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农村小学女寄宿生健康成长之我见
【作者】 吴爱香
【机构】 甘肃省民乐县裕展希望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立与发展为农村教育增添了活力,优化了教育结构,整合了教育资源,促进了教育改革的不断完善。学校对学生施行优化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对稳定。不过,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问题日益凸显,如:师资力量缺乏,办学经费不足,特别是学校管理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宿舍管理存在的问题日益让人忧心,寄宿生的安全、就寝、餐饮活动、人际交往、身心健康等方面亟待我们去研究解决。本文就加强女寄宿生管理的意义、存在的问题、解决的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寄宿制小学 女寄宿生 健康成长
裕展希望小学是本县一所建校最早的寄宿制学校,九年来我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班主任,见证了它的成长与发展。特别是宿舍建设、管理方面且行、且学、且知,实践—总结—探讨验证—再总结,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矛盾中一路走来,与身边的领导、同事、家长探索解决女生宿舍管理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使之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女寄宿生管理的意义
学生宿舍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逗留时间最多的场所,也是学生“自由度”最大的地方,学生往往把自己的寝室当作自由论坛的天地,每当课堂学习和室外活动结束后,紧张的思绪松驰下来,寝室成员之间随意地进行思想交流,自觉不自觉地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畅谈各自的想法和见解,发泄各自的牢骚和不满,因而学生宿舍成了各种信息的聚散地,成了学生情感任意碰撞的场所和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园地,成了学生重要的第二课堂。因此,学生宿舍管理和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影响着他们人际关系、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以及集体意识和合作协调能力的养成,影响着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女寄宿生作为寄宿生中的特殊群体,她们对其他学生的影响和引领作用不可忽视。
二、女生宿舍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校女寄宿生人数占全部寄宿生的百分之四十五以上,其中百分之四十三以上的是留守儿童,而这些寄宿生中五六年级的女生居多。近十年的宿舍管理中,我们普遍发现女孩子比男孩子难管理,宿舍里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较多,综合起来有以下方面:
1.女孩较男孩情感较脆弱
我校女生宿舍主要以班级为单位居住,当然每学年也有2-3个宿舍为了照顾二三年级的寄宿生调整为混合宿舍。新学年开始,女生宿舍由于恋家哭的现象较多,宿舍内一个一哭,会带动一大片。另外由于学生受老师批评,一些洗碗扫地当值日生不尽责招人指责的琐碎小事会导致她们闹脾气,赌气不吃饭,给家长打小报告。有时还会出现自己不遵守宿舍纪律,别人一说就哭哭啼啼,给人受欺负的假象。
2.女孩较男孩爱闹不团结
由于性别差异,女孩子情感细腻,与别人有了矛盾缓冲时间长,与此同时还爱找自己的同盟军。往往个别泼辣女生会召集一些女生,与对手对着干,更有甚者会孤立对手,宿舍气氛搞得特别紧张。以至于把这种不良的气氛带到班内,影响到班内的团结。
3.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女孩安全方面操的心比男孩要多。除了食物中毒、推搡碰撞之类的安全隐患外,还有晚上不关闭门框、上厕所、遭到性侵等特别令人担忧的问题。记得我们曾经历过这样的一个实例:两个三年级的女孩周日返校,晚上就寝后,商量好偷着回家,于是在监管宿舍的老师和值周教师检查后以上厕所为名偷偷溜出宿舍,从铁栅栏门挤出去,打电话让家长接她们回家了。尽管第二天安全返校了,但知道后还是令人心惊。
4.生理、心里方面的问题困扰着她们
裴林的《寄宿制初中生心里问题对策》一文中指出,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因生理、心里发生变化、交往对象、环境等变化,加之与通校生相比与父辈相处时间少,家庭缓冲时空小,受父辈的关爱熏陶影响少,教育引导不当,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我校女寄宿生中也存在一些生理心理方面的问题。五六年级个别年龄偏大的女生已进入青春期,再加上一些发育早的,由于母亲打工在外不在身边,身体变化方面的知识无人告诉她们,月经的来潮让她们手足无措,有的女孩开始甚至不知道如何用卫生纸与卫生棉,加上其她女孩异样的目光、背后的议论,让她们困惑、紧张。一天当中、学习、吃饭、生活与异性相处时间较长,朦朦胧胧对异性有了好奇与好感,学校里传纸条,再加上同学的取笑,更会推泼助澜,让她们走上早恋之路。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范围的扩大,内心的感受体验变得丰富了,随之产生了很多烦恼,加上学习压力,容易出现性格孤僻、沉默寡言、自卑焦躁的心理,如不及时疏导这些问题,就会大大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解决的策略
1.完善宿舍管理制度,提高宿舍管理质量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办好寄宿制,就必须完善各项制度,制度完善了,还必须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总之,建立完善的制度和具体的落实措施,是办好寄宿制的强有力保证。”鉴于此,我校结合实际建立了有值周教师—班主任、监管宿舍的老师—学校领导晚寝检查的三位一体的检查制度,还制定了监管宿舍的教师奖惩制度,后勤教师服务制度,宿舍公约等。制定完善了制度后,加强对制度的落实与检查。在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批评教育这样巡回往复的过程中,逐渐让学生的行为符合规范要求。
2.宿舍管理中重视生活教育
陶行知先生大力倡导“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为了提升寄宿制学生的整体素质,对学生开展生活教育势在必行。结合女孩子的特点,生活教育的实施应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做起,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集体活动中抓住有利时机开展生活教育,宿舍兼管老师要在日常管理中渗透生活教育。
(1)教她们懂礼貌
礼仪方面教女孩学会谦让,懂得尊重她人,特别是学会尊重弱者。面对宿舍检查老师要学会说“您好”“谢谢”“晚安”等。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女孩大多比较爱干净,主要引导她们认识什么是青春的美,发现涂指甲、戴耳环的现象要正确引导,消除女孩爱攀比的不良习惯,爱美的心理既要保护,又要预防受网络、电视和生活中不健康行为的影响。
(3)教会处理人际交往的方法
与人交往方面要教育她们大气,不要小心眼。每周的生活会上大胆把自己对她人的意见、不满、甚至是怀疑说出来,不要在背后说她人的不是,不要挑拨是非。让她们明白“淅淅沥沥的雨湿衣裳,咕咕哝哝的话伤和气”的道理。还要引导她们从小就有一颗仁爱之心,宿舍内不以强凌弱。不管睡觉还是吃饭,心中都要有她人,高年级的要关心低年级的,学习好的要关注学习差的,不歧视随班跟读的学生、身心有问题的学生。生活教育不是一味说教,而是“润物细无声”。
3.宿舍管理中抓好安全教育
为了提高寄宿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寄宿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农村寄宿制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必不可少。对于校外安全,由于我校地理位置特殊—地处227线与水渠附近,开展安全教育应向学生普及交通安全、防溺水教育。对于校内安全,要教育学生防电、防盗、防食物中毒、防意外伤害等。女寄宿生,学校要求晚寝时监管宿舍的教师、值周老师必须检查她们收拾好门窗,起夜上厕所要三人以上,不得独自在教室逗留。
4.宿舍管理中纳入心理健康教育
(1)学校高度重视
每学年学校都特别重视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计划中来。排课上每周安排一节心健课,要求班主任上好课,精选内容,让心理健康知识、生理卫生知识、青春期知识进入课堂。
(2)有针对性开展专题讲座
每学期安排心理专业教师进行两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其中有一次专门针对女生,教学生了解一些心理问题,教给他们一些缓减学习压力的方法,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为他们青春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3)精心安排好活动
结合我县教体局《三个指导意见》的精神,精心安排活动。如专门有女孩参加的顶碗舞、花样皮筋、跳绳等,让她们在活动中体会合作的快乐,发现自我的优势,化自卑为自信,变沉默为开朗,平复焦躁不安的心理。
(4)重视沟通交流
班主任老师和宿舍管理老师在平时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让学生因心理问题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5.宿舍管理中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环境
环境具有极强的教育作用。宿舍是寄宿生的第二课堂,他们不仅在这里吃饭休息,而且在这里相互学习、交流思想,所以学校特别重视营造良好的宿舍环境。新学年床单、牙具、墙围、墙上的字画重新更换,让宿舍干净整洁,学生团结友爱。让环境教育成为寄宿制学校优势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黄明波:山区学校实行寄宿制的体会,J 教育评论,2001.
张夏荃:小学管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吴志丽: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现状研究——以甘肃省天祝县天堂乡天堂学校为例.
董树梅:藏族牧区寄宿制小学管理行动之研究—在甘加乡寄宿制小学的探索.
关键词:寄宿制小学 女寄宿生 健康成长
裕展希望小学是本县一所建校最早的寄宿制学校,九年来我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班主任,见证了它的成长与发展。特别是宿舍建设、管理方面且行、且学、且知,实践—总结—探讨验证—再总结,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矛盾中一路走来,与身边的领导、同事、家长探索解决女生宿舍管理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使之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女寄宿生管理的意义
学生宿舍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逗留时间最多的场所,也是学生“自由度”最大的地方,学生往往把自己的寝室当作自由论坛的天地,每当课堂学习和室外活动结束后,紧张的思绪松驰下来,寝室成员之间随意地进行思想交流,自觉不自觉地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畅谈各自的想法和见解,发泄各自的牢骚和不满,因而学生宿舍成了各种信息的聚散地,成了学生情感任意碰撞的场所和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园地,成了学生重要的第二课堂。因此,学生宿舍管理和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影响着他们人际关系、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以及集体意识和合作协调能力的养成,影响着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女寄宿生作为寄宿生中的特殊群体,她们对其他学生的影响和引领作用不可忽视。
二、女生宿舍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校女寄宿生人数占全部寄宿生的百分之四十五以上,其中百分之四十三以上的是留守儿童,而这些寄宿生中五六年级的女生居多。近十年的宿舍管理中,我们普遍发现女孩子比男孩子难管理,宿舍里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较多,综合起来有以下方面:
1.女孩较男孩情感较脆弱
我校女生宿舍主要以班级为单位居住,当然每学年也有2-3个宿舍为了照顾二三年级的寄宿生调整为混合宿舍。新学年开始,女生宿舍由于恋家哭的现象较多,宿舍内一个一哭,会带动一大片。另外由于学生受老师批评,一些洗碗扫地当值日生不尽责招人指责的琐碎小事会导致她们闹脾气,赌气不吃饭,给家长打小报告。有时还会出现自己不遵守宿舍纪律,别人一说就哭哭啼啼,给人受欺负的假象。
2.女孩较男孩爱闹不团结
由于性别差异,女孩子情感细腻,与别人有了矛盾缓冲时间长,与此同时还爱找自己的同盟军。往往个别泼辣女生会召集一些女生,与对手对着干,更有甚者会孤立对手,宿舍气氛搞得特别紧张。以至于把这种不良的气氛带到班内,影响到班内的团结。
3.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女孩安全方面操的心比男孩要多。除了食物中毒、推搡碰撞之类的安全隐患外,还有晚上不关闭门框、上厕所、遭到性侵等特别令人担忧的问题。记得我们曾经历过这样的一个实例:两个三年级的女孩周日返校,晚上就寝后,商量好偷着回家,于是在监管宿舍的老师和值周教师检查后以上厕所为名偷偷溜出宿舍,从铁栅栏门挤出去,打电话让家长接她们回家了。尽管第二天安全返校了,但知道后还是令人心惊。
4.生理、心里方面的问题困扰着她们
裴林的《寄宿制初中生心里问题对策》一文中指出,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因生理、心里发生变化、交往对象、环境等变化,加之与通校生相比与父辈相处时间少,家庭缓冲时空小,受父辈的关爱熏陶影响少,教育引导不当,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我校女寄宿生中也存在一些生理心理方面的问题。五六年级个别年龄偏大的女生已进入青春期,再加上一些发育早的,由于母亲打工在外不在身边,身体变化方面的知识无人告诉她们,月经的来潮让她们手足无措,有的女孩开始甚至不知道如何用卫生纸与卫生棉,加上其她女孩异样的目光、背后的议论,让她们困惑、紧张。一天当中、学习、吃饭、生活与异性相处时间较长,朦朦胧胧对异性有了好奇与好感,学校里传纸条,再加上同学的取笑,更会推泼助澜,让她们走上早恋之路。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范围的扩大,内心的感受体验变得丰富了,随之产生了很多烦恼,加上学习压力,容易出现性格孤僻、沉默寡言、自卑焦躁的心理,如不及时疏导这些问题,就会大大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解决的策略
1.完善宿舍管理制度,提高宿舍管理质量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办好寄宿制,就必须完善各项制度,制度完善了,还必须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总之,建立完善的制度和具体的落实措施,是办好寄宿制的强有力保证。”鉴于此,我校结合实际建立了有值周教师—班主任、监管宿舍的老师—学校领导晚寝检查的三位一体的检查制度,还制定了监管宿舍的教师奖惩制度,后勤教师服务制度,宿舍公约等。制定完善了制度后,加强对制度的落实与检查。在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批评教育这样巡回往复的过程中,逐渐让学生的行为符合规范要求。
2.宿舍管理中重视生活教育
陶行知先生大力倡导“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为了提升寄宿制学生的整体素质,对学生开展生活教育势在必行。结合女孩子的特点,生活教育的实施应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做起,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集体活动中抓住有利时机开展生活教育,宿舍兼管老师要在日常管理中渗透生活教育。
(1)教她们懂礼貌
礼仪方面教女孩学会谦让,懂得尊重她人,特别是学会尊重弱者。面对宿舍检查老师要学会说“您好”“谢谢”“晚安”等。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女孩大多比较爱干净,主要引导她们认识什么是青春的美,发现涂指甲、戴耳环的现象要正确引导,消除女孩爱攀比的不良习惯,爱美的心理既要保护,又要预防受网络、电视和生活中不健康行为的影响。
(3)教会处理人际交往的方法
与人交往方面要教育她们大气,不要小心眼。每周的生活会上大胆把自己对她人的意见、不满、甚至是怀疑说出来,不要在背后说她人的不是,不要挑拨是非。让她们明白“淅淅沥沥的雨湿衣裳,咕咕哝哝的话伤和气”的道理。还要引导她们从小就有一颗仁爱之心,宿舍内不以强凌弱。不管睡觉还是吃饭,心中都要有她人,高年级的要关心低年级的,学习好的要关注学习差的,不歧视随班跟读的学生、身心有问题的学生。生活教育不是一味说教,而是“润物细无声”。
3.宿舍管理中抓好安全教育
为了提高寄宿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寄宿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农村寄宿制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必不可少。对于校外安全,由于我校地理位置特殊—地处227线与水渠附近,开展安全教育应向学生普及交通安全、防溺水教育。对于校内安全,要教育学生防电、防盗、防食物中毒、防意外伤害等。女寄宿生,学校要求晚寝时监管宿舍的教师、值周老师必须检查她们收拾好门窗,起夜上厕所要三人以上,不得独自在教室逗留。
4.宿舍管理中纳入心理健康教育
(1)学校高度重视
每学年学校都特别重视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计划中来。排课上每周安排一节心健课,要求班主任上好课,精选内容,让心理健康知识、生理卫生知识、青春期知识进入课堂。
(2)有针对性开展专题讲座
每学期安排心理专业教师进行两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其中有一次专门针对女生,教学生了解一些心理问题,教给他们一些缓减学习压力的方法,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为他们青春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3)精心安排好活动
结合我县教体局《三个指导意见》的精神,精心安排活动。如专门有女孩参加的顶碗舞、花样皮筋、跳绳等,让她们在活动中体会合作的快乐,发现自我的优势,化自卑为自信,变沉默为开朗,平复焦躁不安的心理。
(4)重视沟通交流
班主任老师和宿舍管理老师在平时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让学生因心理问题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5.宿舍管理中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环境
环境具有极强的教育作用。宿舍是寄宿生的第二课堂,他们不仅在这里吃饭休息,而且在这里相互学习、交流思想,所以学校特别重视营造良好的宿舍环境。新学年床单、牙具、墙围、墙上的字画重新更换,让宿舍干净整洁,学生团结友爱。让环境教育成为寄宿制学校优势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黄明波:山区学校实行寄宿制的体会,J 教育评论,2001.
张夏荃:小学管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吴志丽: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现状研究——以甘肃省天祝县天堂乡天堂学校为例.
董树梅:藏族牧区寄宿制小学管理行动之研究—在甘加乡寄宿制小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