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析新课改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作者】 胡爱民
【机构】 甘肃省民乐县第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新的教材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虽然这样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了,但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广大参与课改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仍然碰到了很多问题。那么农村英语教学中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呢?又该如何去寻找对策呢?
一、主要存在问题
(一)客观因素造成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改革举步维艰
1、学生基础差,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严重脱节。现在国家要求小学三年级就开展英语教育,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但实际上,很多农村小学还没有开设英语课,不够重视,使小学英语教学效果不良。而中学英语起步高,跨度大,相互之间存在着断层,使中学英语难以全面提高,难以使学生共同发展,导致学习两级化。
2、教学设施落后目前只有极少数学校建有语音室和电教平台,部分学校有录音机、电视等电教设备,但与教材相关的配套材料缺乏,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在很大范围内仍是“一支粉笔,一名教师,夹着课本走进课堂”的局面。
3、缺少语言环境。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只有在上课的时候才勉强说几句英语,而课后一旦对他们说两句英语,他们就认为不正常。学生缺乏说英语的语言环境和说英语的机会。
(二)教师本身的主观因素促使英语教育改革步履蹒跚
1、教学观念陈旧,走不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在农村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仍注重讲解,讲透语言点、语法及句型结构,反复造句,课文及对话加强背诵,这样做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应付中考,考试内容以笔试为主,即使考听力所占比重也很小。为了应付考试,老师将大量的时间用来改试卷,很少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学生满脑子都是语法的概念,听说等应用能力很差。
2、教学方法陈旧,走不出“一言堂”的误区。尽管教育主管部门每学期开学之初都在大喊“教改”,但有些老师认为教改与自己关系不大,不论教材怎么改都是“以不变,应万变”。仍然是“教单词——分段讲解课文——讲解语法——讲词组——朗读课文”这种教法。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结果不论英语语言多么优美,故事情节多么生动,学生得到的只是几个要记的词组和枯燥无味的语法,而真实的交际能力却很差。
3、教学态度在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形式上经常讲要营造民主与平等的教学气氛,但很多农村教师对于差生仍然采取罚写单词50遍,甚至100遍。老师用心良苦,结果却收效甚微。造成学生对教师的烦感、厌恶甚至于出现敌对情绪。教师应从自身找原因,你的课堂是不是生动有效,是否让学生学起来轻松自然,老师应该放下“架子”与学生做朋友。
4、部分教师综合素质较低。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短缺,很多不是英语专业毕业,存在许多其他专业改教英语的现象,上课时不能用英语组织课堂。其次,有的教师根本不知道教什么,抓不住重点,满堂灌,对听、说、读、写把握不到位。
二、原因分析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初中条件差,不能吸引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前来工作,来的教师也很难留住,即使被留住了积极性也未能充分调动起来。这就造成了师资力量远远不及城镇中学,加上农村初中无力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这在相当程度上给教学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解决问题的几点对策
(一)改进教学设施
农村学校需要装备现代教学设施,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实学校课程资源,精心设计和营造校园课程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学校的场地、设施、设备、仪器、器材等在英语教学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培养学生方面
1、培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力求认知和探求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积极心理倾向。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兴趣,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养成了,就会持之以恒,积水成渊,让点滴的知识汇成涛涛江河。故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比如:课上让学生多说英语,课下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信心,勤学苦练,持之以恒,多记多用。
(三)教师自身方面
1、优化教师队伍,整合教学方法。近两年来教育局招聘了一大批外语优秀毕业生充实外语教学的第一线,这已经大大优化了教师队伍。但就原有的这部分教师来说,教研机构人员要对他们进行教法指导,教育主管部门要下大力气解决当前英语教师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要动员各地名校及其他成人教育机构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训,以便教师更新英语知识,提高教学理论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求严格监管成人教育质量,让所有参与自考函授等成人教育的教师不仅能提高自己(下转第69页)(上接第48页)的学历,而且能真正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基本技能。英语教师要不断进取,学习《新课标》和先进的外语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为此,英语教师们可以组织集体备课,进行课堂教学专题研究,优质课评选等活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音、语调、听说技能,让自己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此外,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城镇和农村的英语教师进行双向交流,在学习互动中拓展自己视野,提升自己。这样农村英语教师可以感受和学习城市英语教师的优秀教学成果,来自城镇的英语教师可以把自己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讲解推广给农村教师。
2、教师本人要勤于学习,做教学改革的领头羊。新教材对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提高了,教师在教学方面要不断地学习充电,要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要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多看多研究教改方面的信息,不仅要教好书,还要搞好教科研活动,从而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以求跟上时代的步伐。
总之,新课改是一个不断探究,不断深化的过程。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在农村,农村的基础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教师要勇于进取,走出自己的误区,自觉实现由“填鸭式”、“一言堂”到“交际式”、“以人为本”的转变。用现代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用现代教学手段来丰富和完善自己。不断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为将来农村中学英语成绩的全面提高共绘一篇美丽的“蓝天”,为早日扫除语言障碍,与世界接轨共同献计献策。
一、主要存在问题
(一)客观因素造成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改革举步维艰
1、学生基础差,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严重脱节。现在国家要求小学三年级就开展英语教育,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但实际上,很多农村小学还没有开设英语课,不够重视,使小学英语教学效果不良。而中学英语起步高,跨度大,相互之间存在着断层,使中学英语难以全面提高,难以使学生共同发展,导致学习两级化。
2、教学设施落后目前只有极少数学校建有语音室和电教平台,部分学校有录音机、电视等电教设备,但与教材相关的配套材料缺乏,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在很大范围内仍是“一支粉笔,一名教师,夹着课本走进课堂”的局面。
3、缺少语言环境。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只有在上课的时候才勉强说几句英语,而课后一旦对他们说两句英语,他们就认为不正常。学生缺乏说英语的语言环境和说英语的机会。
(二)教师本身的主观因素促使英语教育改革步履蹒跚
1、教学观念陈旧,走不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在农村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仍注重讲解,讲透语言点、语法及句型结构,反复造句,课文及对话加强背诵,这样做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应付中考,考试内容以笔试为主,即使考听力所占比重也很小。为了应付考试,老师将大量的时间用来改试卷,很少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学生满脑子都是语法的概念,听说等应用能力很差。
2、教学方法陈旧,走不出“一言堂”的误区。尽管教育主管部门每学期开学之初都在大喊“教改”,但有些老师认为教改与自己关系不大,不论教材怎么改都是“以不变,应万变”。仍然是“教单词——分段讲解课文——讲解语法——讲词组——朗读课文”这种教法。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结果不论英语语言多么优美,故事情节多么生动,学生得到的只是几个要记的词组和枯燥无味的语法,而真实的交际能力却很差。
3、教学态度在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形式上经常讲要营造民主与平等的教学气氛,但很多农村教师对于差生仍然采取罚写单词50遍,甚至100遍。老师用心良苦,结果却收效甚微。造成学生对教师的烦感、厌恶甚至于出现敌对情绪。教师应从自身找原因,你的课堂是不是生动有效,是否让学生学起来轻松自然,老师应该放下“架子”与学生做朋友。
4、部分教师综合素质较低。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短缺,很多不是英语专业毕业,存在许多其他专业改教英语的现象,上课时不能用英语组织课堂。其次,有的教师根本不知道教什么,抓不住重点,满堂灌,对听、说、读、写把握不到位。
二、原因分析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初中条件差,不能吸引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前来工作,来的教师也很难留住,即使被留住了积极性也未能充分调动起来。这就造成了师资力量远远不及城镇中学,加上农村初中无力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这在相当程度上给教学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解决问题的几点对策
(一)改进教学设施
农村学校需要装备现代教学设施,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实学校课程资源,精心设计和营造校园课程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学校的场地、设施、设备、仪器、器材等在英语教学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培养学生方面
1、培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力求认知和探求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积极心理倾向。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兴趣,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养成了,就会持之以恒,积水成渊,让点滴的知识汇成涛涛江河。故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比如:课上让学生多说英语,课下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信心,勤学苦练,持之以恒,多记多用。
(三)教师自身方面
1、优化教师队伍,整合教学方法。近两年来教育局招聘了一大批外语优秀毕业生充实外语教学的第一线,这已经大大优化了教师队伍。但就原有的这部分教师来说,教研机构人员要对他们进行教法指导,教育主管部门要下大力气解决当前英语教师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要动员各地名校及其他成人教育机构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训,以便教师更新英语知识,提高教学理论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求严格监管成人教育质量,让所有参与自考函授等成人教育的教师不仅能提高自己(下转第69页)(上接第48页)的学历,而且能真正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基本技能。英语教师要不断进取,学习《新课标》和先进的外语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为此,英语教师们可以组织集体备课,进行课堂教学专题研究,优质课评选等活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音、语调、听说技能,让自己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此外,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城镇和农村的英语教师进行双向交流,在学习互动中拓展自己视野,提升自己。这样农村英语教师可以感受和学习城市英语教师的优秀教学成果,来自城镇的英语教师可以把自己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讲解推广给农村教师。
2、教师本人要勤于学习,做教学改革的领头羊。新教材对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提高了,教师在教学方面要不断地学习充电,要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要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多看多研究教改方面的信息,不仅要教好书,还要搞好教科研活动,从而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以求跟上时代的步伐。
总之,新课改是一个不断探究,不断深化的过程。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在农村,农村的基础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教师要勇于进取,走出自己的误区,自觉实现由“填鸭式”、“一言堂”到“交际式”、“以人为本”的转变。用现代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用现代教学手段来丰富和完善自己。不断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为将来农村中学英语成绩的全面提高共绘一篇美丽的“蓝天”,为早日扫除语言障碍,与世界接轨共同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