
  2.2农村高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兴趣分析与研究?
  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来看,男生排列前三位项目是篮球(27.8%),足球和健身运动(18.4%),排球(12.1%),合计占58.3%,女生排列在前三位的项目是:形体健美(31.4%),篮球(14.5%),中长跑(13.8%),合计占59.7%,这表明男女生体育兴趣的稳定趋于明显集中,女生的兴趣稳定性略高于男生。项目的选择上,男女生大都选择有明显的健身性、健美性、趣味性娱乐性内容。
  2.3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出勤率分析
  从一个学期三次随机抽样(见表2)得出,一年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出勤率最高,其次是二年级、三年级,其原因是:一年级学生刚进入高中,对新的体育学习环境、内容、手段和要求等各方面处于了解好奇之中,比如,对完成高中体育必修课程没有把握,担心体育“达标”是否能通过等,所以参加与频数呈最高状态。二年级学生相对于处于稳定阶段。三年级学生则由于结束了两年的系统体育教学之后,无任何督促与压力,加上高考任务严重,所以出勤率明显下降。
  表2 各年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频数统计表

 

 

 

 

 

 

  3、提高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超味性,实效性的主要措施。
  (1)首先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内容进行相对稳定的活动方式。为此,我们确 定了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武术、健美操、田径(含达标)为活动内容。由学生自己根据兴趣爱好与特长自由选择。
  (2)在我们的教学改革和教材的编写中,要兼顾到学生体育活动兴趣趋向于健身健美运动和娱乐性运动的特点。选编一些学生直接感兴趣的教材内容。对普遍受到学生喜爱的娱乐 性运动,学校体育教研室应协同学生会,团委等部门,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尽可能多组织一些这类(下转第88页)(上接第90页)活动和竞赛。
  (3)在抓课外活动同时,结合达标项目举行小型多样的单项比赛,对早操,校代表队训 练进行齐抓共管,做到统筹兼顾,全面提高,我校达标率自95年至今均保持在95%以上, 其中优秀率达35%左右,连续二年被评为省达标优秀单位。在早操、课外活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1998年至2003年被市教委,市体委授予群体工作先进单位。
  4.结论与建议
  (1)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兴趣和动机富有明显的社会性和爱好性,生活的职业志向和抱负成了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
  (2)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工作,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特别是体育教师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加强组织及辅导工作。在早操,课外活动起核心作用,加强学生课外活动管理工作。
  (3)学校还应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改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和卫生条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以激发学生的锻炼动机和兴趣,使其逐步养成经常锻炼的好 习惯。
  (4)要完成增加学生体质的任务,仅靠每周二节课的体育课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 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在的课外体育活动才能得实现。
  (5)学校体育的改革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地位,随着体育走向世界,面向未来,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以及人们文化经济、生活的改变和变化,终生体育之思 想被人们所重视,尤其是是把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作为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将成为学校体育自身的“大课堂”,课堂  完成不了的任务以及学校各种任务将在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弥补和完 成。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正业”,将为学校体育以及整个学校注入新的生机和活 力。
  参考文献:
  [1]穆大海。中美苏日学校教学现状的比较研究[J]。体育与科学,1994(4)。
  [2]刘黎清。体育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胡小明。体育美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
  [4]安玉兵。开展体育课外活动的原则和注意事项[J]。中国学校体育,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