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探究如何上好中学英语复习课

【作者】 袁秀明

【机构】 四川省苍溪县文昌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复习课应是强化记忆,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之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其功能是让学生把“忘的记起来,漏的补上,错的纠正,差的赶上”。复习课以巩固知识并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是教学中重要课型之—。
  关键词:“四程序” 能力培养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记忆是有规律的,遗忘也是必然的,人的遗忘是先快后慢的。要想提高记忆保持的时间,就要做到间隔一段时间及时复习,通过及时复习,使被遗忘的内容能够及时巩固下来,保持对这些材料长久的记忆,以此提高记忆的效果。中学英语学习更是如此,要想把平时学习的知识巩固下来,那就要及时复习,所以英语复习课也就成了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实英语复习课是通过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科学方法,对学生大脑皮质中处于潜意识状态的已学过的知识唤起全部记忆,牢固掌握,并进一步形成能力的过程。上好复习课,对于整体记忆,深刻理解,灵活运用英语知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根据自己长期的探索和尝试,认为中学英语复习课的设计应以唤起记忆、巩固消化为中心,以打牢基础、强化能力为目的,以精讲巧讲、讲练结合为原则,而具体组织复习课,可依照以下“四程序”。
  其一为指导程序,即老师精讲。老师在认真钻研教材,整理归类好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的前提下,准确地、概括地、简洁地对将要复习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解剖,拟成具有启发性的综合思考题,板书给学生,以形成知识的骨架和思维的阶梯,发挥“导”的作用。这程序,要求老师必须把复习的某一单元或某一类型的知识进行反复研究,抓住关键,理出规律,精心设计思考题,运用自如地驾驭教材。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发挥启迪和引导作用。
  其二为反刍程序,即让学生学习。老师的巧妙启迪、引导,是为学生有目的地学习服务的。那么这里的学习,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而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在老师指导下学习,认真用好“听、说、读、写”,边学边思考,把书读懂,唤起记忆。把知识反复咀嚼,带着的问题解决了。知识梳理、唤起记忆的这个初步目的就达到了。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的方法进行具体指导,提出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四管齐下:眼到、心到、口到、手到,真正在学习。
  其三为消化程序,即让学生练习。学生唤起了对知识的记忆,这远远不够,还必须巩固消化,使基础更牢固扎实,能力得到强化,形成英语能力,这才是英语复习的全部目的。要真正达到目的,就必须进行一定量的练习,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练习到底是要求精讲多练,还是精讲少练呢?我认为既不能多练,也不能少练,而要精讲巧练。练的量的多少应当根据复习内容的容量大小和知识的难易,老师灵活掌握。
  其四为反馈程序,即多种形式的检查和矫正。学生练习后,不能一做了之,老师一定要采取简便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信息反馈,及时查缺补漏,或同位批改,或全班批改,或组长批改,或老师评讲、兄弟班同学交叉改,或老师抽样改等,收取改后的试卷,迅速了解情况、对练习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必须及时“回炉补火”,进行个别辅导,或发挥学习优秀者——“小助手”的作用来解决。
  以上四步程序,其中前两步主要是围绕唤起记忆,整体感知复习内容而设计的,后两步主要是围绕打牢基础,巩固消化,强化能力,形成语言能力设计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拓展和延伸。四步程序始终抓住学生这一主体,老师真正发挥主导作用。老师既不搞“一言堂”、又不“散放鸭子”,在引导上下功夫,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四管齐下上花气力,下功夫,这样复习课堂效率就会得到充分提高。
  总之,复习课应是强化记忆,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之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它的功能应使学生把“忘的记起来,漏的补上,错的纠正,差的赶上”。复习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需要自觉主动,需要意志、毅力,更需要方法和技巧的协调统一。在复习过程中,要始终围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水平,提高活用能力和应变能力,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变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