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论牙周病教学模式的发展
【作者】 郭曼丽 包广洁 文 静 李志强
【机构】 (西北民族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内科教研室 甘肃 兰州)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牙周病学教学中理论教学是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主要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关键。近几年来牙周病学经历了传统教学法,到多媒体技术,再到PBL、TBL等新式教学模式,现将其进行总结,来更好的提高牙周病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牙周病学;理论教学;教学模式
牙周病学是口腔医学的主干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临床课程,通过学生对理论、实验课及临床前见习、实习教学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牙周组织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其中理论教学是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主要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进入临床实习的前提。以往以“填鸭”式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教学和学生的需求,PBL、TBL等新式教学模式应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逐渐发挥主体性,老师则起着引导作用,牙周病课的整体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长足的提高。因此,现就近几年来牙周病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总结。
一、传统教学法
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称为传统教学法( 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是指单纯传授专业知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场所,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辅助挂图、板书等一些教学手段,这是一种机械性、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主动的传授知识,学生被动的听课接受,这样的教学没有形成师生和学生之间互动,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没有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也很容易对教师产生反感的情绪;教学内容上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在课后很容易忘记课堂所讲的内容;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没有学生的积极配合,容易被学生的负面情绪感染,也会对授课的激情逐渐减弱。
牙周病学中有些章节如牙周病的分类、流行病学及病因学,牙龈炎和牙周病的药物治疗以及牙周病的预防和疗效维护等内容比较直观、容易理解,通过图片的展示、单纯的讲解即可达到教学目的。但涉及一些与牙周疾病临床相关的章节如牙周组织应用解剖和生理、牙周病的检查、诊断和牙周洁治术等,这部分内容相对抽象、不够丰富具体,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单纯的授课达不到教学目的,也不能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二、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学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利用多媒体技术并密切结合网络技术的教学模式已经广泛应用到口腔医学的各个专业,成为牙周病课的基本教学模式。多媒体网络教学是指应用多媒体拍摄牙周疾病临床图片、录制临床操作录像、制作动画,或把课件放在网络平台供学生课后复习查看,或教师和学生在线互动、讨论等[1],这种形式提供的知识面广,基本专业知识可以随时复习,新技术新知识可以及时了解,学习环境丰富有趣。
牙周组织疾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一般最先累及的是牙龈,造成牙龈炎症,继而牙槽骨破坏吸收、牙周膜损伤,导致牙周病。一般牙周的各种疾病可能都会出现牙龈炎,但牙龈炎症的疾病不一定是牙周病,刚进入专业课学习的学生很难准确鉴别其中的区别。而将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师在基本知识传授的同时,配合形象生动的图片、病例描述、动画演示,将深奥抽象的疾病病因、症状、诊断治疗用简单直观的方法进行讲解,学生的理解能力明显增强,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好。另外手术操作的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些动画或拍摄临床中的手术录像或在网络下载相关视频,通过动态、模拟的形式让学生能够看的清晰,了解每一个操作过程、步骤以及细节,更好吸收专业知识。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这种多媒体教学模式有着显著的优势,学生与教师互动性强、课件内容信息量大、图像化率清晰、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三、PBL教学方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ning, PBL),是一种通过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它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五个阶段,它以问题为契机,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的形式讨论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获取和学习新知识的途径,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牙周组织是牙齿的支持组织,支撑整个牙体结构,是开展口腔其他专业治疗的基础,它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感染性疾病,其病因是涵盖了口腔其他学科内容,相应的治疗也需要综合牙体牙髓、修复科、颌面外科以及正畸科的相关知识。目前口腔教学模式是各个专业单独授课,学生遇到临床疾病处理时考虑问题太过局限、思维狭窄,对疾病在各个学科之间联系不能够完全掌握,对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不够全面。因此PBL教学方法能够弥补以上的不足,与传统教学法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汤利芳[3]等人将本科生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来比较学生的牙周病学的学习效果,结果发现以PBL教学方式学习的学生期末考试总成绩和病例分析题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以传统教学方式学习的学生,另外学生也反映PBL方式比较新颖,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了表达与沟通能力,在学习牙周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和操作技能。
四、CBL教学法
近年在PBL基础上发展成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CBL)模式,它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又称病例导入式教学[4]。CBL教学模式中以临床病例为主线,教师抛砖引玉,使学生在模拟的临床病例中接触“患者”,并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增加了理论讲解的真实感,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的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学思维方式并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牙龈探针出血、根分叉病变的分度以及牙龈情况的检查是牙周难点内容,胡玉乾[5]等人采用传统教学法和CBL教学法比较学生的对这三项内容的学习效果,结果表明CBL教学方法效果较好,在此教学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带着问题学习,课后通过查找文献、互相讨论,扩展了局限于课本的知识点,对临床知识进行了延伸,它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补充了传统教学法中灌输式方式的不足。
五、循证医学结合的方式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是近年来国际临床医学界倡导的一门新兴学科,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的制定应基于客观的科学研究依据。EBM强调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将医生个人的临床专业知识与现有最好的临床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为每位患者作出最佳的诊治方案[6]。EBM教育模式以问题为基础,启发和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归纳问题,然后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寻找答案,最后对文献中的答案进行分析和评价,给出具体问题的答案。EBM强调自我教育式的学习方式,目前许多国家为此改进对口腔医学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方法,他们将EBM方法归为五个步骤[7]:①根据病人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②检索临床资料有关的文献。③评价证据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实用性,对其筛选;④结合病人的具体病情和临床专业知识,将现有最好的成果应用于病人的诊断及治疗决策中;⑤评价疗效。
在牙周病学课程中有一章节是关于牙周病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包括甲硝唑、奥硝唑和四环素等,手术治疗包括牙龈切除术、跟面平整术、翻瓣术等,每种疾病的用药和手术方法均有各自严格的适应症,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可以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和灵活运用知识来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对一些基本问题的评价和判别的能力,能够通过循证医学独立的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生的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临床医学工作中如何正确判断各种诊疗手段是否科学合理,临床工作是否规范正确、诊治手段是否恰当有效打下基础。
六、TBL教学方法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 TBL)是在PBL基础上改革创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TBL教学法是指在临床前期课程或临床课程中,采用适当的分组方法,将班级分为若干个团队,然后以团队为基础学生共同学习和完成病案分析的讨论式教学方法,它强调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注重人的创造性、协作性和实践性[8]。李东[9]等人研究TBL教学模式在牙周病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五年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成两大组分别采用传统课堂授课方式和TBL教学,课后对其进行测试,统计分析后发现理论知识部分测试题的得分两种教学模式没有统计差异,而病例分析部分TBL教学法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牙周病学对口腔本科医学专业学生而言,内容相对抽象和枯燥,采用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间的互动,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牙周病学是一门理论知识与临床操作密切结合的学科,知识体系复杂,所以课程的学习是系统、综合性的,应与其他专业相辅相成。相应,牙周病的教学模式也应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在以传统教学为基础上,可以加入多媒体网络技术、CBL、PBL、循证医学和TBL等新兴的教学模式,或是两两相结合的模式如PBL结合LBL、传统教学法和CBL、多媒体联合CBL等模式,将牙周理论和临床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的提高牙周病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许浩坤, 鲁红, 陈发明等. 多媒体联合CBL 教学法在口腔黏膜病教学中的应用[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3, 23(6): 414-416.
[2] 杨谛, 仇丽鸿, 李子木等. PBL教学模式在口腔内科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 2008, 12:117-118.
[3] 汤利芳, 田智慧, 岳静等. PBL 教学法在口腔牙周病学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 中国高等教育, 2013, 5:111-113.
[4] 许浩坤, 鲁红, 陈发明等. 多媒体联合CBL 教学法在口腔黏膜病教学中的应用[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3, 23(6):414-416.
[5] 胡玉乾, 王野, 郑琳琳等. 传统教学法与CBL教学法结合在高职牙周病教学中的尝试[J]. 继续医学教育, 2012, 26(1-2):34-36.
[6] 廖义东, 林焕彩, 欧阳勇等. 运用循证医学理念构建口腔预防医学教学新方法[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12:103-104.
[7] 徐琼, 樊明文. 循证医学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J].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 30(2):85-87.
[8] 陶人川, 马飞, 曾启新. TBL教学在牙周黏膜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J]. 口腔医学研究, 2011, 27(3):255-257.
[9] 李东, 李含薇, 李咏梅等. TBL 在口腔教学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12:193.
作者简介:郭曼丽,女,山东人,硕士,主要从事口腔内科的教学和研究
通讯作者:包广洁,女,甘肃人,硕士,西北民族大学口腔医学院.
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校级精品课程《牙周病学》;项目编号:12JPKC-16705921
关键词:牙周病学;理论教学;教学模式
牙周病学是口腔医学的主干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临床课程,通过学生对理论、实验课及临床前见习、实习教学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牙周组织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其中理论教学是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主要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进入临床实习的前提。以往以“填鸭”式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教学和学生的需求,PBL、TBL等新式教学模式应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逐渐发挥主体性,老师则起着引导作用,牙周病课的整体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长足的提高。因此,现就近几年来牙周病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总结。
一、传统教学法
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称为传统教学法( 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是指单纯传授专业知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场所,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辅助挂图、板书等一些教学手段,这是一种机械性、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主动的传授知识,学生被动的听课接受,这样的教学没有形成师生和学生之间互动,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没有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也很容易对教师产生反感的情绪;教学内容上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在课后很容易忘记课堂所讲的内容;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没有学生的积极配合,容易被学生的负面情绪感染,也会对授课的激情逐渐减弱。
牙周病学中有些章节如牙周病的分类、流行病学及病因学,牙龈炎和牙周病的药物治疗以及牙周病的预防和疗效维护等内容比较直观、容易理解,通过图片的展示、单纯的讲解即可达到教学目的。但涉及一些与牙周疾病临床相关的章节如牙周组织应用解剖和生理、牙周病的检查、诊断和牙周洁治术等,这部分内容相对抽象、不够丰富具体,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单纯的授课达不到教学目的,也不能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二、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学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利用多媒体技术并密切结合网络技术的教学模式已经广泛应用到口腔医学的各个专业,成为牙周病课的基本教学模式。多媒体网络教学是指应用多媒体拍摄牙周疾病临床图片、录制临床操作录像、制作动画,或把课件放在网络平台供学生课后复习查看,或教师和学生在线互动、讨论等[1],这种形式提供的知识面广,基本专业知识可以随时复习,新技术新知识可以及时了解,学习环境丰富有趣。
牙周组织疾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一般最先累及的是牙龈,造成牙龈炎症,继而牙槽骨破坏吸收、牙周膜损伤,导致牙周病。一般牙周的各种疾病可能都会出现牙龈炎,但牙龈炎症的疾病不一定是牙周病,刚进入专业课学习的学生很难准确鉴别其中的区别。而将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师在基本知识传授的同时,配合形象生动的图片、病例描述、动画演示,将深奥抽象的疾病病因、症状、诊断治疗用简单直观的方法进行讲解,学生的理解能力明显增强,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好。另外手术操作的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些动画或拍摄临床中的手术录像或在网络下载相关视频,通过动态、模拟的形式让学生能够看的清晰,了解每一个操作过程、步骤以及细节,更好吸收专业知识。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这种多媒体教学模式有着显著的优势,学生与教师互动性强、课件内容信息量大、图像化率清晰、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三、PBL教学方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ning, PBL),是一种通过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它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五个阶段,它以问题为契机,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的形式讨论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获取和学习新知识的途径,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牙周组织是牙齿的支持组织,支撑整个牙体结构,是开展口腔其他专业治疗的基础,它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感染性疾病,其病因是涵盖了口腔其他学科内容,相应的治疗也需要综合牙体牙髓、修复科、颌面外科以及正畸科的相关知识。目前口腔教学模式是各个专业单独授课,学生遇到临床疾病处理时考虑问题太过局限、思维狭窄,对疾病在各个学科之间联系不能够完全掌握,对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不够全面。因此PBL教学方法能够弥补以上的不足,与传统教学法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汤利芳[3]等人将本科生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来比较学生的牙周病学的学习效果,结果发现以PBL教学方式学习的学生期末考试总成绩和病例分析题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以传统教学方式学习的学生,另外学生也反映PBL方式比较新颖,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了表达与沟通能力,在学习牙周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和操作技能。
四、CBL教学法
近年在PBL基础上发展成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CBL)模式,它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又称病例导入式教学[4]。CBL教学模式中以临床病例为主线,教师抛砖引玉,使学生在模拟的临床病例中接触“患者”,并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增加了理论讲解的真实感,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的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学思维方式并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牙龈探针出血、根分叉病变的分度以及牙龈情况的检查是牙周难点内容,胡玉乾[5]等人采用传统教学法和CBL教学法比较学生的对这三项内容的学习效果,结果表明CBL教学方法效果较好,在此教学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带着问题学习,课后通过查找文献、互相讨论,扩展了局限于课本的知识点,对临床知识进行了延伸,它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补充了传统教学法中灌输式方式的不足。
五、循证医学结合的方式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是近年来国际临床医学界倡导的一门新兴学科,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的制定应基于客观的科学研究依据。EBM强调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将医生个人的临床专业知识与现有最好的临床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为每位患者作出最佳的诊治方案[6]。EBM教育模式以问题为基础,启发和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归纳问题,然后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寻找答案,最后对文献中的答案进行分析和评价,给出具体问题的答案。EBM强调自我教育式的学习方式,目前许多国家为此改进对口腔医学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方法,他们将EBM方法归为五个步骤[7]:①根据病人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②检索临床资料有关的文献。③评价证据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实用性,对其筛选;④结合病人的具体病情和临床专业知识,将现有最好的成果应用于病人的诊断及治疗决策中;⑤评价疗效。
在牙周病学课程中有一章节是关于牙周病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包括甲硝唑、奥硝唑和四环素等,手术治疗包括牙龈切除术、跟面平整术、翻瓣术等,每种疾病的用药和手术方法均有各自严格的适应症,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可以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和灵活运用知识来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对一些基本问题的评价和判别的能力,能够通过循证医学独立的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生的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临床医学工作中如何正确判断各种诊疗手段是否科学合理,临床工作是否规范正确、诊治手段是否恰当有效打下基础。
六、TBL教学方法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 TBL)是在PBL基础上改革创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TBL教学法是指在临床前期课程或临床课程中,采用适当的分组方法,将班级分为若干个团队,然后以团队为基础学生共同学习和完成病案分析的讨论式教学方法,它强调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注重人的创造性、协作性和实践性[8]。李东[9]等人研究TBL教学模式在牙周病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五年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成两大组分别采用传统课堂授课方式和TBL教学,课后对其进行测试,统计分析后发现理论知识部分测试题的得分两种教学模式没有统计差异,而病例分析部分TBL教学法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牙周病学对口腔本科医学专业学生而言,内容相对抽象和枯燥,采用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间的互动,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牙周病学是一门理论知识与临床操作密切结合的学科,知识体系复杂,所以课程的学习是系统、综合性的,应与其他专业相辅相成。相应,牙周病的教学模式也应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在以传统教学为基础上,可以加入多媒体网络技术、CBL、PBL、循证医学和TBL等新兴的教学模式,或是两两相结合的模式如PBL结合LBL、传统教学法和CBL、多媒体联合CBL等模式,将牙周理论和临床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的提高牙周病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许浩坤, 鲁红, 陈发明等. 多媒体联合CBL 教学法在口腔黏膜病教学中的应用[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3, 23(6): 414-416.
[2] 杨谛, 仇丽鸿, 李子木等. PBL教学模式在口腔内科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 2008, 12:117-118.
[3] 汤利芳, 田智慧, 岳静等. PBL 教学法在口腔牙周病学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 中国高等教育, 2013, 5:111-113.
[4] 许浩坤, 鲁红, 陈发明等. 多媒体联合CBL 教学法在口腔黏膜病教学中的应用[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3, 23(6):414-416.
[5] 胡玉乾, 王野, 郑琳琳等. 传统教学法与CBL教学法结合在高职牙周病教学中的尝试[J]. 继续医学教育, 2012, 26(1-2):34-36.
[6] 廖义东, 林焕彩, 欧阳勇等. 运用循证医学理念构建口腔预防医学教学新方法[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12:103-104.
[7] 徐琼, 樊明文. 循证医学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J].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 30(2):85-87.
[8] 陶人川, 马飞, 曾启新. TBL教学在牙周黏膜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J]. 口腔医学研究, 2011, 27(3):255-257.
[9] 李东, 李含薇, 李咏梅等. TBL 在口腔教学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12:193.
作者简介:郭曼丽,女,山东人,硕士,主要从事口腔内科的教学和研究
通讯作者:包广洁,女,甘肃人,硕士,西北民族大学口腔医学院.
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校级精品课程《牙周病学》;项目编号:12JPKC-16705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