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弹性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 卢福荣

【机构】 新疆博乐市第一小学锦绣校区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然而学生的层次是参差不齐的,怎样有针对性地施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我认为施行弹性教学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生吃得饭,困难生吃得了,不但减轻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心理负担,也不同程度地提高语文能力。实践证明,实行弹性教学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教学目标弹性设计
  在教学中,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贴近各个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发展区,所以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例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要求优等生“从鲁迅先生的五件小事中,从字里行间中,体会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格。能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中等生”了解鲁迅先生的五件小事。了解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格,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困难生知道从鲁迅先生的五件小事中,体现了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格。只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处在不同起点的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有一定的信度。
  二、课堂提问弹性设计
  课堂“提问——回答”,在老师和学生中互动交流的频率最高,学生成功地回答了问题,得到老师表扬,那份喜悦就是强大的自动力,亦是兴趣不断高涨的助燃剂,因此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老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该有点弹性,因人施问。课堂提问的设计一可针对同样的内容设计不同的问题,例如《养花》第六小节课文写了作者养花中的伤心事,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作者非常爱花,但学生往往不能一下子理解,备课时设计了这样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1)全文写了养花的乐趣,而本小节却写了伤心事,这是为什么?(2)在那个季节,剪下菊秧嫩头一插就活,所以菊秧砸死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而作者却全家几天没有笑容,这是为什么?(3)如果有人碰坏了你并不喜欢的那盆花,你会怎么样?碰坏了你最喜欢的那盆,你又会怎么样?再想想作者家菊秧被砸,全家几天没有笑容,说明了什么?以上问题解答起来一个比一个容易,教学时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情况相机提出。
  三、作业练习弹性设计
  (一)作业设计应多样化
  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上了《五彩池》后,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片断进行录音,在班上开展了录音朗读比赛;利用元旦,让同学们为老师、家人、同学写上一段祝福语或制作一张贺卡或写出一封问候的信等。这样的语文作业形式生活、活泼、有趣,人人都有内容可说、可写,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参与语文作业。
  (二)作业设计应兴趣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时,运用多种方法记住生字,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学生喜欢模仿文、想象文的特点,上完《秋天》后,引导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观察一处景。然后把观察到的不同写下来。这样的作业设计,既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有了兴趣,学生自觉认真的完成。
  (三)作业设计应层次化。
  研究表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有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施以科学的方法,分层次设计作业,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如马老师在教学《泉城》一课,设计了如下分层作业:
  1.爱读书的你,不妨阅读有关九寨沟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
  2.爱习作的你,不妨写写你对九寨沟的感受。
  3.爱朗读的你,不妨有感情的读出九寨沟的美丽特色。
  4.爱绘画的你,不妨画出九寨沟给你印象最深的景象。
  5.爱唱歌的你,不妨创编赞美九寨沟的歌唱给大家听。
  6.爱文学的你,不妨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
  7.爱观察的你,不妨找找九寨沟其他的特点。
  这样的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选择做难做的,能力弱可做简单的,但由于学生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
  (四)作业设计应综合化
  在作业的设计时,应考虑学科间的融合,课内外的联系。这样的作业设计,学生在做作业时,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使语文与各科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上完《天安门广场》后,让学生通过查阅有关天安门的资料,了解更多,更详细的内容,为学习文章做好铺垫,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范围。
  四、学习评价弹性设计
  儿童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学习行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的评价。所以,如果老师用同一标尺去衡量所有学生,不仅会扼杀困难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挫伤优生的上进心。因此我在对学生学习评价上作了三点改进:一是检测题订正后加“星”评价,困难生往往错题较多,认为反正老师给的低格次也不会变,订正不订正无所谓,长此以往成绩怎么会提高呢,根据这一情况,我采用订正后加“星”的办法来调动困难生订正的积极性。即原来检测题被评为“☆☆”,学生认真订正后,老师在原来的两颗星后再加上两至三颗星,为“☆☆+☆☆”(☆☆+☆☆☆),这样做学生订正都很认真,原来成绩较差或良好的学生,订正后的成绩也能达到“四星级”或者“五星级”,既达到了练习巩固的目的,又缓解了学生由成绩差,在同学、家长面前抬不起头来的自卑心理;二是在测试题中为优生设计一些附加题,让他们充分展示;三是对同一题实行不同的评价标准,例如用字组词,要求优生一字组四词或四词以上,中等生两词、困难生一词即为正确,能多组则更加其好。
  实践再次证明,小学语文教学的弹性设计,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