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研究

【作者】 薛 东 戚晓军

【机构】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集团公司中小学总校第五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主要方法有:实验情境,生活情境,化学故事情境,多媒体视听情境等,如何更有效的利用好这些方法,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初中化学 情境创设 有效性 实验 生活情境 化学故事 多媒体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流连忘怀,学而不厌,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情境而无实效甚至是负效的现象并不少见。比如:为了情境而情境,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或者脱离学生实际;有些情境过分追求生活化,造成学科内容淡化;有些过多地依赖信息技术演示,忽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有些情境设置过于哗众取宠,不利于学生对化学的理解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本课题研究了一些创设初中化学教学情境有效性的方法和措施。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主要方法有:实验情境,生活情境,化学故事创设情境,多媒体视听情境等,如何更有效的利用这些方法,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实验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中各种生动、鲜明的化学现象,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引发学生极大的好奇心,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学习化学更容易。实验情境的创设是化学教师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情境,怎样利用实验,更有效的创设情境。不同的实验类型,关注的侧重点不同。
  1、演示实验应重可视性和观赏性
  开学的第一节课,老师们为了打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并不着急讲教材内容,常用几个“小魔术”来引入新课。“小魔术”的选择要有观赏性和震撼力如:“清水变牛奶”、“空中生烟”、“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灯”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极大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应尽可能想办法增加实验的可视性如: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垫高试验台,让学生能看清实验现象;在做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时,走到学生中做,学生能看清现象、印象深刻;在做镁条与稀盐酸反应时,多做几组实验传到学生中,让每个学生摸一摸,真切的感受化学反应中的放热现象;在做自制灭火器实验时,请同学上台帮忙“放把火”,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总之,利用演示实验创设情境时,教师应尽可能让实验走近学生,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
  2、课堂分组实验要简单、易操作
  课堂学生分组实验,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感受化学实验的快乐,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为主动,能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以将一些简单、易操作演示实验改为课堂学生分组实验,如:探究“催化剂性质”,“燃烧的条件”及金属与酸、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等。
  3、探究实验要注重拓展性和延续性
  初中化学中有不少探究实验,教师在进行实验探究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将实验拓展和延伸,充分挖掘实验,积极发挥实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作用。如在CO2制取探究后,可让学生回家制作无壳鸡蛋;在探究“铁钉生锈”实验时,可以增加铁钉半浸没在食盐水和白醋两组实验,以比较生锈的快慢;在探究“自制酸碱指示剂”时,可以鼓励学生回家用制作的紫甘蓝液检测家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等等。这样既使课内实验得到延伸和补充,又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创设生活情境要紧贴生活、有趣味性
  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知识,教师用真实的生活情境创设教学情境,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实现化学知识的生活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生活情境的选择要紧贴生活、有趣味性,如:养金鱼时为什么要事先把自来水晾晒一段时间;做鱼的时候为什么加点醋、加点酒可以除腥味;下雪过后为什么向马路上撒盐可以防止路面结冰;洗涤剂和汽油都可以洗油污,原理有什么不同;夏天被蚊子叮咬,在家里可以涂抹些什么,能减轻痛痒;为什么卫生间的铸铁下水管易生锈;煤炭着火时洒少量水为什么会烧的更旺……这样的生活情境更让学生感觉到化学不是复杂的符号的堆砌,而是对生活真正有用的知识。
  三、用化学故事创设情境讲述要精炼
  中学生喜欢听故事,许多化学故事妙趣横生、引人人胜。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巧妙穿插小故事创设情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讲述英国战舰“欧罗巴”号失火的故事,通过学生的猜想、分析、讨论和教师的点评,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讲述“死狗洞之谜”,学生很容易就能分析得出并掌握CO2密度比空气大、不能供给呼吸性质。在类似的故事情境中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新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创设故事情境时,不能将故事机械地、原原本本地搬到课堂中来,过多的信息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会抓不住重点,增加回答的随机性,使教师被学生漫无边际的回答弄得手忙脚乱,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影响教学进程与效果。教师必须对创设情境的故事进行提炼和整合,这样才利于学生有效地学习。
  四、创设多媒体视听情境要直观、生动、讲实效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能把抽象的教(下转第42页)(上接第11页)学内容用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形象化,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用动画模拟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加入浓硫酸的错误操作,播放未检验氢气纯度就点燃的危险操作视频,观看各种火灾发生时正确应对的视频,模拟实验室用氧化铁炼铁的过程等,这样的多媒体情境,给学生以声、光、音的刺激,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时,要特别关注情境的实效性。课件只是运载和传递知识、辅助教学的手段,不能过分关注课件制作的华丽和热闹,更不能用课件来代替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实验,这样不利于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培养。多媒体创设情境比较适用于课本上易燃、易爆,使用剧毒药品、有危险性实验,污染严重的实验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实际科学、合理、有效的创设教学情境,这样才有利于启迪学生积极的观察、思索和总结,有利于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薛东,戚晓军。如何培养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J]。学周刊,教学实践,2012,(10):152。
  2. 薛东,戚晓军。浅谈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效率的策略[J]。中国教研创新导刊,2013,(5):47。
  3. 王永红。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J]。教育研究,2012(10):29。
  4. 雷宁。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有有效性的行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5.赵莉。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情境的创设[D]。苏州大学,2011。
  6. 任利忠。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之我见[J]。教学研究,2008(5):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