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初中数学后进生的教学

【作者】 袁晓艳

【机构】 山东省莒南县洙边镇新华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但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学得好,有的学生学得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几乎每个班都存在后进生,他们直接影响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数学任课教师不能只顾少数尖子生忽视后进生,要对每个学生负责,要对教育事业负责,有责任改变后进生的学习状况,使他们从主观上愿意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如何做好数学后进生的教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倡情感教育
  针对后进生的状况,首先应从情感上入手,感化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后进生智力水平不差,只不过他们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没有挖掘出他们学习的潜力。教师有责任感化他们、努力挖掘他们的优点,鼓励和调动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从情感上:第一要尊重和关心学生。后进生往往表现有些孤独和矛盾的感觉,一方面他们有学习好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知怎样能学好,往往在学习上具有恐惧心理,不愿意和老师交谈。在上一届初二学生中学生余某、唐某数学成绩很差并且厌学,我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交心,从拉家常入手到最后成为朋友并适时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他们很快改掉了以往的坏习惯,积极学习,逐渐甩掉了“差生”的帽子,取得很好的效果。第二要树立学生信心。数学后进生往往有忧郁、消极和自卑的心理。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决不能让他们“破罐子破摔”,要注意这些学生的表现和心理变化,以鼓励为主,要鼓励和支持他们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不要遏制和打消他们的进取心,要帮助他们树立必胜的信心。如上学期竞选数学兴趣小组组长时,我先是看哪些学生自己愿意当,在很多同学都愿意当的情况下,我并没有选择数学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当组长,而是选定了成绩稍差的学生张某任组长,因为他有这个愿望,就说明他有学习好和能胜任组长工作的想法和决心。自从张某当上组长后学习更努力了,并逐渐赶上了数学成绩拔尖的学生。第三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后进学生的爱护、关心和尊敬不等于对他们放纵和放松。对所有学生的要求和规定都是一样的,比如我要求我的学生都不能旷课、迟到、早退,不能不写作业,不要抄袭作业等。但是对他们所犯错误仍然要给悔改的机会,如有些学生没及时写作业我就让他们补上,补上后仍然给他们批改。通过我们的严格要求,督促学生努力学习。
  二、筑牢基础知识
  “万丈高楼从地起”,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打好基础要注意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基本理论和概念。对于后进生来说他们学不好数学的主要原因就是基本概念不理解,基础知识掌握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常规教学后单独抽时间帮他们把概念讲细、讲清、讲透,引导他们挖掘概念所体现出来的有关知识点,及时提示和补充忘记的知识。二是重视直观教学。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后进生由于他们接受能力差,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地能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尽量让学生通过感官的接触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知识。如我在教学三角形和四边形时我就自制了相关的教具或利用学校已有的教具;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就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在讲概率的计算时,让他们做掷骰子实验。通过直观的感受和实际接触,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容易理解和接受,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培养了学习兴趣。这也是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明确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加强分层教学
  教师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确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目的是使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能处在“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境地。针对后进生教师要做好专门的安排。第一、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给后进生说话的机会。第二、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对后进生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给他们练习的机会。对回答问题和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耐心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树立信心,逐步提高练习的质量。第三、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一般情况下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题优等生完成,B组题有中等生完成,C组题由后进生完成。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第四、将班上的优等生与后进生结成对子,以“优”带“弱”。让优等生当后进生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后进生,这样既有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又提高了后进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使后进生感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发奋学习。
  当然,对于数学后进生的教学,并不是说做好了这几点后进生就一定上进了,这是一个系统的、持续的、缓慢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数学老师在这方面要制定一个系统的教学计划,并按这个计划长期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做到与后进生共同努力,一点一点地进步,以达到预期的对后进生的转化。以上只是笔者个人的拙见,对于数学后进生的教学,我相信我的同行们有更多的、有效的方法,还望同行们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