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让语文课堂更有效
【作者】 石小蓉 李 扬
【机构】 四川省利州区工农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语文教师应不断地在实践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在实践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让课堂充满活力,更大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
从小我就喜欢语文,喜欢那一个个方块精灵,她们赋予的内涵更是令人神往。长大后,我荣幸地成为了一名语文教师,我不断的思考:怎样才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有效呢?让学生爱上语文。经过十六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将自己的点滴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导入要实效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能否抓住学生的心,导入很关键。一般我们可以采用:谈话导入、开门见山、猜谜语、讲故事等方式进行导入。无论采用怎样的方式,设计一定要注意精炼一些,导入部分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导入的有效,要注意设计时紧扣文章的主旨,适时加入一些趣味性,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我在执教一年级下册《识字一》时,就设计了字宝宝国王邀请我们参加识字之旅的活动。上课时,我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我就向孩子们询问:我是否可以接电话?经过孩子们的同意后我就接听了电话,我问孩子们;“你们想知道谁给我打的电话嘛?”孩子们的好奇心一下调动了起来,齐声回答:“想。”我就告诉他们字宝宝国王邀请我们参加识字之旅是否愿意参加,孩子们听了激动、兴奋了起来,迫不及待的要求参加活动。这就是一个小小的导入环节,却注入了学习的动力。
二、课堂学习要有实效性
课堂是孩子们的天地,这里的主角除了他们,还是他们。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老师怎么让学生在课堂中收获到实效呢?这就要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一篇篇课文就是世间“真、善、美”的大集合,这些将带给孩子们多大力量的震撼啊!为了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在教学中,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花足心思去设计。
(1)、有效利用小组合作讨论
“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这些都证明了合作中的实效性。现在的生本教育,更是倡导小组合作。在我们的课堂上,不能放过这样好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课时,我出了一个上联:“百草园里赏景捕鸟听故事其乐无穷。”请孩子们对出下联。过了几分钟,学生们虽然个个冥思苦相,但都无头绪,我转换策略让学生们分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中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过了一会儿学生们的交流就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有“三味书屋折梅喂蚁学知识苦中作乐”、“三味书屋习字画画读课文别有情趣”等,真是字字对仗工整,让我也大为折服。可见,小组合作的智慧是无穷的,效果是有效的。
(2)、搭建展示平台,注重评价,体现实效
只要你给我一抹色彩,我定还你一片精彩。这就需要给孩子们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我在前置性小研究中有许多关于“你最欣赏的句子是什么?说说自己的理由。”等开放性的设计。这时,可以让孩子们个人展示,也可以采用小组轮流展示,在展示中孩子们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快乐,也体现了实效。展示后,不能忘记评价这个重要的环节。让学生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小组互评。让学生从各种的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再评出精彩的发言并张贴于展示栏中。这样大大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口语交际训练、组织语言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3)、适时留白,让课堂更实效
从艺术角度上说,留白就是以“空白”为载体进而渲染出美的意境的艺术。语文课堂也可以利用留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份感触来源于一次前置性小研究的设计。因为当时设计的内容不是很多,留下了一大版空白,我灵机一动可以留白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呀。孩子们拿到这份前置性作业时明显比对前面的前置性作业单更有兴趣,他们认真阅读、思考、查找资料,都把自己的勤奋与智慧表现在那留白的地方。在全班进行交流的时候,精彩纷呈,有易有难,有问有答。多是此题才毕,彼题又起的盛况。他们设计的问题能抓住中心,体现出要点,分析的有理有据,思维开阔。适时留白,让我们体会到了不一样的精彩。
(4)、课堂内外结合,让学习有实效
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将课堂内外有机的结合,让他们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我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中心问题:你认为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孩子们不仅能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归纳,还把课外收集的资料结合起来说明。在下课时,我又提了一个问题:“在妻子眼中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丈夫?”由于有了课堂上中心问题的交流,学生有兴趣对这个课外问题进行研究。他们积极查找资料,发现李大钊在平时的家庭中是个不负责任的丈夫,家中重担都由老婆一力担当,让人物形象更加真实鲜活。在课堂上,在讨论:“他如此不完美,为什么还要赞美他?”得出“人无完人”,正是他忙于革命工作,而忽略了家庭,才更彰显出他的伟大。孩子们从课堂内走到课堂外,又从课堂外走到了课堂内,实现了课堂内外学习的有效结合。
三、作业设计要有效
1. 作业设计要体现层次
十个手指伸出有长短。学生们由于智力、努力程度等多方面的影响所表现出的学习能力也有所不同,在作业的设计上就要注重层次。难度大了,待优生完成不了,难度小了,特优生又吃不饱。所以在作业的设计上,待优生应该多重基础,中等生应多倾向于理解感悟方面,特优生应该多注重拓展延伸,让作业不再是负担。即达到了练习的目的,又找到了自信和快乐。
2、加入一定的趣味性
作业不是简单的重复和机械的完成。字词作为小学低段学生掌握的重点,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设计不同的形式。如:可以与同桌玩填字游戏、词语接龙书写等。只要是既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又有实效的方式,我们都可以尝试。
总之,我将在不断地实践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在实践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让课堂充满活力,更大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
从小我就喜欢语文,喜欢那一个个方块精灵,她们赋予的内涵更是令人神往。长大后,我荣幸地成为了一名语文教师,我不断的思考:怎样才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有效呢?让学生爱上语文。经过十六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将自己的点滴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导入要实效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能否抓住学生的心,导入很关键。一般我们可以采用:谈话导入、开门见山、猜谜语、讲故事等方式进行导入。无论采用怎样的方式,设计一定要注意精炼一些,导入部分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导入的有效,要注意设计时紧扣文章的主旨,适时加入一些趣味性,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我在执教一年级下册《识字一》时,就设计了字宝宝国王邀请我们参加识字之旅的活动。上课时,我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我就向孩子们询问:我是否可以接电话?经过孩子们的同意后我就接听了电话,我问孩子们;“你们想知道谁给我打的电话嘛?”孩子们的好奇心一下调动了起来,齐声回答:“想。”我就告诉他们字宝宝国王邀请我们参加识字之旅是否愿意参加,孩子们听了激动、兴奋了起来,迫不及待的要求参加活动。这就是一个小小的导入环节,却注入了学习的动力。
二、课堂学习要有实效性
课堂是孩子们的天地,这里的主角除了他们,还是他们。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老师怎么让学生在课堂中收获到实效呢?这就要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一篇篇课文就是世间“真、善、美”的大集合,这些将带给孩子们多大力量的震撼啊!为了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在教学中,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花足心思去设计。
(1)、有效利用小组合作讨论
“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这些都证明了合作中的实效性。现在的生本教育,更是倡导小组合作。在我们的课堂上,不能放过这样好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课时,我出了一个上联:“百草园里赏景捕鸟听故事其乐无穷。”请孩子们对出下联。过了几分钟,学生们虽然个个冥思苦相,但都无头绪,我转换策略让学生们分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中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过了一会儿学生们的交流就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有“三味书屋折梅喂蚁学知识苦中作乐”、“三味书屋习字画画读课文别有情趣”等,真是字字对仗工整,让我也大为折服。可见,小组合作的智慧是无穷的,效果是有效的。
(2)、搭建展示平台,注重评价,体现实效
只要你给我一抹色彩,我定还你一片精彩。这就需要给孩子们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我在前置性小研究中有许多关于“你最欣赏的句子是什么?说说自己的理由。”等开放性的设计。这时,可以让孩子们个人展示,也可以采用小组轮流展示,在展示中孩子们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快乐,也体现了实效。展示后,不能忘记评价这个重要的环节。让学生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小组互评。让学生从各种的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再评出精彩的发言并张贴于展示栏中。这样大大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口语交际训练、组织语言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3)、适时留白,让课堂更实效
从艺术角度上说,留白就是以“空白”为载体进而渲染出美的意境的艺术。语文课堂也可以利用留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份感触来源于一次前置性小研究的设计。因为当时设计的内容不是很多,留下了一大版空白,我灵机一动可以留白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呀。孩子们拿到这份前置性作业时明显比对前面的前置性作业单更有兴趣,他们认真阅读、思考、查找资料,都把自己的勤奋与智慧表现在那留白的地方。在全班进行交流的时候,精彩纷呈,有易有难,有问有答。多是此题才毕,彼题又起的盛况。他们设计的问题能抓住中心,体现出要点,分析的有理有据,思维开阔。适时留白,让我们体会到了不一样的精彩。
(4)、课堂内外结合,让学习有实效
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将课堂内外有机的结合,让他们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我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中心问题:你认为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孩子们不仅能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归纳,还把课外收集的资料结合起来说明。在下课时,我又提了一个问题:“在妻子眼中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丈夫?”由于有了课堂上中心问题的交流,学生有兴趣对这个课外问题进行研究。他们积极查找资料,发现李大钊在平时的家庭中是个不负责任的丈夫,家中重担都由老婆一力担当,让人物形象更加真实鲜活。在课堂上,在讨论:“他如此不完美,为什么还要赞美他?”得出“人无完人”,正是他忙于革命工作,而忽略了家庭,才更彰显出他的伟大。孩子们从课堂内走到课堂外,又从课堂外走到了课堂内,实现了课堂内外学习的有效结合。
三、作业设计要有效
1. 作业设计要体现层次
十个手指伸出有长短。学生们由于智力、努力程度等多方面的影响所表现出的学习能力也有所不同,在作业的设计上就要注重层次。难度大了,待优生完成不了,难度小了,特优生又吃不饱。所以在作业的设计上,待优生应该多重基础,中等生应多倾向于理解感悟方面,特优生应该多注重拓展延伸,让作业不再是负担。即达到了练习的目的,又找到了自信和快乐。
2、加入一定的趣味性
作业不是简单的重复和机械的完成。字词作为小学低段学生掌握的重点,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设计不同的形式。如:可以与同桌玩填字游戏、词语接龙书写等。只要是既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又有实效的方式,我们都可以尝试。
总之,我将在不断地实践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在实践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让课堂充满活力,更大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