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在愉快中学习拼音 提高运用拼音能力
【作者】 陈换玲
【机构】 广东东莞市石龙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汉语拼音是一个枯燥的符号,学起来抽象乏味,对于刚从幼儿园升上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学习拼音是一件不容易之事。为了让学生快乐有趣学习汉语拼音,教师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由抽象变生动,由让学生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学习拼音,在激趣中学习拼音, 在快乐中学习拼音,不断提高学生学习。
关键词:快乐 玩耍 激趣 提高 运用
虽然汉语拼音是一个枯燥的符号,学起来抽象乏味,但是它是认识汉字的基础,是进行阅读的前提,是写作表达的关键,也是学生学好普通话的唯一的桥梁。但是,对于刚入读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要学好汉语拼音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是又不能不学。所以,为了减轻学生学习拼音的负担,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进行入手,改革教学方法,运用学生易接受、有乐趣,易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情趣中学习拼音,在玩乐中学习拼音,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汉语拼音的能力。
一、在玩乐中学拼音,提高学习拼音能力
喜欢玩乐是人的天性,一个刚六岁的小朋友,他们不懂为什么要学拼音的大道理,所以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拼音就是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不能缺少的教学任务,也是学生必须要学的、掌握的汉语拼音。所以,教师必须创造一个营造一个“玩乐”良好的学习环境,运用新的教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玩乐中取乐,在玩学习汉语拼音。
1、在玩乐找朋友中学拼音。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寓拼音教学于找“朋友”活动中。如教学生学习声母“p、b、m、f”时,教师将四个声母写在卡片上,叫四个同学上来扮演这四个字字母,站在讲台上做着像字母的动作,然后教师问“你们谁与它交朋友?并能够正确读音,老师奖励一面红旗”。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并读出了它的名字,同学们马上鼓起热烈掌声。于是,我又让另一位学生小李同学上来找到他最喜欢的要交的朋友后,教师把卡片挂在他们的胸前,他准确读出“p”的读音,然后让全班同学跟着一起读,同学们越读越劲,很快掌握汉语拼音读法。由于这样生动有趣,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会了拼音。
2、在开火车玩乐中学好拼音。开火车是一种玩乐的游戏,教师将学拼音寓于玩乐中,让学生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学习拼音。如教23个声母,教师将23个声母按每组的顺序排列,第一个学生读“b”,接着第二个学生读“p”……一直读到最后。学生个个欢呼雀跃,越读越有劲。为了被免开火车单调,教师又将这23个声母从最后一个读回到前面,如此的循环读,如此变换方法,不但使学生沉浸在玩乐,而且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拼音。
3、在接龙比赛玩乐中学好拼音。就是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的成员每人读一个声母,要求读得快,读得准确,读得流利,如果小组中有一个同学读错,读不正确,那么,这小组就输了。因此,每个小组的成员都非常认真,在读的时候,都全力以赴,精神抖擞,声音洪亮,读音标准。按着其它组的学生不敢大意,当第一组读完以后,第二组接着又读,他们为了得到好成绩,读得很认真,一组比一组读得更好。由于采取这种教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学生在玩乐中学会了拼音。
二、在激趣中学习拼音,提高学习拼音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精神容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根据这个特点,努力创造一个激趣的环境,运用一些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的驱使下学习拼音,提高学习效率。
1、利用插图激发学习拼音兴趣。一幅生动、有趣、内容丰富的插图,不仅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而且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能够利用插图学好拼音。如教“O”这个声母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出示一幅插图,学生看见这幅漂亮的插图后,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浓了,教师启发学生说:“这幅图中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有的学生说:“他正在张开嘴巴,发出强大的声音”,同学们回答很对,你们模仿这个小朋友嘴形做一下练习,看一看是什么结果?同学纷纷进行模仿,这时,老师说:“同学们都很认真模仿,结果怎样?”一个小朋友说:“我明白了,原来这个小朋友这个嘴形就是这个字母“O”,用力吹就是它的读音。”老师接着说:“你们说是不是?”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老师说:“同学们回答很对,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说一次给老师听,看你们的发音准不准?”同学更加认真了,就是这样,学生在这个兴趣中学会“O”的读音。
2、利用动作示意激发习拼音兴趣。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学好汉语拼音。在教学时,教师通过动作示范,引导学生学拼音,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在模仿中学汉语拼音。如教“ui”,教师先做一个围巾的示范动作,学生看清楚教师的示范过程后,再出示“ui”,告诉学生这个复韵母的读音与教师刚才做的动作的词音差不多。这时学生一边听,一边看,老师看到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于是对学生说:“同学们都试一试吧?于是学生纷纷试一试,他们在尝试中学会了“ui”(危)的读音。事实说明,动作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一种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教学方法。
3、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拼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大胆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进行教学,因为多媒体能使乏味的拼音变成生动、图象、声音于一体,更加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声母“b”,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小朋友在广播下听广播,通过反复播放,学生很认真听,而且听得很入神,而广播的“播”正好是声母的“b”读音。通过教师的启示和引导,学生很容易掌握“b”的读音。
三、在快乐中学习拼音,提高学习拼音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创造乐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促进师生互动,增强同学的情感交流,不断提高学习汉语拼音的效益。
1、利用嘴形学拼音。由于每个拼音的读法都有一个不同嘴形,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先教学生掌握每个拼音的嘴形,并正确读音,当看见嘴形后就会读拼音。如“O”要做一个圆嘴巴,“e”要做一个扁嘴巴,演示给学生看清楚后,学生看见正确嘴形,就读出汉语拼音读音,而且使学生根据不同嘴形读出不同汉语拼音。为了克服读音的单调,激活课堂气氛,教师叫一个小强同学上讲台扮演“小老师”,学生看着这位“小老师”做出不同的嘴形,其他同学就能读出正确的拼音,由于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兴趣中学好拼音。
2、利用拼音形状学习拼音。为了使学生便于记忆,并且正确拼音,教师利用拼音的形状,引导学生学拼音,如教“a”,教师出示在课堂上一幅小辩儿的形状,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看见了就读出“a”的读音,又如“t”它的形状,像小伞柄(T)时,学生就会读“t”的拼音,由于这种寓拼音于生活中,学生学得生动,在快乐中学好拼音。由于可见,利用形状帮助学生学好拼音,而且有利于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拼音能力。
3、利用手势学习拼音。手势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辅导的手段,它起到示范和辅助的作用,也是引导学生学好拼音的一种方法。如教翘舌音“zh、ch”时,学生读得不准的原因往往是忘了翘舌和舌尖抵错位置,于是,教师用两只简单模仿,在口腔中的位置,一只手的手指第一关节向下弯曲,让指甲面代表门牙,空手代表口腔,另一只手手心向上置于“口腔”之内,手指尖代表舌尖,演示舌尖不贴牙齿,而翘起在牙后上方的位置。由于教师的示范,学生很快地掌握“zh、ch”读音的方法。
四、学习汉语拼音,发挥拼音的作用
汉语拼音是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是迈向科学高峰的基础,它在生活、工作中广泛应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运用拼音的学会汉字的读音,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拼音的能力。
1、运用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认识不懂汉字。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不懂的字,这对于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怎么办?如在学习课文时,遇到一些不懂的汉字,教师通过运用拼音进行帮助解决,如一年级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汉字“神州”,那么要通过让学生查字典,找到了汉语拼音“chen,zhou”之后,通过拼读拼音,学生就认识“神话(chen,zhou)”的读音。这样,学生不但解决汉字的读音,而且提高学生的运用拼音的能力。
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直接输入汉字。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用电脑上网和学习已成为普通性,特别是用电脑打字更是常见的。如果用汉语拼音打汉字,不但可以省去学习五笔打字法的学习,省去死记硬背字根和键盘,而直接用汉语拼音就可以打出汉字,如是拼音准确无误,那么打出来的汉字准确率更高,这样可以省时高效,而且具有准确率高的优点。所以说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教好学生学习拼音,对于在工作中有很大的帮助。
3、运用汉语拼音帮助学生正确辨别多音字。在学习中,由于汉字在不同语句、不同环境,它的读音不同,在读的时候,有时读错。因此,在教学中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查字典,找到汉语拼音去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如“调节”与“调查”这个“调”字,有的学生读“ti?o”,有的学生把它读“di”,究竟怎样读才准确,所以,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读,教师鼓励学生通过查字典,学生终于把“调查”的“调”读正确“di”。“调节”的“调”读“ti。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拼音,对于认识汉字有很大的作用,所以说拼音是帮助学生读准音的最好老师。
总之,汉语拼音是汉字入门的桥梁,是学习汉字的重要条件,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在愉快中学习拼音,在学习中提高运用拼音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于昌《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与有效性》《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3期
[2]、宁吕清《提高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研究》《中小学教学》2006年5期
[3]、邓小玉《新课标下,提高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质量的策略》 《教学研究》2008年3期
[4]、李 逵《运用有趣教学方法,提高拼音教学质量》《小学教学》2010年8期
关键词:快乐 玩耍 激趣 提高 运用
虽然汉语拼音是一个枯燥的符号,学起来抽象乏味,但是它是认识汉字的基础,是进行阅读的前提,是写作表达的关键,也是学生学好普通话的唯一的桥梁。但是,对于刚入读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要学好汉语拼音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是又不能不学。所以,为了减轻学生学习拼音的负担,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进行入手,改革教学方法,运用学生易接受、有乐趣,易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情趣中学习拼音,在玩乐中学习拼音,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汉语拼音的能力。
一、在玩乐中学拼音,提高学习拼音能力
喜欢玩乐是人的天性,一个刚六岁的小朋友,他们不懂为什么要学拼音的大道理,所以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拼音就是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不能缺少的教学任务,也是学生必须要学的、掌握的汉语拼音。所以,教师必须创造一个营造一个“玩乐”良好的学习环境,运用新的教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玩乐中取乐,在玩学习汉语拼音。
1、在玩乐找朋友中学拼音。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寓拼音教学于找“朋友”活动中。如教学生学习声母“p、b、m、f”时,教师将四个声母写在卡片上,叫四个同学上来扮演这四个字字母,站在讲台上做着像字母的动作,然后教师问“你们谁与它交朋友?并能够正确读音,老师奖励一面红旗”。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并读出了它的名字,同学们马上鼓起热烈掌声。于是,我又让另一位学生小李同学上来找到他最喜欢的要交的朋友后,教师把卡片挂在他们的胸前,他准确读出“p”的读音,然后让全班同学跟着一起读,同学们越读越劲,很快掌握汉语拼音读法。由于这样生动有趣,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会了拼音。
2、在开火车玩乐中学好拼音。开火车是一种玩乐的游戏,教师将学拼音寓于玩乐中,让学生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学习拼音。如教23个声母,教师将23个声母按每组的顺序排列,第一个学生读“b”,接着第二个学生读“p”……一直读到最后。学生个个欢呼雀跃,越读越有劲。为了被免开火车单调,教师又将这23个声母从最后一个读回到前面,如此的循环读,如此变换方法,不但使学生沉浸在玩乐,而且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拼音。
3、在接龙比赛玩乐中学好拼音。就是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的成员每人读一个声母,要求读得快,读得准确,读得流利,如果小组中有一个同学读错,读不正确,那么,这小组就输了。因此,每个小组的成员都非常认真,在读的时候,都全力以赴,精神抖擞,声音洪亮,读音标准。按着其它组的学生不敢大意,当第一组读完以后,第二组接着又读,他们为了得到好成绩,读得很认真,一组比一组读得更好。由于采取这种教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学生在玩乐中学会了拼音。
二、在激趣中学习拼音,提高学习拼音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精神容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根据这个特点,努力创造一个激趣的环境,运用一些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兴趣的驱使下学习拼音,提高学习效率。
1、利用插图激发学习拼音兴趣。一幅生动、有趣、内容丰富的插图,不仅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而且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能够利用插图学好拼音。如教“O”这个声母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出示一幅插图,学生看见这幅漂亮的插图后,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浓了,教师启发学生说:“这幅图中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有的学生说:“他正在张开嘴巴,发出强大的声音”,同学们回答很对,你们模仿这个小朋友嘴形做一下练习,看一看是什么结果?同学纷纷进行模仿,这时,老师说:“同学们都很认真模仿,结果怎样?”一个小朋友说:“我明白了,原来这个小朋友这个嘴形就是这个字母“O”,用力吹就是它的读音。”老师接着说:“你们说是不是?”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老师说:“同学们回答很对,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说一次给老师听,看你们的发音准不准?”同学更加认真了,就是这样,学生在这个兴趣中学会“O”的读音。
2、利用动作示意激发习拼音兴趣。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学好汉语拼音。在教学时,教师通过动作示范,引导学生学拼音,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在模仿中学汉语拼音。如教“ui”,教师先做一个围巾的示范动作,学生看清楚教师的示范过程后,再出示“ui”,告诉学生这个复韵母的读音与教师刚才做的动作的词音差不多。这时学生一边听,一边看,老师看到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于是对学生说:“同学们都试一试吧?于是学生纷纷试一试,他们在尝试中学会了“ui”(危)的读音。事实说明,动作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一种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教学方法。
3、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拼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大胆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进行教学,因为多媒体能使乏味的拼音变成生动、图象、声音于一体,更加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声母“b”,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小朋友在广播下听广播,通过反复播放,学生很认真听,而且听得很入神,而广播的“播”正好是声母的“b”读音。通过教师的启示和引导,学生很容易掌握“b”的读音。
三、在快乐中学习拼音,提高学习拼音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创造乐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促进师生互动,增强同学的情感交流,不断提高学习汉语拼音的效益。
1、利用嘴形学拼音。由于每个拼音的读法都有一个不同嘴形,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先教学生掌握每个拼音的嘴形,并正确读音,当看见嘴形后就会读拼音。如“O”要做一个圆嘴巴,“e”要做一个扁嘴巴,演示给学生看清楚后,学生看见正确嘴形,就读出汉语拼音读音,而且使学生根据不同嘴形读出不同汉语拼音。为了克服读音的单调,激活课堂气氛,教师叫一个小强同学上讲台扮演“小老师”,学生看着这位“小老师”做出不同的嘴形,其他同学就能读出正确的拼音,由于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兴趣中学好拼音。
2、利用拼音形状学习拼音。为了使学生便于记忆,并且正确拼音,教师利用拼音的形状,引导学生学拼音,如教“a”,教师出示在课堂上一幅小辩儿的形状,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看见了就读出“a”的读音,又如“t”它的形状,像小伞柄(T)时,学生就会读“t”的拼音,由于这种寓拼音于生活中,学生学得生动,在快乐中学好拼音。由于可见,利用形状帮助学生学好拼音,而且有利于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拼音能力。
3、利用手势学习拼音。手势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辅导的手段,它起到示范和辅助的作用,也是引导学生学好拼音的一种方法。如教翘舌音“zh、ch”时,学生读得不准的原因往往是忘了翘舌和舌尖抵错位置,于是,教师用两只简单模仿,在口腔中的位置,一只手的手指第一关节向下弯曲,让指甲面代表门牙,空手代表口腔,另一只手手心向上置于“口腔”之内,手指尖代表舌尖,演示舌尖不贴牙齿,而翘起在牙后上方的位置。由于教师的示范,学生很快地掌握“zh、ch”读音的方法。
四、学习汉语拼音,发挥拼音的作用
汉语拼音是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是迈向科学高峰的基础,它在生活、工作中广泛应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运用拼音的学会汉字的读音,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拼音的能力。
1、运用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认识不懂汉字。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不懂的字,这对于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怎么办?如在学习课文时,遇到一些不懂的汉字,教师通过运用拼音进行帮助解决,如一年级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汉字“神州”,那么要通过让学生查字典,找到了汉语拼音“chen,zhou”之后,通过拼读拼音,学生就认识“神话(chen,zhou)”的读音。这样,学生不但解决汉字的读音,而且提高学生的运用拼音的能力。
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直接输入汉字。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用电脑上网和学习已成为普通性,特别是用电脑打字更是常见的。如果用汉语拼音打汉字,不但可以省去学习五笔打字法的学习,省去死记硬背字根和键盘,而直接用汉语拼音就可以打出汉字,如是拼音准确无误,那么打出来的汉字准确率更高,这样可以省时高效,而且具有准确率高的优点。所以说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教好学生学习拼音,对于在工作中有很大的帮助。
3、运用汉语拼音帮助学生正确辨别多音字。在学习中,由于汉字在不同语句、不同环境,它的读音不同,在读的时候,有时读错。因此,在教学中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查字典,找到汉语拼音去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如“调节”与“调查”这个“调”字,有的学生读“ti?o”,有的学生把它读“di”,究竟怎样读才准确,所以,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读,教师鼓励学生通过查字典,学生终于把“调查”的“调”读正确“di”。“调节”的“调”读“ti。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拼音,对于认识汉字有很大的作用,所以说拼音是帮助学生读准音的最好老师。
总之,汉语拼音是汉字入门的桥梁,是学习汉字的重要条件,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在愉快中学习拼音,在学习中提高运用拼音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于昌《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与有效性》《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3期
[2]、宁吕清《提高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研究》《中小学教学》2006年5期
[3]、邓小玉《新课标下,提高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质量的策略》 《教学研究》2008年3期
[4]、李 逵《运用有趣教学方法,提高拼音教学质量》《小学教学》2010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