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高中英语写作漫谈
【作者】 曹鸿雁
【机构】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听,说,读,写是我们习得英语的基本途径。在目前高中阶段,不少学生对写作有畏难的情绪,总觉得难以写好,考试时感到很茫然。根据笔者实际教学实践及收集到的反馈信息发现,高中生中能够认真对待书面表达并且写作水平在中等以上的大概只占三到四成,这与英语课程标准关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的总体目标是不相吻和的。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对写作技能目标的要求,在基础教育结束时学生须“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该目标要求学生从简单的语言输出上升到用语言做具体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思想,近年来的高考作文也很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笔者以为,实现这一目标要特别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教材是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最主要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鲜活的语言,课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难易程度适中,适合学生做词汇语法的积累,缩写、续写以及写评论等练习。这些练习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的课本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他们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事实证明,这种以课本为蓝本的写作教学模式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人认为,高中英语的写作教学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训练和引导。
一、以积累词汇和把握英语句法为基础,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认真讲解课文通过翻译,描述事物和发表议论,启发诱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同时要督促学生背诵词汇,课文中经典语句和段落,不断地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同时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英文句法,为更高层次的写作训练打好基础。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训练要及时批改,指出或纠正错字和病句,并进行适当的评价和分析,不断地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同时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英文句法,为更高层次的写作训练打好基础。
二、分文体对写作进行缩写、续写以及写评论等专题训练。
收集同一文体的范文,供学生朗读,培养学生对某一文体的语感,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文体风格并根据所学范文进行写作,及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纠正并参照范文对其作文进行评价,最后选出最好的学生作品为范文,供学生们参考学习。通过对各种文体的感知和简单的仿效,使学生逐步地掌握各种文体的风格,固定格式和写法。总之,教材中出现的各种文体都可用来指导学生仿写,但“写作任务、话题、语言结构、文体等要求应与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生活体验和语言能力相适应”(《课标》)。
三、进行详细的写作步骤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中围绕以下四个步骤进行写作的四个步骤训练:
1、备写阶段。根据所提供的写作材料,手中所占有的材料和了解的事实,及时获得有关主题的信息。同时分析材料、审题,拟好写作提纲。
2、起草作文。根据审题,确立写作文体,主体(使用的人称)和基本时态。
3、根据材料提供的整体情节或主题思想,写出关键词和中心句。
4、拓展思路,围绕主题不断地丰富文章内容。
四、引导学生把握作文的各段的要领写出结构完整、主题鲜明的英文作品。
中学英语写作一般分三段,即引导段、支撑段、结束段。
引导段的主题句(theme Statement)不能只陈述事实,而是说明自己的观点。支撑段是围绕引导段中的观点进行阐述,教导学生运用有力事实和例子对中心句进行充分的论证。同时分清主次,把与主题关系最密切,最能体现主题的信息提炼出来进行详写,对次要的进行略写。结束段简要重述观点,即是篇尾点睛。
五、在教学中要经常提醒学生必须注意的几点:
1、过好审题关。审清题目要求,包括文体、题材。
2、过好语法关。除了注意情节的完整性之外, 特别要注意句子的完整性,人称、时态和语态等的一致性和行文的连贯性等。
3、为了使文章连贯,要恰当地使用连接词。
4、书写要细心、工整、避免涂改。
围绕教材进行的写作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好路子。英语教材中的写作素材无处不在,只要教师潜心挖掘,学生认真完成,就一定会有所收益,处处留心皆学问,而我们同样可以说: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处处留意皆素材。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不断地训练,教师千万不要因为英语写作教学和批改的艰难而放弃写作训练。
总之,英文写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达到现代英语课标所提出的要求和教学目标。高中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依据高考考纲的重点,脚踏实地地根据自己所带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步骤、有目的地训练,加强学生的写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写作习惯,夯实他们的写作基础,进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水平。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对写作技能目标的要求,在基础教育结束时学生须“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该目标要求学生从简单的语言输出上升到用语言做具体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思想,近年来的高考作文也很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笔者以为,实现这一目标要特别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教材是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最主要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鲜活的语言,课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难易程度适中,适合学生做词汇语法的积累,缩写、续写以及写评论等练习。这些练习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的课本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他们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事实证明,这种以课本为蓝本的写作教学模式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人认为,高中英语的写作教学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训练和引导。
一、以积累词汇和把握英语句法为基础,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认真讲解课文通过翻译,描述事物和发表议论,启发诱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同时要督促学生背诵词汇,课文中经典语句和段落,不断地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同时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英文句法,为更高层次的写作训练打好基础。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训练要及时批改,指出或纠正错字和病句,并进行适当的评价和分析,不断地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同时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英文句法,为更高层次的写作训练打好基础。
二、分文体对写作进行缩写、续写以及写评论等专题训练。
收集同一文体的范文,供学生朗读,培养学生对某一文体的语感,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文体风格并根据所学范文进行写作,及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纠正并参照范文对其作文进行评价,最后选出最好的学生作品为范文,供学生们参考学习。通过对各种文体的感知和简单的仿效,使学生逐步地掌握各种文体的风格,固定格式和写法。总之,教材中出现的各种文体都可用来指导学生仿写,但“写作任务、话题、语言结构、文体等要求应与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生活体验和语言能力相适应”(《课标》)。
三、进行详细的写作步骤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中围绕以下四个步骤进行写作的四个步骤训练:
1、备写阶段。根据所提供的写作材料,手中所占有的材料和了解的事实,及时获得有关主题的信息。同时分析材料、审题,拟好写作提纲。
2、起草作文。根据审题,确立写作文体,主体(使用的人称)和基本时态。
3、根据材料提供的整体情节或主题思想,写出关键词和中心句。
4、拓展思路,围绕主题不断地丰富文章内容。
四、引导学生把握作文的各段的要领写出结构完整、主题鲜明的英文作品。
中学英语写作一般分三段,即引导段、支撑段、结束段。
引导段的主题句(theme Statement)不能只陈述事实,而是说明自己的观点。支撑段是围绕引导段中的观点进行阐述,教导学生运用有力事实和例子对中心句进行充分的论证。同时分清主次,把与主题关系最密切,最能体现主题的信息提炼出来进行详写,对次要的进行略写。结束段简要重述观点,即是篇尾点睛。
五、在教学中要经常提醒学生必须注意的几点:
1、过好审题关。审清题目要求,包括文体、题材。
2、过好语法关。除了注意情节的完整性之外, 特别要注意句子的完整性,人称、时态和语态等的一致性和行文的连贯性等。
3、为了使文章连贯,要恰当地使用连接词。
4、书写要细心、工整、避免涂改。
围绕教材进行的写作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好路子。英语教材中的写作素材无处不在,只要教师潜心挖掘,学生认真完成,就一定会有所收益,处处留心皆学问,而我们同样可以说: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处处留意皆素材。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不断地训练,教师千万不要因为英语写作教学和批改的艰难而放弃写作训练。
总之,英文写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达到现代英语课标所提出的要求和教学目标。高中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依据高考考纲的重点,脚踏实地地根据自己所带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步骤、有目的地训练,加强学生的写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写作习惯,夯实他们的写作基础,进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