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作者】 祝坤群
【机构】 贵州瓮安县银盏镇新寨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写作文还是很多同学,学习语文最头疼的事。三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始阶段,如果能打好基础,学生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就能学得轻松,学习语文时才更有兴趣。
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我们应该从哪里作手呢?我们得先了解《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的要求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的阶段性目标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努力呢?
一、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文奠定好基础
如果把作文比作是修建房屋,那么字、词、句便是修房子的砖、沙、水泥等基本的材料。只有材料准备充足了,才有可能把房屋建成,建好。在准备写作文的材料(字、词、句)方面我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1、要求每个同学都准备一个词语积累本,每天摘抄3到5个好词。为了能很好的把这件事做到底,每星期由每个小组的同学轮流检查。对没有及时完成相应词语积累的同学,由组长监督及时补上所缺作业。同时对词语的积累还做了一些分类,如描写景物的一类,描写人物的为一类,描写植物的放在一起,描写人物的归为一类等。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定期举行一次词语积累比赛,看谁积累的词语最多最全面,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就能持久的保持,并逐步成为一种习惯;2、鼓励学生用积累的词语造句。积累词语的目的是运用。让学生运用所积累的词语造句是最基本的运用词语的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按积累词语的类别进行造句训练。开始时有的同学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是思维不够开阔,写的句子只有几个字或者十几个字。后来规定每个句子的不得少于30个字,这样学生就能慢慢把一句话说完整,句子的内容也变得丰富了。3、摘抄好句,仿写句子。课文中有很多很优美的句子,如《秋天的雨》一课有“黄黄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呀飘呀,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花钟》一课中的“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睡莲从梦中醒来”,“蔷薇绽开了笑容”对于这些好句,除了让学生摘抄外,还要求学生进行仿写。通过仿写学生学会了怎样才能把事物写得形象、具体的方法。这样的活动还学到了修辞手法,在以后的作文中才能更好的运用。
二、引导学生掌握观察方法,进行细致观察
三年级作文教学有很多以观察为基础的作文题目,如第三单元的秋天的图画,第四单元的写一则观察日记,第六单元的写一个美丽的地方等。这充分体现了课标中让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这一目标。
一个人所获得的信息,百分之九十是靠眼睛观察得来的,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形成观察能力不仅对学生作文有用,对学生一生发展都很重要。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需要培养学生按一定的观察方法来进行观察。如观察“花”,可以让学生按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进行观察,也可以按由远到近的方法进行观察。先观察整株花的样子,再观察每一个部分的样子。再如观察一个美丽的地方,为了写清楚这个地方的景物,需要按一定方位顺序来观察,这样写出来才有条理。其次,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眼能帮我们确定形状、颜色、远近、大小;耳能帮我们辨别声音的高低,是乐音还是噪声;鼻子能帮我们区别各种气味;舌头能为我们感受各种味道;手能帮我们感受软硬、轻重、细腻与粗糙等。为了让我们的观察做到全面细致,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调动我们各种器官参与。在观察基础上,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内容才可能全面具体。如在观察花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参与,很多学生的作文中不仅有花的颜色、形状,更有花的气味,蜜蜂的歌声……学生的作文不再是三言两语了,而变得有血有肉了。
三、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发挥想象力
童话故事、动画片均充满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平时引导学生多读童话故事,适当看动画片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平时的教学中还经常用“假如我是××,我会做××?”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如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枝笔、一棵树、一朵盛开的花,一只受伤的鸟、一条在受污染了的河里的鱼等,自己会说什么,会做什么;受到保护又会怎么说,怎么做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根据课文中的比喻、拟人、夸张句仿写句子,达到锻炼学生想象能力的目的。
学生自己编童话更是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实地考查。在指点学生编童话时由学生想象哪几种动物之间,或其它物品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还要根据这种动物或物品的特点写出符合其性格特点的对话。写出故事的发生、发展、结果等。这些做法均能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用好评价工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应该时刻不忘记对学生的鼓励,同时又指出努力的向。这样学生一定会对写作文感兴趣,同时也能做到越写越好,越来越爱写作文。
在评价学生作文时,只要学生动手写了,我(下转第54页)(上接第46页)们就要能在学生所写的文字中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如果真是无从找到,我们也要从学生的认真的态度上给予肯定的评价。每个人都想听到赞美的话,学生更是如此。教师激励性的评价是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所以,对三年级学生的作文评价不能一个优、良、中、差就完事,还要求做到具体化。比如可以是某个词用得好,某一句话写得好,或者是内容丰富了,或者是字比以前漂亮了等。好的地方要求老师用一些符号标出来。对写得好的作品,老师可以当着学生的面读给全班同学听,让不会写的同学找到努力的方向,让写得好的同学信心十足,下次争取做得更好。
五、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让学生学习修改作文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在修改中学生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应该从哪些方面教学生修改作文呢?1、让学生说出作文的要求,通读全文看是否符合作文的要求。这能培养学生细心审题的习惯。2、看字词的运用是否恰当。3、看是否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来写。在修改过程中可以由教师读一篇有代表性的文章由全班同学提出修改意见,也可以是同学之间互相修改,还可以由小组长进行修改。在修改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作文教学中,积累好词、好句、好段能为作文奠定基础。仔细观察让作文言之有物,想象力让学生的作文内容丰富多彩,教师的评价是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这几点一直指引着我作文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发展总结。总之,作文教学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找出一套最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但最终的目的都应该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写作。
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我们应该从哪里作手呢?我们得先了解《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的要求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的阶段性目标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努力呢?
一、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文奠定好基础
如果把作文比作是修建房屋,那么字、词、句便是修房子的砖、沙、水泥等基本的材料。只有材料准备充足了,才有可能把房屋建成,建好。在准备写作文的材料(字、词、句)方面我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1、要求每个同学都准备一个词语积累本,每天摘抄3到5个好词。为了能很好的把这件事做到底,每星期由每个小组的同学轮流检查。对没有及时完成相应词语积累的同学,由组长监督及时补上所缺作业。同时对词语的积累还做了一些分类,如描写景物的一类,描写人物的为一类,描写植物的放在一起,描写人物的归为一类等。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定期举行一次词语积累比赛,看谁积累的词语最多最全面,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就能持久的保持,并逐步成为一种习惯;2、鼓励学生用积累的词语造句。积累词语的目的是运用。让学生运用所积累的词语造句是最基本的运用词语的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按积累词语的类别进行造句训练。开始时有的同学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是思维不够开阔,写的句子只有几个字或者十几个字。后来规定每个句子的不得少于30个字,这样学生就能慢慢把一句话说完整,句子的内容也变得丰富了。3、摘抄好句,仿写句子。课文中有很多很优美的句子,如《秋天的雨》一课有“黄黄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呀飘呀,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花钟》一课中的“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睡莲从梦中醒来”,“蔷薇绽开了笑容”对于这些好句,除了让学生摘抄外,还要求学生进行仿写。通过仿写学生学会了怎样才能把事物写得形象、具体的方法。这样的活动还学到了修辞手法,在以后的作文中才能更好的运用。
二、引导学生掌握观察方法,进行细致观察
三年级作文教学有很多以观察为基础的作文题目,如第三单元的秋天的图画,第四单元的写一则观察日记,第六单元的写一个美丽的地方等。这充分体现了课标中让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这一目标。
一个人所获得的信息,百分之九十是靠眼睛观察得来的,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形成观察能力不仅对学生作文有用,对学生一生发展都很重要。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需要培养学生按一定的观察方法来进行观察。如观察“花”,可以让学生按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进行观察,也可以按由远到近的方法进行观察。先观察整株花的样子,再观察每一个部分的样子。再如观察一个美丽的地方,为了写清楚这个地方的景物,需要按一定方位顺序来观察,这样写出来才有条理。其次,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眼能帮我们确定形状、颜色、远近、大小;耳能帮我们辨别声音的高低,是乐音还是噪声;鼻子能帮我们区别各种气味;舌头能为我们感受各种味道;手能帮我们感受软硬、轻重、细腻与粗糙等。为了让我们的观察做到全面细致,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调动我们各种器官参与。在观察基础上,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内容才可能全面具体。如在观察花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参与,很多学生的作文中不仅有花的颜色、形状,更有花的气味,蜜蜂的歌声……学生的作文不再是三言两语了,而变得有血有肉了。
三、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发挥想象力
童话故事、动画片均充满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平时引导学生多读童话故事,适当看动画片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平时的教学中还经常用“假如我是××,我会做××?”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如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枝笔、一棵树、一朵盛开的花,一只受伤的鸟、一条在受污染了的河里的鱼等,自己会说什么,会做什么;受到保护又会怎么说,怎么做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根据课文中的比喻、拟人、夸张句仿写句子,达到锻炼学生想象能力的目的。
学生自己编童话更是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实地考查。在指点学生编童话时由学生想象哪几种动物之间,或其它物品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还要根据这种动物或物品的特点写出符合其性格特点的对话。写出故事的发生、发展、结果等。这些做法均能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用好评价工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应该时刻不忘记对学生的鼓励,同时又指出努力的向。这样学生一定会对写作文感兴趣,同时也能做到越写越好,越来越爱写作文。
在评价学生作文时,只要学生动手写了,我(下转第54页)(上接第46页)们就要能在学生所写的文字中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如果真是无从找到,我们也要从学生的认真的态度上给予肯定的评价。每个人都想听到赞美的话,学生更是如此。教师激励性的评价是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所以,对三年级学生的作文评价不能一个优、良、中、差就完事,还要求做到具体化。比如可以是某个词用得好,某一句话写得好,或者是内容丰富了,或者是字比以前漂亮了等。好的地方要求老师用一些符号标出来。对写得好的作品,老师可以当着学生的面读给全班同学听,让不会写的同学找到努力的方向,让写得好的同学信心十足,下次争取做得更好。
五、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让学生学习修改作文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在修改中学生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应该从哪些方面教学生修改作文呢?1、让学生说出作文的要求,通读全文看是否符合作文的要求。这能培养学生细心审题的习惯。2、看字词的运用是否恰当。3、看是否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来写。在修改过程中可以由教师读一篇有代表性的文章由全班同学提出修改意见,也可以是同学之间互相修改,还可以由小组长进行修改。在修改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作文教学中,积累好词、好句、好段能为作文奠定基础。仔细观察让作文言之有物,想象力让学生的作文内容丰富多彩,教师的评价是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这几点一直指引着我作文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发展总结。总之,作文教学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找出一套最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但最终的目的都应该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