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研究

【作者】 贺璐璐

【机构】 黑龙江省伊春林业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当今世界已经步入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紧缺人才。为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发展,更准确的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定位,本专业对几百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调研,明确本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中厂”,完善“学工融合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企业用人标准和岗位需求,聘请企业技师和能工巧匠进行参加,重新构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主要采用项目为引领,任务为驱动,案例为载体,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形成“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实践+项目训练+企业实训”的教学模式。专业注重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学生技能的培养,创建“学生创业工作室”,“大师工作室”,“企业技师工作室”等,形成“师徒式”工作方式,创建了企业运行环境,模拟企业生产,有效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一、课程体系构建
  通过行业、企业调研,结合企业人才需求,根据行业用人标准和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出项目课程,形成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下面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平面方向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核心课程有:文字录入技术、计算机操作与办公软件使用,工具软件操作与使用,平面设计、网络搭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动画设计与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多媒体技术等。
  通过加强校企合作,聘请企业技师和能工巧匠参与,以“学工融合工作室”为平台,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进行平面方向项目课程设计,主要采用项目为引领、任务为驱动、案例为载体,全面打造学生平面设计水平。主要平面方向课程有:素描设计、构成设计、平面软件操作与应用、平面图形图像创意与设计、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印前技术与印后工艺等。
  按照专业培养能力递进原则,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核心课程、方向课程、拓展课程。
  二、教学模式改革
  通过“学工融合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带动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以“学生创业工作室”为依托,采用项目为引领,案例实施为载体,建立大师工作室、企业技师工作室,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师徒培养模式。真正打造产教结合,学做合一的教学环境。在企业技师和专业教师指导下,认识知识、理解知识、巩固知识;学习技能、掌握技能、熟练技能,形成“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实践+项目训练+企业实训”的教学模式。学校在企业组建教学式“岗位培训区”、“教师企业实践区”等培训基地,锻炼学生、教师企业实际工作能力。专业根据学生素质,分阶段、分层次进入企业实践,实现专业和企业的深度对接。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把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融为一体,使实践教学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通过学生评价体系和考试认证制度,促进教学模式完善与发展,提高育人效益。
  三、教学评价方法
  对学生的学业考评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即教师的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应从情感态度、岗位能力、职业行为等多方面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测评;结果性评价是从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完成任务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1)过程考核
  每个项目(或任务)结束后要组织学生自评、组长评价和教师评价。该项目成绩为学生自评(30分)+组长评价(30分)+教师评价(40分)。所有的项目(或任务)完成后,各项目(或任务)成绩取平均值的40%作为总成绩的过程考核部分成绩。
  (2)结果考核
  结果考核包括技能考核和期末考评。A、技能考核:学期末由教师组织技能操作考核,每位学生以随机抽签的形式确定考核内容,教师综合评定后给出技能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10%。B、期末考评:工作过程知识的测试(试卷、网上测试、口试),占总成绩的50%。总成绩=过程考核(40%)+技能考核(10%)+期末考评(50%)。
  通过构建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让专业与企业结合更加紧密,每一门课程都采用企业的项目进行设计,在专业教师和企业技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仿真企业生产活动,有效提高企业岗位实践能力,为学生上岗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必将推动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快发展,必将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黑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整体性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QDB1211004,子课题项目“构建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