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评析高考真题 谋划备考策略
【作者】 安徽省舒城县舒城中学 束家宽
【机构】 安徽省舒城县舒城中学 束家宽
【摘要】【关键词】
摘 要:2014年是安徽实施新课改后高考的第6年,命题仍然坚持了新课改理念,命题思想趋于理性,命题方向回归课本,坚持生物学科特色,区分度明显。笔者结合近年高考生物试题的分析,对2015年高考复习提出了一些备考策略。
关键词:评析 高考真题 备考策略
2014年是安徽实施新课改后高考的第6年,在经历几年的稳中求变、变中求活、活中求新的探索道路上,命题强调主干知识的覆盖面,侧重对主干知识交汇点的考查,以思维能力的考查为核心,综合考查各种能力,试题难度比以往略微偏大,但能多方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笔者结合高考生物试题的分析,提出2015年备考策略。
1. 高考真题及解析
1.1真题
(2013年安徽卷 第31题)甲是一个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家系系谱。致病基因(a)是由正常基因(A)序列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而形成的。乙显示的是A和a基因区域中某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提取家系中Ⅰ1、Ⅰ2和Ⅱ1的DNA,经过酶切、电泳等步骤,再用特异性探针做分子杂交,结果见丙。
(1)Ⅱ2的基因型是_______。
(2)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为q。如果Ⅱ2与一个正常男性随机婚配,他们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______。如果第一个孩子是患者,他们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_________。
(3)研究表明,世界不同地区的群体之间,杂合子(Aa)的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请简要解释这种现象。①______;②_______。
(4)B和b是一对等位基因。为了研究A、a与B、b的位置关系,遗传学家对若干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个体婚配的众多后代的基因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后代的基因型只有AaBB 和AABb两种。据此,可以判断这两对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
(5)基因工程中限制酶的作用是识别双链DNA分子的____________,并切割DNA双链。
(6)根据图乙和图丙,可以判断分子杂交所用探针与A基因结合的位置位于_______。
1.2 解析
(1)无中生有,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2的基因型是AA或Aa。
(2)a的基因频率为q,则有Aa占2q(1- q),aa占q2,则正常男性中Aa占■,所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由于第一个孩子患病■,可以确定该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Aa,则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
(3)世界不同地区的群体之间,杂合子(Aa)的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不同地区基因突变频率因环境的差异而不同,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选择作用会有所不同等。
(4)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5)限制酶的作用是识别双链DNA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切割DNA双链。
(6)根据图乙和丙,可以判断分子杂交所用探针与A基因结合的位置位于酶切位点①与②之间。
1.3 答案 (1)AA或Aa (2)■
(3)不同地区基因突变频率因环境的差异而不同 不同的环境下选择作用会有所不同
(4)同源 基因AaBb个体只产生Ab、aB两种类型配子,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5)特定核苷酸序列 (6)酶切位点①与②之间
2. 考查知识点分析(表1)
3. 备考策略
该题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一道试题涵盖了必修2和选修1、选修3的核心知识,对学生利用图和文字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内容能力、图文信息转换能力、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能力和联系实践综合运用生物学能力均有较高要求,充分体现了《考试说明》对考生能力的考查要求。据此,在2015年高考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夯实基础,把握基础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基础题仍占主要地位。一轮复习要做到立足课本,以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为教学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复习内容要细而全。
3.2 全面复习,把握重点
从生物试题来看,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要突出主干知识。
第一,细胞代谢。它是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为主体的基本知识,是高考试题中“年年考、重点考”的基本内容之一。试题常常在提供的新情境材料背景下,加强对考生提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
第二,遗传与进化。分析近年高考生物学试题,可发现有关遗传学的内容以“选取材料经典,呈现形式多样”的特点,更加注重分析和综合能力的考查。教师不仅要带着学生对遗传学的核心概念、重要的遗传图解进行深刻理解,达到能知其所以然的程度外,更需要注重以“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基因工程”为基础的遗传推理题的分类求解,教师要不断指导和帮助考生,通过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完成对试题答案的有序组织。
第三,稳态与调节。主要包括以“血糖平衡的调节”、“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等有关人体稳态维持的知识内容,是近年加大考查力度的重点知识。
第四,以“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为核心的生态学内容。在试题命制上,已经不再是一些常规的选择题和直观的识图题,而是重点放在选用现代生物学最新研究成果的一些事例和材料中,突出对核心概念和知识应用的考查。
3.3 重视实验,掌握答题技巧
生物实验一直是生物学高考试题中必考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实验、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等。实验题型多种多样,实验设计最难,实验设计的 “三步曲”:第一步,取材、分组、编号和等量原则;第二步,设置单一变量;第三步,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3.4 构建知识网络,提高综合能力
高考题大多是涉及多个知识点,具在较强的综合性。这就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在大脑中形成一个网络。因而在复习时,要注意挖掘一些辐射作用强的知识点,以点连成线,以线形成面,使学生形成一个有条理、网络化、完整的知识体系。
3.5 把握高考信息,提高复习效率
高考信息把握准确,方向明确,针对性强,则复习效率高。因此,必须注重高考信息的收集与整合。最大限度地掌握高考命题的有关信息,准确地指导学生进行复习,提高复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