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实施生本教育的体会
【作者】 李 扬 石小蓉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工农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实践证明不可小看孩子们的潜能,他们不但能完成这些识字要求,还能超额完成,送给我们很多的惊喜。生本教育也是时代发展中又一新的教育理念,就是充分体现孩子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去找到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学校教育;生本教育;探究
我是一位从教十五年的语文教师。在这十五年里,我经历了从旧教材到新教材的改革,现在又投入到了生本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来。思想的更新是教师成长道路上的必由之路,只有经历了一次次的磨砺,一次次的提高,我们的教育才会适应时代的需求。曾记得新课改时,许多老师对新教材持消极的态度,认为小学低段的识字量太大了,学生不容易完成。实践证明不可小看孩子们的潜能,他们不但能完成这些识字要求,还能超额完成,送给我们很多的惊喜。生本教育也是时代发展中又一新的教育理念,就是充分体现孩子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去找到学习的方法。对于此次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要实现这一转身是不容易的。下面我就谈谈在实践生本教育下的一些点滴体会:
1、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快乐的课堂是我们追求的主旋律,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又非易事。我们所看见的一堂堂精彩的课例,学生是激情四射的,是充满了自信的。学生活起来了,快乐起来了,课堂也就呈现出精彩。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学到了新知识。我们在感叹孩子的惊人表现的同时,又有多少人在关注教师。这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新时代需要教师具有很高的素质。这又让我想到了一句话:要想给孩子一滴水,你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这是远远不够的,孩子们的信息量不容小觑,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充充电呢?现在我们的时间同样也被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所充斥,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以前的我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只要是能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可渐渐的书上的灰尘越来越厚,自己也慵懒的可怕。要求孩子们热爱阅读,可作为语文老师的我阅读了吗?为孩子做的示范作用又在哪里?我一遍遍叩问自己。我看到了固步自封是要被时代所淘汰的,所以,作为育人的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2、搭建平台,给学生展示的空间
以往我们的课堂是教师在上面讲的声嘶力竭,学生在下面似听非听,甚至为某些同学唱起了催眠曲。目前,我所教授的七年级二班的学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的热情越来越低。有时我在课上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即使有同学回答,答案也往往不是经过认真思考之后的结果。通过学习生本,才知道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我们在课堂上把知识点讲解的太细,很少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久而久之使学生思维形成定势,懒得思考问题,认为老师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没有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班的谭方雄连听课都不愿意,他认为学习是被迫的,是为家长学、为老师学,没有了学习的动力,课堂上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学习生本教育以后让我懂得放手,知道了课堂应该在给予学生充分前置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辩,能学会的自己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机会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所以,在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学生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谭方雄也在这种新的学习理念的教育下有了成就感,就有了自信,对课堂学习也感兴趣了。大地放弃绚丽斑斓的黄昏,才会迎来旭日东升的曙光;?我们搭建好展示的平台,才能迎来孩子可喜的成长。这就是生本!
3、生本教育要注重小组合作
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但小组合作就能集众人智慧,把能量发挥到最大。我在进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总在思索“合作学习”怎么操作才能做到真正有效?怎么才能使小组合作发挥最大的效益呢?我觉得关键是:教师要对合作学习的意义要有一定的认识,把握合作学习的实质并敢于实践。
我首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成5人为一小组,小组长、学科组长、纪检员等都组建起来。其次,召开小组会议,对于每个人的分工进行细化,让他们在小组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课堂上,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小其他的同学听不见,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我就抓住次契机,让他们自己想办法,给建议解决这个难题。学生积极踊跃的发言,总结出了什么时候该倾听,什么时候该交流。在此之后,小组合作有序起来。最后,不要忘记对于小组的评价。我们的评价对象评不是某一同学,而是某一组同学。所以必须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在使用评价用语时“你真能干”之类的评语就不合适,因为组长的回答代表着集体智慧的结晶,要对所有成员的合作做为评价的标准,以此来鼓励学生在合作中应做到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我班每两周一次会进行优秀小组的评比,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小组合作,还让小组形成了凝聚力。小组合作的工作还很纷繁,需要我们每个教师耐心、细致的去工作,在不断的反思中去总结提升。
生本教育的天之宽,地之阔,我会在自己的教学中去学习与探索,努力提高自己,释放出自己的那一缕清香。
关键词:学校教育;生本教育;探究
我是一位从教十五年的语文教师。在这十五年里,我经历了从旧教材到新教材的改革,现在又投入到了生本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来。思想的更新是教师成长道路上的必由之路,只有经历了一次次的磨砺,一次次的提高,我们的教育才会适应时代的需求。曾记得新课改时,许多老师对新教材持消极的态度,认为小学低段的识字量太大了,学生不容易完成。实践证明不可小看孩子们的潜能,他们不但能完成这些识字要求,还能超额完成,送给我们很多的惊喜。生本教育也是时代发展中又一新的教育理念,就是充分体现孩子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去找到学习的方法。对于此次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要实现这一转身是不容易的。下面我就谈谈在实践生本教育下的一些点滴体会:
1、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快乐的课堂是我们追求的主旋律,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又非易事。我们所看见的一堂堂精彩的课例,学生是激情四射的,是充满了自信的。学生活起来了,快乐起来了,课堂也就呈现出精彩。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学到了新知识。我们在感叹孩子的惊人表现的同时,又有多少人在关注教师。这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新时代需要教师具有很高的素质。这又让我想到了一句话:要想给孩子一滴水,你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这是远远不够的,孩子们的信息量不容小觑,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充充电呢?现在我们的时间同样也被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所充斥,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以前的我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只要是能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可渐渐的书上的灰尘越来越厚,自己也慵懒的可怕。要求孩子们热爱阅读,可作为语文老师的我阅读了吗?为孩子做的示范作用又在哪里?我一遍遍叩问自己。我看到了固步自封是要被时代所淘汰的,所以,作为育人的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2、搭建平台,给学生展示的空间
以往我们的课堂是教师在上面讲的声嘶力竭,学生在下面似听非听,甚至为某些同学唱起了催眠曲。目前,我所教授的七年级二班的学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的热情越来越低。有时我在课上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即使有同学回答,答案也往往不是经过认真思考之后的结果。通过学习生本,才知道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我们在课堂上把知识点讲解的太细,很少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久而久之使学生思维形成定势,懒得思考问题,认为老师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没有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班的谭方雄连听课都不愿意,他认为学习是被迫的,是为家长学、为老师学,没有了学习的动力,课堂上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学习生本教育以后让我懂得放手,知道了课堂应该在给予学生充分前置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辩,能学会的自己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机会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所以,在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学生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谭方雄也在这种新的学习理念的教育下有了成就感,就有了自信,对课堂学习也感兴趣了。大地放弃绚丽斑斓的黄昏,才会迎来旭日东升的曙光;?我们搭建好展示的平台,才能迎来孩子可喜的成长。这就是生本!
3、生本教育要注重小组合作
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但小组合作就能集众人智慧,把能量发挥到最大。我在进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总在思索“合作学习”怎么操作才能做到真正有效?怎么才能使小组合作发挥最大的效益呢?我觉得关键是:教师要对合作学习的意义要有一定的认识,把握合作学习的实质并敢于实践。
我首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成5人为一小组,小组长、学科组长、纪检员等都组建起来。其次,召开小组会议,对于每个人的分工进行细化,让他们在小组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课堂上,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小其他的同学听不见,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我就抓住次契机,让他们自己想办法,给建议解决这个难题。学生积极踊跃的发言,总结出了什么时候该倾听,什么时候该交流。在此之后,小组合作有序起来。最后,不要忘记对于小组的评价。我们的评价对象评不是某一同学,而是某一组同学。所以必须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在使用评价用语时“你真能干”之类的评语就不合适,因为组长的回答代表着集体智慧的结晶,要对所有成员的合作做为评价的标准,以此来鼓励学生在合作中应做到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我班每两周一次会进行优秀小组的评比,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小组合作,还让小组形成了凝聚力。小组合作的工作还很纷繁,需要我们每个教师耐心、细致的去工作,在不断的反思中去总结提升。
生本教育的天之宽,地之阔,我会在自己的教学中去学习与探索,努力提高自己,释放出自己的那一缕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