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析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培养
【作者】 王小红
【机构】 山东省昌乐特师附属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具备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学科优势,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教育理念,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勇于实践,大胆探索,走自己的路,在教学实践中将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在现代社会,我们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具备独立接受新事物、处理新事物的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当今社会的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也是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今天,教师的教学不再是建立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学生创新的能力发展之上。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把握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原则”,这个原则象一根红线要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它不仅课堂教学的前提。也是优化课堂教学手段,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媒介,更是组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因素。
例如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教师不但要熟悉信息在过去和现在的应用,更要对将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有较全面的了解;在介绍应用软件时不但要介绍应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时,也要多介绍一些其它学科的多媒体软件安装与使用的方法;还要指导学生学习帮助文件来熟悉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在讲解计算机的硬件时,可将数码相机、mp3等多种设备穿插进来,让学生能了解最新的数码设备。因此,信息技术教师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一定要不断的进行学习和提高,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激发学习的兴趣,提供创新能力的教育环境,
构建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敢于发表自己意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不应该简单的否定,而应该引导学生以科学的眼光审视自己的观点,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即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树立了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学生创新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其次,教师要善于把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使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并加强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渗透,进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学校还可以在校内组织电子报刊比赛,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并将优秀作品在校园网上展示。总之要想方设法构建创新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性、个性化和首创性表现的机会,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因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结束的预见,更是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的目标的定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在教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时,教师可以先在大屏幕上演示一份用powerpoint编辑的既有形象各异的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又有各种不同的表格,通过这样一份美观、精致的电子报刊,让学生们各自展开充分的想象空间,考虑如何来完成这个任务。在这样浓烈的学习气氛中,教师再给学生概括讲解powerpoint所具有的强大功能,使学生们立刻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这就为后面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打好了基础。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要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则。引导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理论家曾指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一是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先进的教育手段代替传统的黑板和粉笔。如在powerpoint教学中,艺术字、圆、五角星的插入以及图层的排列,在课本上是分别讲述的,我们可以设计“印章制作”一节,让学生产综合运用这些工具去创作,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二是在在对课程进行设计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创新能力方面培养的内容,提出恰当的信息技术综合设计课题,在设计中要考虑到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养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好习惯。
(三)展现学生的个性魅力,开展第二课堂。
课堂教学无法在形式上展现学生的个性魅力,而开展第二课堂打破了课堂教学不能展现每个同学个性魅力的局限性。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如:打字训练、网页设计、幻灯片设计和动画设计等。在活动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这样,学生的学习从原来的“老师要我学”,变成了“我要自己学”。在这种轻松的学习气氛中,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当然,自学不等于放任自流,不管学生,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完成教学任务,老师要着重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教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学生共同研究,以达到共同进步。
当然,教无定法。对于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法是很多。作为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只有根据本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更新观念,大胆创新,走自己的路,才能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在现代社会,我们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具备独立接受新事物、处理新事物的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当今社会的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也是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今天,教师的教学不再是建立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学生创新的能力发展之上。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把握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原则”,这个原则象一根红线要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它不仅课堂教学的前提。也是优化课堂教学手段,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媒介,更是组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因素。
例如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教师不但要熟悉信息在过去和现在的应用,更要对将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有较全面的了解;在介绍应用软件时不但要介绍应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时,也要多介绍一些其它学科的多媒体软件安装与使用的方法;还要指导学生学习帮助文件来熟悉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在讲解计算机的硬件时,可将数码相机、mp3等多种设备穿插进来,让学生能了解最新的数码设备。因此,信息技术教师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一定要不断的进行学习和提高,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激发学习的兴趣,提供创新能力的教育环境,
构建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敢于发表自己意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不应该简单的否定,而应该引导学生以科学的眼光审视自己的观点,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即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树立了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学生创新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其次,教师要善于把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使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并加强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渗透,进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学校还可以在校内组织电子报刊比赛,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并将优秀作品在校园网上展示。总之要想方设法构建创新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性、个性化和首创性表现的机会,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因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结束的预见,更是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的目标的定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在教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时,教师可以先在大屏幕上演示一份用powerpoint编辑的既有形象各异的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又有各种不同的表格,通过这样一份美观、精致的电子报刊,让学生们各自展开充分的想象空间,考虑如何来完成这个任务。在这样浓烈的学习气氛中,教师再给学生概括讲解powerpoint所具有的强大功能,使学生们立刻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这就为后面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打好了基础。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要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则。引导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理论家曾指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一是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先进的教育手段代替传统的黑板和粉笔。如在powerpoint教学中,艺术字、圆、五角星的插入以及图层的排列,在课本上是分别讲述的,我们可以设计“印章制作”一节,让学生产综合运用这些工具去创作,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二是在在对课程进行设计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创新能力方面培养的内容,提出恰当的信息技术综合设计课题,在设计中要考虑到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养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好习惯。
(三)展现学生的个性魅力,开展第二课堂。
课堂教学无法在形式上展现学生的个性魅力,而开展第二课堂打破了课堂教学不能展现每个同学个性魅力的局限性。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如:打字训练、网页设计、幻灯片设计和动画设计等。在活动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这样,学生的学习从原来的“老师要我学”,变成了“我要自己学”。在这种轻松的学习气氛中,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当然,自学不等于放任自流,不管学生,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完成教学任务,老师要着重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教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学生共同研究,以达到共同进步。
当然,教无定法。对于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法是很多。作为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只有根据本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更新观念,大胆创新,走自己的路,才能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