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几点做法
【作者】 侯翠莲 崔 侠
【机构】 山东省临沂第五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这是一句很多人都熟悉的谚语,叶圣陶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小学阶段这个关键的时期,把握教育的时机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
(一)让礼仪之花开遍校园。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论述素质教育时强调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小学加强德育首先从文明礼貌做起。文明礼貌的传统不能在新一代人中丢失,如果一旦丢失了,小而言之,会带来社会秩序的混乱,大而言之,会给国家、民族带来灾难,带来耻辱。”下面就如何开展礼仪教育说说我的做法。
1.因人而异开展礼仪教育.
大多数学生对基本的礼仪常识是很了解的,整体较好,只是一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需要训练和提高。研究中发现低年级学生的礼仪行为比高年级学生普遍好。礼貌用语也是一种礼仪的体现,学生基本能运用礼貌用语与同伴和老师交流,体现了一种尊重,调查发现:在使用礼貌用语的时候,学生能否回礼这也决定了学生使用礼貌用语的热情。男同学的礼仪行为相比较女同学教育起来有难度,所以对于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主要以鼓励为主,同时给予一定的激励,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班队会教育,通过班队会明确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更明确该如何彬彬有礼;而对于一些顽皮好动的男学生,给他一定的礼仪监督岗位,让其在自己的岗位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从而使自己的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2.体验中促进礼仪习惯养成.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进行礼仪养成教育规范的时候,注重树立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感染每一个学生,同时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成为别人的榜样,树立正面的典型,让礼仪榜样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礼仪教育还要与其他教育紧密结合,在各类竞赛中抓住学生帮助别人的这种机会进行礼仪教育,同时树立榜样,德育渗透在教育之中,充分利用语文课、思品课、传统文化课,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二)打造多彩校园促进生活习惯养成。
校园生活文化想要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我们从学生的卫生习惯、学生的有序放置物品的习惯和学生的生活体验这几个方面开展了研究,通过这几个方面习惯的培养,带动其他的生活习惯,便于我们更好地培养好学生的习惯。打造多彩的校园生活,让孩子们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氛围,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我们研究制定了“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的活动方案,从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到公共卫生习惯都进行了规定,充分利用答对学生干部,对学生的卫生习惯进行检查,同时征集了学校校园警示语,分布在校园的角角落落,适时提醒学生注意卫生习惯。开展了“让流浪的纸片回家”、“劳动之星”活动,让学生自觉养成卫生习惯。
2.物品摆放有序.
良好的生活环境时时影响着孩子,小学生年龄特点决定,针对学校存在的这种物品摆放无序的情况,研究制定了“物品有序摆放”活动实施方案,通过日检查、周公布,及时将班级的实施情况进行反馈,同时将开展研究的班级与一般班级进行对比,体现了不同的教育效果。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有序之环境促成有序之习性,有序之习性促成理想之学习。”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规范学生个人物品和教室内公共物品的摆放位置,班级内开展了“我给桌子排排队”等评比活动,使学生的物品有序摆放成为一种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班级影响与强化,学生的习惯就成为一种自然。
3.军训体验磨练意志.
当今的孩子好似生活在摇篮中,生活大多风平浪静,为了锻炼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让孩子健康成长,我校创建了全区首所少年军校——“红五营”,让孩子在严肃、紧张的军事化训练中,体验多姿多彩的军校生活,磨练意志,强健体魄,阳光心态,健康成长,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五月花正开,五小别样红”,赤日炎炎,临沂五小的操场上,小战士们在刻苦的训练着,在教官的指导下,同学们进行着军容军姿、跨步站立,停止间转法,行进与立定等系列练习,阵阵嘹亮的口号是回响在操场上的最美妙的旋律。为期一周的军校生涯是孩子们记忆中一颗最闪亮的星星,小军人们晒黑了,练瘦了,却更坚强了,每天都会把生活体验写成日记,一篇篇体验日记印记了队员们的心理历程,造就了军校生涯的另一亮丽篇章。标准的训练、严格的要求,情景的激励,让学生体验了集体生活,体验吃苦的滋味、体验勇敢的滋味、体验失败的滋味,有效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严守纪律的意识,学生的许多不良行为习惯得到了矫正。
(三)植根学习文化,提升学生素质。
要想使学生获得有成效的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学习效率会提高,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1.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学习习惯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所以,在课堂中,适时指导学生的学习习惯,如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预习习惯、复习习惯,听说习惯、读写的习惯以及独立作业的习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习惯寓于丰富多彩活动中.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兴趣尚在形成过程中,潜能有待开发,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兴趣特长,充分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载体,它具有现实生活中所不及的凝练和精神,针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校倾心打造了近50个“慧心选修社团”,分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素养、书法素养、体育素养等九大门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同时开展了“快乐读书节、慧心数学节、慧心创意节、金秋艺术节、阳光体育节”,在这些活动中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更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班级学生现在已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些调皮的孩子也渐渐地自觉了,改变了。但是,仍然还存在个别行为习惯不太好的孩子,仍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齐抓共管,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每个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相信只要这样常抓不懈,终将会实现的。
(一)让礼仪之花开遍校园。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论述素质教育时强调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小学加强德育首先从文明礼貌做起。文明礼貌的传统不能在新一代人中丢失,如果一旦丢失了,小而言之,会带来社会秩序的混乱,大而言之,会给国家、民族带来灾难,带来耻辱。”下面就如何开展礼仪教育说说我的做法。
1.因人而异开展礼仪教育.
大多数学生对基本的礼仪常识是很了解的,整体较好,只是一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需要训练和提高。研究中发现低年级学生的礼仪行为比高年级学生普遍好。礼貌用语也是一种礼仪的体现,学生基本能运用礼貌用语与同伴和老师交流,体现了一种尊重,调查发现:在使用礼貌用语的时候,学生能否回礼这也决定了学生使用礼貌用语的热情。男同学的礼仪行为相比较女同学教育起来有难度,所以对于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主要以鼓励为主,同时给予一定的激励,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班队会教育,通过班队会明确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更明确该如何彬彬有礼;而对于一些顽皮好动的男学生,给他一定的礼仪监督岗位,让其在自己的岗位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从而使自己的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2.体验中促进礼仪习惯养成.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进行礼仪养成教育规范的时候,注重树立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感染每一个学生,同时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成为别人的榜样,树立正面的典型,让礼仪榜样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礼仪教育还要与其他教育紧密结合,在各类竞赛中抓住学生帮助别人的这种机会进行礼仪教育,同时树立榜样,德育渗透在教育之中,充分利用语文课、思品课、传统文化课,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二)打造多彩校园促进生活习惯养成。
校园生活文化想要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我们从学生的卫生习惯、学生的有序放置物品的习惯和学生的生活体验这几个方面开展了研究,通过这几个方面习惯的培养,带动其他的生活习惯,便于我们更好地培养好学生的习惯。打造多彩的校园生活,让孩子们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氛围,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我们研究制定了“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的活动方案,从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到公共卫生习惯都进行了规定,充分利用答对学生干部,对学生的卫生习惯进行检查,同时征集了学校校园警示语,分布在校园的角角落落,适时提醒学生注意卫生习惯。开展了“让流浪的纸片回家”、“劳动之星”活动,让学生自觉养成卫生习惯。
2.物品摆放有序.
良好的生活环境时时影响着孩子,小学生年龄特点决定,针对学校存在的这种物品摆放无序的情况,研究制定了“物品有序摆放”活动实施方案,通过日检查、周公布,及时将班级的实施情况进行反馈,同时将开展研究的班级与一般班级进行对比,体现了不同的教育效果。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有序之环境促成有序之习性,有序之习性促成理想之学习。”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规范学生个人物品和教室内公共物品的摆放位置,班级内开展了“我给桌子排排队”等评比活动,使学生的物品有序摆放成为一种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班级影响与强化,学生的习惯就成为一种自然。
3.军训体验磨练意志.
当今的孩子好似生活在摇篮中,生活大多风平浪静,为了锻炼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让孩子健康成长,我校创建了全区首所少年军校——“红五营”,让孩子在严肃、紧张的军事化训练中,体验多姿多彩的军校生活,磨练意志,强健体魄,阳光心态,健康成长,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五月花正开,五小别样红”,赤日炎炎,临沂五小的操场上,小战士们在刻苦的训练着,在教官的指导下,同学们进行着军容军姿、跨步站立,停止间转法,行进与立定等系列练习,阵阵嘹亮的口号是回响在操场上的最美妙的旋律。为期一周的军校生涯是孩子们记忆中一颗最闪亮的星星,小军人们晒黑了,练瘦了,却更坚强了,每天都会把生活体验写成日记,一篇篇体验日记印记了队员们的心理历程,造就了军校生涯的另一亮丽篇章。标准的训练、严格的要求,情景的激励,让学生体验了集体生活,体验吃苦的滋味、体验勇敢的滋味、体验失败的滋味,有效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严守纪律的意识,学生的许多不良行为习惯得到了矫正。
(三)植根学习文化,提升学生素质。
要想使学生获得有成效的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学习效率会提高,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1.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学习习惯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所以,在课堂中,适时指导学生的学习习惯,如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预习习惯、复习习惯,听说习惯、读写的习惯以及独立作业的习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习惯寓于丰富多彩活动中.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兴趣尚在形成过程中,潜能有待开发,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兴趣特长,充分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载体,它具有现实生活中所不及的凝练和精神,针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校倾心打造了近50个“慧心选修社团”,分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素养、书法素养、体育素养等九大门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同时开展了“快乐读书节、慧心数学节、慧心创意节、金秋艺术节、阳光体育节”,在这些活动中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更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班级学生现在已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些调皮的孩子也渐渐地自觉了,改变了。但是,仍然还存在个别行为习惯不太好的孩子,仍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齐抓共管,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每个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相信只要这样常抓不懈,终将会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