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三步曲

【作者】 徐 燕

【机构】 新疆精河县八家户农场农九队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抓好课堂教学,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益,是素质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最主要行式。为此,优化课堂教学成为新课改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在教学中探索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可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合理确立课堂教学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重要方式就是通过完成合理的课堂目标来达到。新课改前提下的课堂教学目标,理应包括实质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实质性目标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文化知识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是教学目标的基础,发展性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个性修养、行为习惯、能力训练和思想品德等都能得到培养。
  要合理确立一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和教法安排,适应学生的不同情况、不同层次,通过教学达到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长进的效果。制定教学目标要坚持全面性原则,确定学生的基础素质培养目标,包括将来适应社会要求和自身发展所必须的各个方面的素养,同时还必须注意各个方面的相互协调、和谐统一,要充分估计学生的个性发展,确立个性发展目标,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实施不同的教育,既能实现群体发展目标又能实现个体发展目标。
  在教学《两只小狮子》时,我根据新课标关于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养成教育训练的要求,结合学生知识基础两极分化的现象,把培养学生从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中懂得“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存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生活”的道理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学生群体的基础训练目标。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则另外设立“通过读中感悟,对课文进行再创造”和“积累ABB型的叠词”这两个训练目标,这样既让全体学生训练了本课基本要求掌握的内容,又让部分学生个体得到了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认真研究课堂教学对象
  素质教育强调优化课堂教学,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认真研究课堂教学对象,从而正确因材施教,是搞好素质教育的又一重要方面。当前在校的学生中,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相当高,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五自”(自立、自理、自强、自信、自制)能力比较差,心理素质差,经不起挫折和失败的考验,另外由于遗传基因、生活环境、学习机会等的不同影响,学生身体素质、道德品质、知识水平、个性特征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差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成教育对象,更要当作发展的主体,在备课时,不但要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要备教学对象,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对优生不偏爱,学困生不嫌弃,因材施教,循着其兴趣、志向的轨迹加以引导,使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充分的训练、发展和提高。
  经过对学生个体知识基础、性格、生活环境等的差异的分析,对课堂提问我采取设计难易程度不同、轻松和严肃有别、想象和贴近学生生活相联系的问题,以适应基础好的和差的、性格内向的和外向的、生活环境在城市的和在农村的等不同类型的学生,尽量让提问到的学生对问题都有兴趣,都能通过一定的思考回答出答案或部分答案,获得成功的喜悦、学习的自信,在提问时,对积极举手的学生要提问,对因各方面原因未举手的也要提问,使学生在“提问”这一教学环节都能得到能力的训练。
  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方法
  不管是传统的“应试教育”还是现行的素质教育,都在努力探求优化课堂教学的途径,但两者的宗旨有着本质的不同,“应试教育”强调的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偏重于教师如何讲好,学生如何听好,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客体,其教学方法是急功近利的“填鸭式”教学形式,而素质教育强调的优化课堂教学则重改革教法和指导学法,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由单一的“学会”转变到既“学会”又“会学”,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
  围绕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方法,首先要切实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认识到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是内因,是能动的个体,教学工作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而教师则要转变成为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其课堂作用是质疑、解困、点拨。其次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依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总之,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教学方法,要能使学生在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到积极主动参与的满足,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自主精神能不断得到培养、个性不断得到发展,从而实现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
  《小伙伴》一课写春游时玛莎丢失背包后,几个小伙伴对这件事的不同态度,告诉学生在别人遇到困难时,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为了表达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读、想、说、议、演”这几个既独立又联系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创设情趣浓厚的课堂教学场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导作用,通过读而了解、想而感悟、说问议中质疑解惑、演中升华,在积极主动的学习参与中不觉地形成了“能力”和“思想”,进而化为生活中的实际行动。
  综上所述,要实施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就必须抓住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而合理确立课堂教学目标、认真研究课堂教学对象,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方法,就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的最主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