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中职英语教学优化探究
【作者】 邱秋芬
【机构】 (娄底市卫生学校,湖南省娄底市)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英语教学的改革,信息化教学逐步取得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信息化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然后从中职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英语教学模式、英语教学情境和英语教学评价机制四方面对课堂进行优化,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环境; 英语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情境;教学评价机制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reform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substitutes the conventional teaching model gradually. It can meet students’ needs, and improve the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However, during the course of application, there are some disadvantages. Firstly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pplying information- based teaching according to a questionnaire , then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about optimizing English teaching from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environment、English teaching model、English teaching situation and English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us enhances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develops application abilities of students.
Key words: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environment; English teaching; eaching model; teaching situa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2012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其目的是“切实推进职业教育广泛、深入和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教学在大学课程教学中广泛应用,中职学校也紧跟步伐。它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的特性与功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优化了中职英语教学的资源和教学环境,更新了中职英语的教学理论。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信息化教学也显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为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本人对我校英语课堂中应用信息化教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发现优化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已然迫在眉睫。
1.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信息化教学在我校的英语课堂中已经广泛使用,为了解其教学效果和使用情况,本人特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选取的问卷调查对象是来自护理专业14级的学生,他们聪明,接受能力强;但他们的的英语基础不扎实,水平参差不齐,有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学习兴趣不高。在这次调查中,我随机选取200人,发出调查问卷200分,收回200份,综合学生反馈情况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很有必要,因为它使英语课堂信息源丰富,知识量大,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原始英文资料;也可以个别性教学,因材施教。而有部分学生对信息化教学走进英语教学持怀疑态度,他们发现信息化教学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1.1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软件,师生交流减少。
在使用网络、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昔日的讲台风采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弱化,教师的个性作用发挥受到限制。由于忙于操控计算机,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和课堂的管理和组织。而人是有情感的动物,这种师生之间交流的减少使得学生慢慢丧失了积极地学习态度,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1.2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减少。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知识内容,省去了传统教学中板书的时间,因而短时间内极可能展示大量的学习内容,学生就只能一味地充当“记录员”,而未能认真思考教师所授知识。当上课时间所接受和理解的东西越来越少时,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越来越低。
1.3计算机知识匮乏。
由于一些教师计算机知识的缺乏,做出来的课件使用过多的文字信息,并没有充分地利用信息化教学环境,上课时仍然出现“填鸭式”的满堂灌。上课过程中,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有些教师措手足无措,无法正常延续课堂。
2.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中职英语教学的优化
布鲁纳为代表的认知主义认为,教学理论实际上就是关于怎样利用各种手段帮助人成长和发展的理论;而学习就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以学习学科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步骤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习的心理倾向、动机,和学科的知识结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设计和选择最佳教学程序,及时反馈学生基本情况,并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矫正、检查和强化能力,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基于认知主义的教学理论,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中职英语教学。
2.1优化信息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师应用能力。
信息化教学环境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所创建的教学环境,是信息化教学活动开展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情况与条件。有利于实现教学信息呈现与教学资源共享和学生主动参与与协作讨论。信息化教学环境包括能通过操作专业设备,运用文字、投影、录音、录像、动画等现代教学媒体展示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的多媒体综合教室;包括通过网络系统能将声音图像、文字以及动画等多媒体信息传输到学生终端机,以辅助教师课堂教学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包括教学信息传输网络化,校园内所有计算机全部连成网络,建立强大的教学资源库,教师与学生在任何终端机都能索取资源信息进行教学与管理工作,有利于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校园网络教学环境;也包括能克服时空限制,资源共享,进行开放式学习的远程教学环境等。
首先,学校应加大对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设备的投入,完善教学条件,才能让教师和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其次,尽快提高教师操作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水平。学校虽然配备了相关的信息化设备,但如果教师的应用能力有限,不能有效利用这些条件来开展教学,就会形成教学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因此,作为教师本人,应该秉承“活到老,学到老”的终生学习理念,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和研究如何使用这些设备。作为学校,应该加强对老师的培训,也可开展一些如“信息化教学比武”、“网页制作”和大学城中教师“个人空间”的评比等活动,来吸引和督促教师积极参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的实际和研究中来。
2.2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化
传统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这种模式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课堂教学组织、管理和控制,但它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来练习,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英语能力的中职英语教育的今天,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然无法适应英语教学的需要。一种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信息化网络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一教学模式是将文本、图片、色彩、视频、音频、动画等信息化手段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活了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然而在应用现代教学模式时,应注意:
首先,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即从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单纯授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课前应获取大量的有用信息,制作既不单一也不花哨,有利于教学的PPT。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的情景。课中,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多媒体设备;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的支配地位明显降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提出各种出乎意料的问题,课堂秩序会有些混乱,教师要特别注意对课程教学的控制、组织和管理。其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布鲁纳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并对其进行组织和重新组织。学习者以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方式对知识进行理解,会形成更加全面的理解,从而促进认知的发展。由于教师在课堂中所提供的资源比较丰富,学生可根据本人兴趣和基础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探寻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使学生获得富有创造性地学习方法、观点和成果,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2.3英语教学情境创设的优化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情境,就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说,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它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教学活动的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知识的探索。教师应该创设模拟生活,身临其境的情境,常见的有: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模拟实验情境和协作情境等。如何来优化教学情境呢?
首先,教师要熟练地驾驭教材。教学内容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教师根据教材特点,了解教学目的、要求、重点和难点来决定是否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创设什么样的情境,以何种形式出现?因此,教师只有全面把握教材,深刻体会教学内容,才能精心设计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其次,要全面了解学生。只有细致地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和智能水平,才能针对他们的特点,恰当地选择和运用科学手段、方法,以便结合教材创设让学生自觉投入学习中的情境。
2.4英语教学评价机制的优化
所谓教学评价就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做的测量、分析和评定,是对教学活动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参考标准。在我校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价活动中,教师主要采取书面考核的方式,考核内容主要是读、写能力的书面考核。教师忽略了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为日常生活交际服务的,应加大听、说能力的考核。而这种传统考核方式古板、片面、机械,不利于我校英语课程的良性发展。因此,英语教学评价机制的优化显得越来越重要。
首先,要实现教学评价标准多元化。应打破传统以期末一张试卷作为评价的方法,采取过程考核与阶段考核相结合,其中过程考核又分为任务考核和公共考核。任务考核是指在每个学习项目教学过程实施中,对其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完成作业和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公共考核是指在每个学习项目教学过程实施中,具体考核学生到课率、纪律情况和团队合作。阶段考核指对一定时间里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的考核。其次,要保证考核评价主体的多样化,构建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立体评价机制。特别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的执行,“逼迫”教师加强自我学习,从而促进了教师知识的完善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再者,把课堂中的评价和网上评价相结合。学生们喜欢玩游戏,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一套英语闯关游戏,包含学生比较薄弱的听力和口语环节,让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掌握英语知识,教师应及时做好评价,并给出建议。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开展的中职英语教学活动,丰富了英语教学的内容,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了中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给中职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信息化教学在实践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挑战,需要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优化中职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英语教学模式、英语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英语教学评价机制,才能提高教师的应用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能力,使中职英语课堂真正具有活力,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发展,为学生日后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布鲁纳.教育过程〔M〕1960
[2] 王坤、肖燕、刘悦. 多媒体环境下的多模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3.3
[3] 武娟玲.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异步教学评测体系的建立〔J〕外语翻译 2014.11
[4]袁婧、翟雪松.多谋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4.6
(本文受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幸福教育理念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XJK014BZXX043)资助。)
作者简介:邱秋芬(1979- ),女,湖南娄底人,娄底市卫生学校,英语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环境; 英语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情境;教学评价机制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reform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substitutes the conventional teaching model gradually. It can meet students’ needs, and improve the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However, during the course of application, there are some disadvantages. Firstly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pplying information- based teaching according to a questionnaire , then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about optimizing English teaching from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environment、English teaching model、English teaching situation and English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us enhances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develops application abilities of students.
Key words: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environment; English teaching; eaching model; teaching situa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2012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其目的是“切实推进职业教育广泛、深入和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教学在大学课程教学中广泛应用,中职学校也紧跟步伐。它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的特性与功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优化了中职英语教学的资源和教学环境,更新了中职英语的教学理论。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信息化教学也显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为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本人对我校英语课堂中应用信息化教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发现优化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已然迫在眉睫。
1.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信息化教学在我校的英语课堂中已经广泛使用,为了解其教学效果和使用情况,本人特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选取的问卷调查对象是来自护理专业14级的学生,他们聪明,接受能力强;但他们的的英语基础不扎实,水平参差不齐,有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学习兴趣不高。在这次调查中,我随机选取200人,发出调查问卷200分,收回200份,综合学生反馈情况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很有必要,因为它使英语课堂信息源丰富,知识量大,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原始英文资料;也可以个别性教学,因材施教。而有部分学生对信息化教学走进英语教学持怀疑态度,他们发现信息化教学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1.1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软件,师生交流减少。
在使用网络、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昔日的讲台风采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弱化,教师的个性作用发挥受到限制。由于忙于操控计算机,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和课堂的管理和组织。而人是有情感的动物,这种师生之间交流的减少使得学生慢慢丧失了积极地学习态度,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1.2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减少。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知识内容,省去了传统教学中板书的时间,因而短时间内极可能展示大量的学习内容,学生就只能一味地充当“记录员”,而未能认真思考教师所授知识。当上课时间所接受和理解的东西越来越少时,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越来越低。
1.3计算机知识匮乏。
由于一些教师计算机知识的缺乏,做出来的课件使用过多的文字信息,并没有充分地利用信息化教学环境,上课时仍然出现“填鸭式”的满堂灌。上课过程中,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有些教师措手足无措,无法正常延续课堂。
2.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中职英语教学的优化
布鲁纳为代表的认知主义认为,教学理论实际上就是关于怎样利用各种手段帮助人成长和发展的理论;而学习就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以学习学科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步骤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习的心理倾向、动机,和学科的知识结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设计和选择最佳教学程序,及时反馈学生基本情况,并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矫正、检查和强化能力,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基于认知主义的教学理论,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中职英语教学。
2.1优化信息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师应用能力。
信息化教学环境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所创建的教学环境,是信息化教学活动开展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情况与条件。有利于实现教学信息呈现与教学资源共享和学生主动参与与协作讨论。信息化教学环境包括能通过操作专业设备,运用文字、投影、录音、录像、动画等现代教学媒体展示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的多媒体综合教室;包括通过网络系统能将声音图像、文字以及动画等多媒体信息传输到学生终端机,以辅助教师课堂教学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包括教学信息传输网络化,校园内所有计算机全部连成网络,建立强大的教学资源库,教师与学生在任何终端机都能索取资源信息进行教学与管理工作,有利于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校园网络教学环境;也包括能克服时空限制,资源共享,进行开放式学习的远程教学环境等。
首先,学校应加大对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设备的投入,完善教学条件,才能让教师和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其次,尽快提高教师操作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水平。学校虽然配备了相关的信息化设备,但如果教师的应用能力有限,不能有效利用这些条件来开展教学,就会形成教学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因此,作为教师本人,应该秉承“活到老,学到老”的终生学习理念,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和研究如何使用这些设备。作为学校,应该加强对老师的培训,也可开展一些如“信息化教学比武”、“网页制作”和大学城中教师“个人空间”的评比等活动,来吸引和督促教师积极参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的实际和研究中来。
2.2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化
传统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这种模式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课堂教学组织、管理和控制,但它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来练习,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英语能力的中职英语教育的今天,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然无法适应英语教学的需要。一种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信息化网络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一教学模式是将文本、图片、色彩、视频、音频、动画等信息化手段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活了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然而在应用现代教学模式时,应注意:
首先,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即从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单纯授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课前应获取大量的有用信息,制作既不单一也不花哨,有利于教学的PPT。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的情景。课中,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多媒体设备;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的支配地位明显降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提出各种出乎意料的问题,课堂秩序会有些混乱,教师要特别注意对课程教学的控制、组织和管理。其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布鲁纳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并对其进行组织和重新组织。学习者以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方式对知识进行理解,会形成更加全面的理解,从而促进认知的发展。由于教师在课堂中所提供的资源比较丰富,学生可根据本人兴趣和基础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探寻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使学生获得富有创造性地学习方法、观点和成果,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2.3英语教学情境创设的优化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情境,就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说,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它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教学活动的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知识的探索。教师应该创设模拟生活,身临其境的情境,常见的有: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模拟实验情境和协作情境等。如何来优化教学情境呢?
首先,教师要熟练地驾驭教材。教学内容是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教师根据教材特点,了解教学目的、要求、重点和难点来决定是否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创设什么样的情境,以何种形式出现?因此,教师只有全面把握教材,深刻体会教学内容,才能精心设计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其次,要全面了解学生。只有细致地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和智能水平,才能针对他们的特点,恰当地选择和运用科学手段、方法,以便结合教材创设让学生自觉投入学习中的情境。
2.4英语教学评价机制的优化
所谓教学评价就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做的测量、分析和评定,是对教学活动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参考标准。在我校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价活动中,教师主要采取书面考核的方式,考核内容主要是读、写能力的书面考核。教师忽略了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为日常生活交际服务的,应加大听、说能力的考核。而这种传统考核方式古板、片面、机械,不利于我校英语课程的良性发展。因此,英语教学评价机制的优化显得越来越重要。
首先,要实现教学评价标准多元化。应打破传统以期末一张试卷作为评价的方法,采取过程考核与阶段考核相结合,其中过程考核又分为任务考核和公共考核。任务考核是指在每个学习项目教学过程实施中,对其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完成作业和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公共考核是指在每个学习项目教学过程实施中,具体考核学生到课率、纪律情况和团队合作。阶段考核指对一定时间里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的考核。其次,要保证考核评价主体的多样化,构建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立体评价机制。特别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的执行,“逼迫”教师加强自我学习,从而促进了教师知识的完善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再者,把课堂中的评价和网上评价相结合。学生们喜欢玩游戏,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一套英语闯关游戏,包含学生比较薄弱的听力和口语环节,让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掌握英语知识,教师应及时做好评价,并给出建议。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开展的中职英语教学活动,丰富了英语教学的内容,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了中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给中职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信息化教学在实践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挑战,需要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优化中职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英语教学模式、英语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英语教学评价机制,才能提高教师的应用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能力,使中职英语课堂真正具有活力,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发展,为学生日后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布鲁纳.教育过程〔M〕1960
[2] 王坤、肖燕、刘悦. 多媒体环境下的多模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3.3
[3] 武娟玲.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异步教学评测体系的建立〔J〕外语翻译 2014.11
[4]袁婧、翟雪松.多谋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4.6
(本文受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幸福教育理念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XJK014BZXX043)资助。)
作者简介:邱秋芬(1979- ),女,湖南娄底人,娄底市卫生学校,英语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