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多管齐下,做好从铅笔字向钢笔字的过渡
【作者】 马桂芳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新课标》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三年级是铅笔字向钢笔字转型的过渡年级,非常重要,教师应采取措施,多管齐下,顺利实现学生从铅笔字到钢笔字的顺利过渡,逐步使学生书写钢笔字也达到正确、端正、整洁、美观。
关键词:铅笔字 钢笔字 顺利 过渡
三年前,第一次教一年级,有老师告诫我说:低年级阶段语文教学以识字为重点,要把书写摆在头等重要的地位。我记住了她的话,抓识字更抓书写,班里学生的书写水平还不错。去年刚上三年级时,我的小小的成就感却经历了挫折。也许是学习内容加深加重,也许是增加了几门课程,也许是初次写钢笔字,学生的任务重了,许多学生的书写态度就有了变化:变得只求速度,不图质量,导致字迹潦草,作业涂涂改改。还有部分学生字形不规范:“东倒西歪”、“上蹿下跳”、“忽大忽小”、“缺胳膊少腿”等等。我不禁问,孩子们是怎么了?
后来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原因,由于刚从铅笔过渡到用钢笔书写,没有经验,所以学生写字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写字不规范,书写也不干净的现象:
1、学习内容加深加难,又增加了英语、科学等课程,学生的学习任务重了。学生想达到写铅笔字的速度,欲速则不达,越写越乱。有些学生为了赶作业字都写的“飘”起来了,或是匆匆忙忙,难以一笔一画地认认真真书写,自然潦草。
2、部分学生使用钢笔质量低劣,笔尖太尖或很快分叉,或出水不畅,既影响速度又影响书写质量。也有个别学生使用的墨水太差,导致字迹墨水浓淡不一。还有部分学生经常用完钢笔后忘记盖帽子,笔滚落地上后弄坏笔尖,影响书写。
3、习惯了田字格里写“大字”,改用笔记本和作文本后,字缩不回去,“手脚”伸出窗外,张牙舞爪。
4、习惯了用铅笔时的力度,钢笔字写的重,有的甚至划破了本子,弄坏了笔尖。
5、错了又不能像铅笔字那样能用橡皮去擦,唯恐写错,却总是错。还有些同学弄得手、书、本子上到处是墨水。
三年级是铅笔字向钢笔字过渡的年级,非常重要,如何才能使顺利实现学生从铅笔字到钢笔字的顺利过渡,使学生写字达到正确、端正、整洁、美观呢?经过反思与不断学习探索,我发现要实现从铅笔字向钢笔字转型的顺利过渡,提高学生钢笔字书写能力,要多管齐下,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端正态度。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识字与写字”中指出,学生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提高他们的书写能力,不能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完成当前教学任务而忽视了书写。只有老师重视了,学生才会重视:只有老师态度端正了,学生的态度才会端正。教学时,要给学生一段时间,允许他们出错,消除他们过于紧张的心理。教学中,我告诉学生:小学生不一定要成为书法家,但至少应该把字写得清清楚楚,让他们记住“写方方正正的中国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以认真投入的态度来对待每次书写。
二、激发兴趣。
1、利用古今书法家练字的轶事趣闻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在此过程中,同时渗透汉字历史的教学,引导学生爱上汉字。让学生了解中国书法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有着悠久的历史,汉字书写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超越国界的认可。因此写字可以陶冶情操,受到美的感染;练字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提高他们练好字写好字的兴趣。
2、注重展示与评价,保持兴趣。学生都有把字写好,得到老师表扬的愿望,我就抓住这一心理,发现写得好的作业,及时拿到班里给大家传看。在欣赏的同时还教给学生评价的标准:如“书写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合理,字体是否方正,是否横平竖直,是否撇捺舒展,字面是否整洁”等。在平时的作业批改中,圈红与批语相结合,写得好的字画个圈,整篇写得好的画笑脸,累计十个笑脸就可在红榜上得到一颗星。同时配以热情洋溢或善意委婉的批语,如:“进步大!”“这个字的结构可以再紧凑些。”这些评比与展示,利于学生保持兴趣。
3、尽量使用顺口溜、儿歌和形象语。
三年级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直观性的,具体可感性的东西易于理解和接受。教学中,老师如果能用一些顺口溜和形象语,可以让学生牢牢地记住写法要领,还能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如对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可编成顺口溜:“写字姿势很重要,‘三个一’要记牢。一尺一拳和一寸,保护视力离不了。肩平身直头放正,左肘右肘桌沿靠。不往东歪不西倒,端正坐姿身体好。”写字笔顺也可用儿歌,结合汉字讲解给学生:“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中间突出先中,右上有点后补;上包下时先外,下包上时先内;三框儿首横末折,大口框最后封底。”这样寓教于乐,学生既掌握了运笔方法,又增添了情趣。
三、教给方法,培养自主能力。
1、加强笔画练习。三年级小学生初写钢笔字,要像刚开始写铅笔字那样,从练笔画开始,把握好笔画的轻重缓急。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还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争取人人都过笔画关,接下来教师再进行书写指导。这样学生就会地轻松掌握了如何用钢笔写字。
2、培养观察力。要想把字写好,学会观察很重要。可学生初写钢笔字时常常看到字就匆匆下笔,以至于顾此失彼。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仅仅范写还远远不够,教师还应该有效地训练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笔顺的能力,让学生初步养成仔细读帖,“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习惯和能力。首先我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字的笔画形态和结构布局的特点。如,是什么结构,在格中所占的比例是左窄右宽,还是左宽右窄,它的左右两边的高度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等,对字有一个大概的框架了解。其次在书写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要写一笔,看一笔。在写字练习中,我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二记,三写,四查。
3.树立触类旁通的意识,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方法,还要训练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如:教“千”时,第一撇是短撇,要写得略平,不能太斜,让学生想想哪些类似结构的字中的撇也是短撇。学生就能总结出“禾、乘、舌、看、重”等凡是撇下有横的字,撇都应该平而短。这样,教师精教一点,学生就能悟出一片,提高写字教学的课堂效率。
四、加强协调,寻求配合,营造良好的写字环境。
首先利用每学期的家长会,展出书写好的学生作业,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成绩或与别的孩子间的差距。要求家长给孩子购买质量较好的钢笔和墨水,在家时监督孩子书写,一是观看自己孩子的书写水平,二是观看自己孩子的写字姿势。家校配合,共同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其次加强与各科任教师的协调,统一要求,避免集中布置作业,让学生能按质按量完成。再有就是在教室里放上不同颜色的质量好的墨水、卫生纸,方便学生使用。要求学生始终用一种墨水书写作业,每次写完字要盖上笔帽,吸好墨水用纸擦干净笔。平时不在教室里追跑打闹,营造一个良好的写字环境。通过以上措施,班里整体书写水平有了回归和提高,学生有了浓厚的写字兴趣和好的书写习惯。当然,写好钢笔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过:“小学阶段,除了要打好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的基础,还要打好写规范汉字的基础。”因此,我们每位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到三年级学生从铅笔字到钢笔字的顺利过渡的重要,把培养学生良好钢笔字书写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钢笔字书写水平当成自己的职责去完成。
参考文献:
1.《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崔峦,原载于《小学语文教师》2013年7、8期合刊;
2.《叶圣陶教育文集》,刘国正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第一版;
3.《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关键词:铅笔字 钢笔字 顺利 过渡
三年前,第一次教一年级,有老师告诫我说:低年级阶段语文教学以识字为重点,要把书写摆在头等重要的地位。我记住了她的话,抓识字更抓书写,班里学生的书写水平还不错。去年刚上三年级时,我的小小的成就感却经历了挫折。也许是学习内容加深加重,也许是增加了几门课程,也许是初次写钢笔字,学生的任务重了,许多学生的书写态度就有了变化:变得只求速度,不图质量,导致字迹潦草,作业涂涂改改。还有部分学生字形不规范:“东倒西歪”、“上蹿下跳”、“忽大忽小”、“缺胳膊少腿”等等。我不禁问,孩子们是怎么了?
后来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原因,由于刚从铅笔过渡到用钢笔书写,没有经验,所以学生写字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写字不规范,书写也不干净的现象:
1、学习内容加深加难,又增加了英语、科学等课程,学生的学习任务重了。学生想达到写铅笔字的速度,欲速则不达,越写越乱。有些学生为了赶作业字都写的“飘”起来了,或是匆匆忙忙,难以一笔一画地认认真真书写,自然潦草。
2、部分学生使用钢笔质量低劣,笔尖太尖或很快分叉,或出水不畅,既影响速度又影响书写质量。也有个别学生使用的墨水太差,导致字迹墨水浓淡不一。还有部分学生经常用完钢笔后忘记盖帽子,笔滚落地上后弄坏笔尖,影响书写。
3、习惯了田字格里写“大字”,改用笔记本和作文本后,字缩不回去,“手脚”伸出窗外,张牙舞爪。
4、习惯了用铅笔时的力度,钢笔字写的重,有的甚至划破了本子,弄坏了笔尖。
5、错了又不能像铅笔字那样能用橡皮去擦,唯恐写错,却总是错。还有些同学弄得手、书、本子上到处是墨水。
三年级是铅笔字向钢笔字过渡的年级,非常重要,如何才能使顺利实现学生从铅笔字到钢笔字的顺利过渡,使学生写字达到正确、端正、整洁、美观呢?经过反思与不断学习探索,我发现要实现从铅笔字向钢笔字转型的顺利过渡,提高学生钢笔字书写能力,要多管齐下,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端正态度。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识字与写字”中指出,学生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提高他们的书写能力,不能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完成当前教学任务而忽视了书写。只有老师重视了,学生才会重视:只有老师态度端正了,学生的态度才会端正。教学时,要给学生一段时间,允许他们出错,消除他们过于紧张的心理。教学中,我告诉学生:小学生不一定要成为书法家,但至少应该把字写得清清楚楚,让他们记住“写方方正正的中国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以认真投入的态度来对待每次书写。
二、激发兴趣。
1、利用古今书法家练字的轶事趣闻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在此过程中,同时渗透汉字历史的教学,引导学生爱上汉字。让学生了解中国书法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有着悠久的历史,汉字书写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超越国界的认可。因此写字可以陶冶情操,受到美的感染;练字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提高他们练好字写好字的兴趣。
2、注重展示与评价,保持兴趣。学生都有把字写好,得到老师表扬的愿望,我就抓住这一心理,发现写得好的作业,及时拿到班里给大家传看。在欣赏的同时还教给学生评价的标准:如“书写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合理,字体是否方正,是否横平竖直,是否撇捺舒展,字面是否整洁”等。在平时的作业批改中,圈红与批语相结合,写得好的字画个圈,整篇写得好的画笑脸,累计十个笑脸就可在红榜上得到一颗星。同时配以热情洋溢或善意委婉的批语,如:“进步大!”“这个字的结构可以再紧凑些。”这些评比与展示,利于学生保持兴趣。
3、尽量使用顺口溜、儿歌和形象语。
三年级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直观性的,具体可感性的东西易于理解和接受。教学中,老师如果能用一些顺口溜和形象语,可以让学生牢牢地记住写法要领,还能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如对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可编成顺口溜:“写字姿势很重要,‘三个一’要记牢。一尺一拳和一寸,保护视力离不了。肩平身直头放正,左肘右肘桌沿靠。不往东歪不西倒,端正坐姿身体好。”写字笔顺也可用儿歌,结合汉字讲解给学生:“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中间突出先中,右上有点后补;上包下时先外,下包上时先内;三框儿首横末折,大口框最后封底。”这样寓教于乐,学生既掌握了运笔方法,又增添了情趣。
三、教给方法,培养自主能力。
1、加强笔画练习。三年级小学生初写钢笔字,要像刚开始写铅笔字那样,从练笔画开始,把握好笔画的轻重缓急。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还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争取人人都过笔画关,接下来教师再进行书写指导。这样学生就会地轻松掌握了如何用钢笔写字。
2、培养观察力。要想把字写好,学会观察很重要。可学生初写钢笔字时常常看到字就匆匆下笔,以至于顾此失彼。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仅仅范写还远远不够,教师还应该有效地训练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笔顺的能力,让学生初步养成仔细读帖,“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习惯和能力。首先我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字的笔画形态和结构布局的特点。如,是什么结构,在格中所占的比例是左窄右宽,还是左宽右窄,它的左右两边的高度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等,对字有一个大概的框架了解。其次在书写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要写一笔,看一笔。在写字练习中,我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二记,三写,四查。
3.树立触类旁通的意识,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方法,还要训练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如:教“千”时,第一撇是短撇,要写得略平,不能太斜,让学生想想哪些类似结构的字中的撇也是短撇。学生就能总结出“禾、乘、舌、看、重”等凡是撇下有横的字,撇都应该平而短。这样,教师精教一点,学生就能悟出一片,提高写字教学的课堂效率。
四、加强协调,寻求配合,营造良好的写字环境。
首先利用每学期的家长会,展出书写好的学生作业,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成绩或与别的孩子间的差距。要求家长给孩子购买质量较好的钢笔和墨水,在家时监督孩子书写,一是观看自己孩子的书写水平,二是观看自己孩子的写字姿势。家校配合,共同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其次加强与各科任教师的协调,统一要求,避免集中布置作业,让学生能按质按量完成。再有就是在教室里放上不同颜色的质量好的墨水、卫生纸,方便学生使用。要求学生始终用一种墨水书写作业,每次写完字要盖上笔帽,吸好墨水用纸擦干净笔。平时不在教室里追跑打闹,营造一个良好的写字环境。通过以上措施,班里整体书写水平有了回归和提高,学生有了浓厚的写字兴趣和好的书写习惯。当然,写好钢笔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过:“小学阶段,除了要打好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的基础,还要打好写规范汉字的基础。”因此,我们每位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到三年级学生从铅笔字到钢笔字的顺利过渡的重要,把培养学生良好钢笔字书写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钢笔字书写水平当成自己的职责去完成。
参考文献:
1.《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崔峦,原载于《小学语文教师》2013年7、8期合刊;
2.《叶圣陶教育文集》,刘国正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第一版;
3.《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