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高校金工实习车工实训教学的探索
【作者】 刘玉康
【机构】 (贵阳学院,数控技术工程应用实验室,贵州 贵阳)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为培养应用型、实用性人才,把我校提出的突出实用的教学方针落实到实践教学中去,本论文提出车工实训应围绕零件加工为主、其他实训环节为辅。通过安全操作技术、基础制造技术、检验测量技术、数控制造技术和创新制造技术的培养与训练,从而提高了学生对金属切削加工的认知和分析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操作技能的能力,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金工实习;车工实训;突出实用;实践教学
0引言
金工实习是高校工科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教学课程,是高校大学生认识和了解制造技术的接口、通道和桥梁。车床是机械制造中重要设备之一,约占金属切削机床总量的20%~35%[1],所以车削加工在机械加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2】。但近年来,国内大多数高校在车工实训教学方面还停留在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教学方式上,按照指导教师绘制好的实训图样和工艺路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作品,教师在按要求对作品进行检测与评定后,最终给定分数,即可算完成了实训。而这样的教学比较机械,学生得不到系统学习,得不到创新锻炼,更得不到高素质的发展。所以,在此情况下,特对车工实训教学进行综合探索。本作者根据在贵阳学院从事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认为车工实训教学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修订培养计划,增加实训学时
许多高校的金工实习车工实训的学时较少,有的只有一周,最多的也只有两周,学生只能初步了解和认识车削加工工艺的浅溥知识,简单体验一些基本操作技能,而许多重要的基础知识(如:工艺路线、数控车编程)和基础技能学生都无时间学习,教师也无法传授,只能按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机械简要教学,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制造,所以希望各高校应高度重视,积极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学生实训时间,为培养应用型和实用性人才全面推进实践教学方案改革。
2构建合适的教学内容
高校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摇篮,构建合适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教育部课程教学指导组在金工系列课程改革指南中指出[3]:要不断更新实习内容,尽可能创造条件,增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实习的比例,并引入现代教育技术,逐步代替“作坊式、师傅带徒弟”的落后方法。构建合适的车工实习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能力,因此,应根据基础性原则、先进性原则、特色性原则、实用型原则、创新性原则将车工实训内容分为安全操作技术、基础制造技术、检验测量技术、数控制造技术和创新制造技术五个部分来进行实习。本作者认为,车工实训教学内容架构图应如图2-1所示。
2.1 安全操作技术
安全操作技术是实习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提高实习教学正常进行的安全保障。在进行实操前,老师应在实习环境下进行安全操作讲解,把车削加工的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防范措施的具体内容讲透策,让每位学生都了解,并要求学生牢记,对车削过程中易发生的安全事故通过现场示教和多媒体图片展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解说,对发生安全事故时应采取的正确措施,以提高学生对安全的重视,增加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2基础制造技术
通过基础制造技术训练,培养学生操作常规车床加工的动手能力和对加工工艺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了解车床的主要结构和各组成部分的使用性能、工作作用和相互间的位置关系,了解车床的传动原理和主要加工范围,懂得和使用车床的夹具及附件,熟悉基本零件加工的装夹和操作技能的方法;了解金属切削加工的原理,了解刀具结构和材料,了解各种车刀及成型刀具的使用方法,了解车削加工工艺基本方法。让学生懂得更多的制造技术知识,打好常规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为下一步学好数控制造技术作好充分准备。
2.3检验测量技术
通过检验测量技术的训练,让学生了解量具的使用方法,能正确使用量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塞规、环规等)检测零件,从而确定零件的合格与否。因为车削加工的质量主要是指外圆表面、内孔及端面的表面粗糙度、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车削加工可能会产生多种质量缺陷,每个工件车削完毕都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检验。通过对零件公差的检测,知道未注尺寸公差怎样查找,权限尺寸公差怎样确定,形位公差怎样检测等;通过对表面质量的检测,了解表面质量在零件中的重要作用,会运用比对块进行对各加工表面粗糙度进行比对判定,了解表面粗糙度的原理和运用;从而达到对零件的合格与否有个正确的判断和认识。
2.4数控制造技术
通过数控制造技术训练,使学生能运用常规工艺知识与数控制造技术有机结合,了解和熟悉CAD/CAM在工程设计中的正确运用,熟练掌握数控车制造设备,熟悉数控制造技术的加工方法和操作技能,以培养学生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为创新制造技术奠定基础。
2.5创新制造技术
通过创新制造技术的培养训练,使学生会运用二维和三维工程制图设计机械零件,对零件进行合理的工艺编程;了解创新的概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创新意识,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成才意识,提高学生之间协作能力。让学生的大脑充分开动起来,在对设备、工艺和生活产品的设计创新时,不再感到无从下手,而是能够运用各种思维方法,通过思维的灵活转换,以新颖独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空间,使他们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去实现自我,表现自我,完善自我[4-6]。并全面开发自己的创新潜力,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3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
实习教学体系,是实习教学过程的基本理论与操作结构、框架,是对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的统一的整体。它包含许多教学要素,如:教学顺序、过程、方式、方法、形式等等。所以实习教学体系应结合现有的实习设施资源和专业师资的特性以及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突出实用、科学创新进行构建,构建的层次应清晰、内容精湛、层层递进、相互关联,并按“夯实基础、突出实用、树立特色、增加创新、优化教质”的指导思想贯穿到整个实训教学体系中去。
4结束语
当前,各高校对培养突出实用人才非常重视,特别是普通本科院校,国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7】,所以,车工实训教学需要从职业教育方向进行规划和改革,更新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和完善实训体制和教学内容,迫切需要进入现代的应用型、实用型教学模式。从而终结人才培养与市场不对接的扭曲格局,让高校的实践教学尽到本来的职责,真正成为学生步入社会的通道和桥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的金工实习车工实训必须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8】。指导和要求应突出实用,为培养好应用型和实用性人才不懈努力,使我们的机械工程实践教学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工实习实训教程,董丽华主编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89
[2]许亚岚,罗雄麟.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复合型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7):175-177
[3]国锐.强化金工实习教学,培养工程实践能力[J].职业,2010 (14):5.
[4]张晓琪.加强实践教学, 推动创新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 2002(10):24-26.
[5]王伟祖,郑旭明.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 26(2):70-72.
[6]郭建新,罗 缉, 李 燕.创新型工程训练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7, 21(30):120-121.
[7]梁晋毅.高等教育改革确定600多所本科高校将转职教[N]. 贵阳晚报,2014-5-11(A叠11).
[8]刘玉康.高校金工实习车工实训报告的撰写探索[J].教育研究,No.06,2014:5-6
作者简介:贵阳学院,刘玉康(1957),男,汉族,贵阳、工程师,大本(工程硕士)。研究方向:机械工程实践教学,食品与包装机械设计。
关键词:金工实习;车工实训;突出实用;实践教学
0引言
金工实习是高校工科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教学课程,是高校大学生认识和了解制造技术的接口、通道和桥梁。车床是机械制造中重要设备之一,约占金属切削机床总量的20%~35%[1],所以车削加工在机械加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2】。但近年来,国内大多数高校在车工实训教学方面还停留在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教学方式上,按照指导教师绘制好的实训图样和工艺路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作品,教师在按要求对作品进行检测与评定后,最终给定分数,即可算完成了实训。而这样的教学比较机械,学生得不到系统学习,得不到创新锻炼,更得不到高素质的发展。所以,在此情况下,特对车工实训教学进行综合探索。本作者根据在贵阳学院从事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认为车工实训教学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修订培养计划,增加实训学时
许多高校的金工实习车工实训的学时较少,有的只有一周,最多的也只有两周,学生只能初步了解和认识车削加工工艺的浅溥知识,简单体验一些基本操作技能,而许多重要的基础知识(如:工艺路线、数控车编程)和基础技能学生都无时间学习,教师也无法传授,只能按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机械简要教学,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制造,所以希望各高校应高度重视,积极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学生实训时间,为培养应用型和实用性人才全面推进实践教学方案改革。
2构建合适的教学内容
高校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摇篮,构建合适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教育部课程教学指导组在金工系列课程改革指南中指出[3]:要不断更新实习内容,尽可能创造条件,增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实习的比例,并引入现代教育技术,逐步代替“作坊式、师傅带徒弟”的落后方法。构建合适的车工实习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能力,因此,应根据基础性原则、先进性原则、特色性原则、实用型原则、创新性原则将车工实训内容分为安全操作技术、基础制造技术、检验测量技术、数控制造技术和创新制造技术五个部分来进行实习。本作者认为,车工实训教学内容架构图应如图2-1所示。
2.1 安全操作技术
安全操作技术是实习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提高实习教学正常进行的安全保障。在进行实操前,老师应在实习环境下进行安全操作讲解,把车削加工的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防范措施的具体内容讲透策,让每位学生都了解,并要求学生牢记,对车削过程中易发生的安全事故通过现场示教和多媒体图片展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解说,对发生安全事故时应采取的正确措施,以提高学生对安全的重视,增加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2基础制造技术
通过基础制造技术训练,培养学生操作常规车床加工的动手能力和对加工工艺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了解车床的主要结构和各组成部分的使用性能、工作作用和相互间的位置关系,了解车床的传动原理和主要加工范围,懂得和使用车床的夹具及附件,熟悉基本零件加工的装夹和操作技能的方法;了解金属切削加工的原理,了解刀具结构和材料,了解各种车刀及成型刀具的使用方法,了解车削加工工艺基本方法。让学生懂得更多的制造技术知识,打好常规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为下一步学好数控制造技术作好充分准备。
2.3检验测量技术
通过检验测量技术的训练,让学生了解量具的使用方法,能正确使用量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塞规、环规等)检测零件,从而确定零件的合格与否。因为车削加工的质量主要是指外圆表面、内孔及端面的表面粗糙度、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车削加工可能会产生多种质量缺陷,每个工件车削完毕都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检验。通过对零件公差的检测,知道未注尺寸公差怎样查找,权限尺寸公差怎样确定,形位公差怎样检测等;通过对表面质量的检测,了解表面质量在零件中的重要作用,会运用比对块进行对各加工表面粗糙度进行比对判定,了解表面粗糙度的原理和运用;从而达到对零件的合格与否有个正确的判断和认识。
2.4数控制造技术
通过数控制造技术训练,使学生能运用常规工艺知识与数控制造技术有机结合,了解和熟悉CAD/CAM在工程设计中的正确运用,熟练掌握数控车制造设备,熟悉数控制造技术的加工方法和操作技能,以培养学生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为创新制造技术奠定基础。
2.5创新制造技术
通过创新制造技术的培养训练,使学生会运用二维和三维工程制图设计机械零件,对零件进行合理的工艺编程;了解创新的概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创新意识,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成才意识,提高学生之间协作能力。让学生的大脑充分开动起来,在对设备、工艺和生活产品的设计创新时,不再感到无从下手,而是能够运用各种思维方法,通过思维的灵活转换,以新颖独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空间,使他们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去实现自我,表现自我,完善自我[4-6]。并全面开发自己的创新潜力,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3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
实习教学体系,是实习教学过程的基本理论与操作结构、框架,是对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的统一的整体。它包含许多教学要素,如:教学顺序、过程、方式、方法、形式等等。所以实习教学体系应结合现有的实习设施资源和专业师资的特性以及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突出实用、科学创新进行构建,构建的层次应清晰、内容精湛、层层递进、相互关联,并按“夯实基础、突出实用、树立特色、增加创新、优化教质”的指导思想贯穿到整个实训教学体系中去。
4结束语
当前,各高校对培养突出实用人才非常重视,特别是普通本科院校,国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7】,所以,车工实训教学需要从职业教育方向进行规划和改革,更新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和完善实训体制和教学内容,迫切需要进入现代的应用型、实用型教学模式。从而终结人才培养与市场不对接的扭曲格局,让高校的实践教学尽到本来的职责,真正成为学生步入社会的通道和桥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的金工实习车工实训必须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8】。指导和要求应突出实用,为培养好应用型和实用性人才不懈努力,使我们的机械工程实践教学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工实习实训教程,董丽华主编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89
[2]许亚岚,罗雄麟.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复合型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7):175-177
[3]国锐.强化金工实习教学,培养工程实践能力[J].职业,2010 (14):5.
[4]张晓琪.加强实践教学, 推动创新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 2002(10):24-26.
[5]王伟祖,郑旭明.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 26(2):70-72.
[6]郭建新,罗 缉, 李 燕.创新型工程训练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7, 21(30):120-121.
[7]梁晋毅.高等教育改革确定600多所本科高校将转职教[N]. 贵阳晚报,2014-5-11(A叠11).
[8]刘玉康.高校金工实习车工实训报告的撰写探索[J].教育研究,No.06,2014:5-6
作者简介:贵阳学院,刘玉康(1957),男,汉族,贵阳、工程师,大本(工程硕士)。研究方向:机械工程实践教学,食品与包装机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