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析电力企业效能监察工作
【作者】 宋艳美 徐龙纲
【机构】 国网巨野县供电公司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对电力企业效能监察工作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电力企业;效能监察;监察质量
目前,电力企业正处于体制改革的深化阶段,加强效能监察对企业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效益最大化,是电力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1提高对企业开展效能监察的认识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新旧机制的更新,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创新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创效增盈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已构成电力企业自我发展的首要任务。所以,推进电力企业健康发展,就必须发挥效能监察对监察对象是否依法、合理履行职责,执行职能及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实际社会效应等情况进行行政监察的作用,起到对规范项目适应市场低标价的成本管理,减少效益流失和管理浪费,提高效益指标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最终目的是达到“改善管理,提高效能”,保证企业管理合法和生产经营活动高效,以及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2构建符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效能监察制度
在现有的企业制度下,由于机制的不完善,不够细化的程序法规或者规定,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操作没有依据、操作不够规范的问题,这都将影响效能的实效。
3抓住关键环节开展调查,围绕中心开展工作
电力企业要充分发挥效能监察的作用,必须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抓住企业管理中的重点部位和容易滋生腐败的薄弱环节,加大对经营决策、财务管理、工程招投标、在建工程管理、重要物资采购、企业改制改组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力度,做到事前预防、事中制止、事后查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效益最大化。
企业效能监察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必须在提高效能监察的针对性上下功夫,做好深入细致的工作,以保证效能监察的可行性和实效性。要明确效能监察的内容和重点,要结合企业实际。按照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摸清本单位在效能上存在哪些问题,管理上存在哪些漏洞和薄弱环节,有哪些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把企业管理工作的难点和经济效益的流失点作为效能监察的重点,内容要具体,针对性要强,督察时间要短。
要增强效能监察工作的规范性。企业效能监察要保证质量、达到预期效果,关键是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使每一步工作都能做到规范运作、真抓实查。效能监察的标准是一个有机而统一的整体,是建立在计划、任务和情理、法度基础上的综合评价体系。而开展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使个人、团队业务和企业的目标密切结合;提前明确要达到的结果和需要的具体领导行为;增强管理人员、团队和个人在实现持续进步方面的共同责任;在工作要求和个人能力、兴趣和工作重点之间发展最佳的契合点。其实质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即对效能监察所确定的单位施工生产的基本情况要查清、存在的问题要查清、产生的原因要查清、有关人员应负的责任要查清,以确保效能监察工作的实效。
同时,要注重效能监察工作的连续性。效能监察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不能简单地走过场,必须与党风廉政责任制结合起来,要落实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责任制,真正体现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发挥积极的事前防范、事中跟踪性和事后改进的功能,及时反馈信息,总结经验,把效能监察引向深入,使效能监察工作善始善终,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4抓好选题立项,坚持“五个结合”
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千头万绪,效能监察着眼点要放在管理方面的问题上,重点就应放在质量和效益上。抓住管理中的“重点”,抓住领导关心的“难点”,抓住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必须根据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配合本单位的中心任务确定开展效能监察专题,确定项目不可过多,要确定一些影响大的、效果明显的、易于取得成功的项目,抓住这个重点,监督检查工作才合拍,才能集中精力予以突破,工作成果才能得到普遍认可,并为下一步的提高打下基础。
因此,可以说效能监察工作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它贯穿于企业的整个运转过程之中。
要抓好效能监察工作,除选好题外,还必须坚持做好“五个结合”:一是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开展效能监察。开展效能监察必须与企业绩效考核相结合,建立分层分类的绩效评价体系。绩效考核注重个人和团队,效能监察注重团队与企业管理,只有二者互动,相辅相承,效能监察才能找到其落角点。二是把效能监察与加强企业制度建设相结合。本着为大局服务的指导思想,要把强化企业制度建设作为效能监察工作应尽的职责,通过一找问题,二提建议,三抓整改,对原有的各项管理制度,从提高效率、效益、效能,防止腐败方面加以甄别、补充、修订和完善,有效堵塞经营管理中的一些漏洞,做到了惩治与堵漏并重,治标与治本并举,实现在各项管理工作层面上的制度创新。三是把效能监察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通过开展工程投招标、物资设备招标采购、外部劳务录用、效益评估、专项查检等效能监察工作,全方位发挥效能监察的预防、监督、服务效能,推进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通过结合党风廉政教育,对党风廉政教育进行拓展和延伸,发挥积极的事前防范效能。四是把效能监察与查办案件相结合。要在党委或党组的统一领导下,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联合办案,形成办案整体合力,集中突破,把效能监察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五是把效能监察与解决企业职工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相结合。要充分重视,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它不仅是各级领导勤政和廉政的重点和焦点,也是影响企业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因此,工作中应把廉政监督与公平、公正、(下转第49页)(上接第75页)公开的原则相结合,透过厂务公开形式,应将职工关心的住房、人事用工等热点问题纳入视野,通过参与对有关操作程序的监督,促进最大限度的公开,避免暗箱操作,从而达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凝聚人心,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作用。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察质量
要适应效能监察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团结的、稳定的效能监察队伍。
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效能监察队伍的建设:一是要突出重点知识学习。在平时的业务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中,注意抓住重点业务和专业知识,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渠道和形式分阶段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相关业务和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和培训。二是在政治上、事业上、待遇上采取措施,使现有专职效能监察人员安心工作,同时,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效能监察工作,确保效能监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三要突出重点人员培养、业务骨干进行重点培训,保持队伍的稳定。四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以能手带新手,有意识地安排骨干能手带动新手,使他们在办案中得到学习,得到提高。五是建立与各部门的交流制度,及时全面了解各项工作的新情况、新动态,通过了解交流使效能监察人员在多个部门得到全面锻炼,全面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
6结语
效能监察应从本企业实际出发,围绕本企业的中心工作,从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以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入手,进行事前预防性监察、事中跟踪性监察和事后改进性监察。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把效能监察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之中,认真履行效能监察职能,坚持循序渐进,融会贯通,讲求实效,向高层次的管理和监督迈进,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电力企业;效能监察;监察质量
目前,电力企业正处于体制改革的深化阶段,加强效能监察对企业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效益最大化,是电力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1提高对企业开展效能监察的认识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新旧机制的更新,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创新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创效增盈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已构成电力企业自我发展的首要任务。所以,推进电力企业健康发展,就必须发挥效能监察对监察对象是否依法、合理履行职责,执行职能及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实际社会效应等情况进行行政监察的作用,起到对规范项目适应市场低标价的成本管理,减少效益流失和管理浪费,提高效益指标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最终目的是达到“改善管理,提高效能”,保证企业管理合法和生产经营活动高效,以及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2构建符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效能监察制度
在现有的企业制度下,由于机制的不完善,不够细化的程序法规或者规定,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操作没有依据、操作不够规范的问题,这都将影响效能的实效。
3抓住关键环节开展调查,围绕中心开展工作
电力企业要充分发挥效能监察的作用,必须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抓住企业管理中的重点部位和容易滋生腐败的薄弱环节,加大对经营决策、财务管理、工程招投标、在建工程管理、重要物资采购、企业改制改组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力度,做到事前预防、事中制止、事后查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效益最大化。
企业效能监察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必须在提高效能监察的针对性上下功夫,做好深入细致的工作,以保证效能监察的可行性和实效性。要明确效能监察的内容和重点,要结合企业实际。按照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摸清本单位在效能上存在哪些问题,管理上存在哪些漏洞和薄弱环节,有哪些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把企业管理工作的难点和经济效益的流失点作为效能监察的重点,内容要具体,针对性要强,督察时间要短。
要增强效能监察工作的规范性。企业效能监察要保证质量、达到预期效果,关键是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使每一步工作都能做到规范运作、真抓实查。效能监察的标准是一个有机而统一的整体,是建立在计划、任务和情理、法度基础上的综合评价体系。而开展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使个人、团队业务和企业的目标密切结合;提前明确要达到的结果和需要的具体领导行为;增强管理人员、团队和个人在实现持续进步方面的共同责任;在工作要求和个人能力、兴趣和工作重点之间发展最佳的契合点。其实质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即对效能监察所确定的单位施工生产的基本情况要查清、存在的问题要查清、产生的原因要查清、有关人员应负的责任要查清,以确保效能监察工作的实效。
同时,要注重效能监察工作的连续性。效能监察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不能简单地走过场,必须与党风廉政责任制结合起来,要落实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责任制,真正体现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发挥积极的事前防范、事中跟踪性和事后改进的功能,及时反馈信息,总结经验,把效能监察引向深入,使效能监察工作善始善终,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4抓好选题立项,坚持“五个结合”
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千头万绪,效能监察着眼点要放在管理方面的问题上,重点就应放在质量和效益上。抓住管理中的“重点”,抓住领导关心的“难点”,抓住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必须根据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配合本单位的中心任务确定开展效能监察专题,确定项目不可过多,要确定一些影响大的、效果明显的、易于取得成功的项目,抓住这个重点,监督检查工作才合拍,才能集中精力予以突破,工作成果才能得到普遍认可,并为下一步的提高打下基础。
因此,可以说效能监察工作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它贯穿于企业的整个运转过程之中。
要抓好效能监察工作,除选好题外,还必须坚持做好“五个结合”:一是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开展效能监察。开展效能监察必须与企业绩效考核相结合,建立分层分类的绩效评价体系。绩效考核注重个人和团队,效能监察注重团队与企业管理,只有二者互动,相辅相承,效能监察才能找到其落角点。二是把效能监察与加强企业制度建设相结合。本着为大局服务的指导思想,要把强化企业制度建设作为效能监察工作应尽的职责,通过一找问题,二提建议,三抓整改,对原有的各项管理制度,从提高效率、效益、效能,防止腐败方面加以甄别、补充、修订和完善,有效堵塞经营管理中的一些漏洞,做到了惩治与堵漏并重,治标与治本并举,实现在各项管理工作层面上的制度创新。三是把效能监察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通过开展工程投招标、物资设备招标采购、外部劳务录用、效益评估、专项查检等效能监察工作,全方位发挥效能监察的预防、监督、服务效能,推进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通过结合党风廉政教育,对党风廉政教育进行拓展和延伸,发挥积极的事前防范效能。四是把效能监察与查办案件相结合。要在党委或党组的统一领导下,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联合办案,形成办案整体合力,集中突破,把效能监察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五是把效能监察与解决企业职工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相结合。要充分重视,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它不仅是各级领导勤政和廉政的重点和焦点,也是影响企业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因此,工作中应把廉政监督与公平、公正、(下转第49页)(上接第75页)公开的原则相结合,透过厂务公开形式,应将职工关心的住房、人事用工等热点问题纳入视野,通过参与对有关操作程序的监督,促进最大限度的公开,避免暗箱操作,从而达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凝聚人心,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作用。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察质量
要适应效能监察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团结的、稳定的效能监察队伍。
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效能监察队伍的建设:一是要突出重点知识学习。在平时的业务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中,注意抓住重点业务和专业知识,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渠道和形式分阶段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相关业务和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和培训。二是在政治上、事业上、待遇上采取措施,使现有专职效能监察人员安心工作,同时,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效能监察工作,确保效能监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三要突出重点人员培养、业务骨干进行重点培训,保持队伍的稳定。四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以能手带新手,有意识地安排骨干能手带动新手,使他们在办案中得到学习,得到提高。五是建立与各部门的交流制度,及时全面了解各项工作的新情况、新动态,通过了解交流使效能监察人员在多个部门得到全面锻炼,全面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
6结语
效能监察应从本企业实际出发,围绕本企业的中心工作,从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以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入手,进行事前预防性监察、事中跟踪性监察和事后改进性监察。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把效能监察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之中,认真履行效能监察职能,坚持循序渐进,融会贯通,讲求实效,向高层次的管理和监督迈进,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