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让孩子赢在写字的起跑线上
【作者】 耿 坤
【机构】 山东省诸城市府前街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实施背景: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也指出:“教孩子们写好规范汉字,促进素质教育,是崇高的事业,功在千秋。要重质量,重普及,重队伍,重科研,重坚持。要让孩子们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虽然各级学校也加强了这方面的教学,但由于老师、学校、教学方式、家长等多种原因造成了我们现在的写字教学却并不如意,有的小学生六年下来写字水平很差,点、画、笔顺不规范,字写得东倒西歪、难以辨认,甚至有的生造字、错别字连篇。
所以我认为写字教学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写好字”应该从孩子入学就做为一个重点抓起,教孩子写好每一个字,懂得提笔写字就要练字,让孩子走好这写字的第一步,赢在写字的“起跑线”上。
实施内容:
我今年所教学的对象一年级新生,所以,学生入学前我就把教学生写好字确定为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为了让学生能够写好字,并把它作为一项自觉的行为来做,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凡是他们喜爱的,学习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效果也较好。学生刚入学,我们就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孩子们爱听故事,老师就给他们讲名人写字的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讲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讲“怀素写字”的故事,讲三国时钟繇抱犊入山学书的故事,让他们学到了勤奋;讲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使他们学到了自强不息……用这些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激发学生来学写字的兴趣。
二、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有人说,小时候,人是习惯的主人,长大了,人是习惯的奴隶。所以说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在写字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对小学生来讲,写字习惯是基石,写好字是上层建筑。叶圣陶老前辈也这样告诫我们:“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写字习惯包括认真的书写态度,正确的执笔、运笔方法和写字姿势,爱护并正确使用文具,注意卫生等。学生一旦养成了这些良好的书写习惯,将终身受益。
新生入学后,我十分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首先从写字的姿势入手,教给孩子写字歌:头正,肩平,腰直,臂开,足安。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教给孩子们拿笔的姿势:老大老二对对齐,中间留缝隙,后面跟着三兄弟。写字起笔之初要按提,中间行笔力均匀,折笔顿挫稍用力,收笔之处要回锋。孩子们开始学写时,写得“一”有三道弯,我一直按要求强调,孩子们写得越来越好,虽然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熟练的运笔,但他们字形和笔锋的美已经初步显露出来了。
三、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榜样示范。
1、规范自己的书写,以身作则。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之一就是: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教师具有示范性的特点,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端正、规范、美观的字是学生学写生字的榜样,是学生写好字的驱动力。因此,教学生字我也先周备课,每个字的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我都先认真观察,然后在本子上先练写几遍,再来教给学生。平日里如果有空闲我就在本子练铅笔字、钢笔字,在小黑板上练粉笔字。平时的课堂板书,批改作业,我都注意书写的姿势,握笔姿势。安排好字的结构,注意字的笔顺,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个端端正正的汉字。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无形中,老师把自己变成了一面镜子。从此以往,在教师创设的这个好好写字的环境里,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提笔就能以教师为准,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
2、黑板上教写字,让学生整体掌握。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教生字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上本课要学的生字,然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田字格中的字,静心研究字的笔顺、间架结构及主笔位置。如独体字要看准哪一笔在横中线、竖中线,最关键的是哪一笔、最难写的是哪一笔。合体字的几部分在田字格中的比例,是左窄右宽、左宽右窄还是左右相等,然后老师再在田字格里示范,学生认真看黑板并随着老师书空。学生认真看清其字的每一环节,每一步骤,静观默察每一笔是否到位,细细体味每一笔的引笔,运笔的快慢。总之,观察越仔细,范字在脑中的印象就越深,“眼”中字就会变成“心”中字。随着眼力的提高,写出的字就能准确、顺当、美观,然后再在本字上写这个字,便能做到“胸中有字,下笔有神”了。
3、作业本上写范字,让学生有据可依。
教本上的字规范、漂亮,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如果老师能够在作业本上写上范字,好么写好这个字的难度便便大大地降低了。因为老师的字更宜于学生观察及模仿。所以我们教研组的语文老师们从学生一开始学生字便在作业本上给学生写范字。学生写时,一边看着教师的范字一边写,就会注意笔画的长短、轻重、粗细、斜正、曲直、起笔和收笔的方圆、藏露等。这样做为学生写好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施效果: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便成功了一半”。因为从开始我们就加强了写字教学,所以一年级的孩子入学半年来,写字方面进步很大。在元旦的书画展评中,市教育局的领导给予好评。许多家长也在家长来信中告诉我们:“孩子写得字比我们写得还要好呢。真要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培育。”还有的家长见了面就说:“我觉得孩子写的字跟您的有点像,觉得写得真不错。”……听到这些来自家长的发自内心的表扬,我会心地笑了。而我自己的字也在不断进步,深深地体会到了“教学相长”。
我和孩子们在写字这条起跑线上稳稳地迈出了第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优化写字教学,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为祖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让孩子赢在写字的起跑线上。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也指出:“教孩子们写好规范汉字,促进素质教育,是崇高的事业,功在千秋。要重质量,重普及,重队伍,重科研,重坚持。要让孩子们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虽然各级学校也加强了这方面的教学,但由于老师、学校、教学方式、家长等多种原因造成了我们现在的写字教学却并不如意,有的小学生六年下来写字水平很差,点、画、笔顺不规范,字写得东倒西歪、难以辨认,甚至有的生造字、错别字连篇。
所以我认为写字教学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写好字”应该从孩子入学就做为一个重点抓起,教孩子写好每一个字,懂得提笔写字就要练字,让孩子走好这写字的第一步,赢在写字的“起跑线”上。
实施内容:
我今年所教学的对象一年级新生,所以,学生入学前我就把教学生写好字确定为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为了让学生能够写好字,并把它作为一项自觉的行为来做,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凡是他们喜爱的,学习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效果也较好。学生刚入学,我们就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孩子们爱听故事,老师就给他们讲名人写字的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讲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讲“怀素写字”的故事,讲三国时钟繇抱犊入山学书的故事,让他们学到了勤奋;讲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使他们学到了自强不息……用这些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激发学生来学写字的兴趣。
二、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有人说,小时候,人是习惯的主人,长大了,人是习惯的奴隶。所以说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在写字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对小学生来讲,写字习惯是基石,写好字是上层建筑。叶圣陶老前辈也这样告诫我们:“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写字习惯包括认真的书写态度,正确的执笔、运笔方法和写字姿势,爱护并正确使用文具,注意卫生等。学生一旦养成了这些良好的书写习惯,将终身受益。
新生入学后,我十分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首先从写字的姿势入手,教给孩子写字歌:头正,肩平,腰直,臂开,足安。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教给孩子们拿笔的姿势:老大老二对对齐,中间留缝隙,后面跟着三兄弟。写字起笔之初要按提,中间行笔力均匀,折笔顿挫稍用力,收笔之处要回锋。孩子们开始学写时,写得“一”有三道弯,我一直按要求强调,孩子们写得越来越好,虽然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熟练的运笔,但他们字形和笔锋的美已经初步显露出来了。
三、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榜样示范。
1、规范自己的书写,以身作则。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之一就是: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教师具有示范性的特点,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端正、规范、美观的字是学生学写生字的榜样,是学生写好字的驱动力。因此,教学生字我也先周备课,每个字的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我都先认真观察,然后在本子上先练写几遍,再来教给学生。平日里如果有空闲我就在本子练铅笔字、钢笔字,在小黑板上练粉笔字。平时的课堂板书,批改作业,我都注意书写的姿势,握笔姿势。安排好字的结构,注意字的笔顺,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个端端正正的汉字。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无形中,老师把自己变成了一面镜子。从此以往,在教师创设的这个好好写字的环境里,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提笔就能以教师为准,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
2、黑板上教写字,让学生整体掌握。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教生字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上本课要学的生字,然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田字格中的字,静心研究字的笔顺、间架结构及主笔位置。如独体字要看准哪一笔在横中线、竖中线,最关键的是哪一笔、最难写的是哪一笔。合体字的几部分在田字格中的比例,是左窄右宽、左宽右窄还是左右相等,然后老师再在田字格里示范,学生认真看黑板并随着老师书空。学生认真看清其字的每一环节,每一步骤,静观默察每一笔是否到位,细细体味每一笔的引笔,运笔的快慢。总之,观察越仔细,范字在脑中的印象就越深,“眼”中字就会变成“心”中字。随着眼力的提高,写出的字就能准确、顺当、美观,然后再在本字上写这个字,便能做到“胸中有字,下笔有神”了。
3、作业本上写范字,让学生有据可依。
教本上的字规范、漂亮,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如果老师能够在作业本上写上范字,好么写好这个字的难度便便大大地降低了。因为老师的字更宜于学生观察及模仿。所以我们教研组的语文老师们从学生一开始学生字便在作业本上给学生写范字。学生写时,一边看着教师的范字一边写,就会注意笔画的长短、轻重、粗细、斜正、曲直、起笔和收笔的方圆、藏露等。这样做为学生写好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施效果: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便成功了一半”。因为从开始我们就加强了写字教学,所以一年级的孩子入学半年来,写字方面进步很大。在元旦的书画展评中,市教育局的领导给予好评。许多家长也在家长来信中告诉我们:“孩子写得字比我们写得还要好呢。真要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培育。”还有的家长见了面就说:“我觉得孩子写的字跟您的有点像,觉得写得真不错。”……听到这些来自家长的发自内心的表扬,我会心地笑了。而我自己的字也在不断进步,深深地体会到了“教学相长”。
我和孩子们在写字这条起跑线上稳稳地迈出了第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优化写字教学,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为祖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让孩子赢在写字的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