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中职卫生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存在的困境及对策

【作者】 刘庆苗 吴润田

【机构】 (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广西 百色)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通过分析中职卫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措施;改革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案,制定“三段式”的理论教学---实习---再理论教学的实施性教学方案,把顶岗实习穿插在理论教学中;进行课程和课时重新调整和分配,适应顶岗实习的基本理论和技能需求;深化校企合作和交流,实现互补和双赢,在解决当前困境的同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困境;对策;顶岗实习;中职卫校;招生规模
  近几年来,中职卫生学校生源稳定,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我校也不例外,特别是09年以来,规模增幅远大于师资的增编的步子,校舍不足突显,顶岗实习生下点也面临着困难。我校自2009年以来,根据存在的这些问题及现状,对护理专业现有的示范性教学方案进行了调整,把原来的先理论学习结束再到临床生产实习,笔者称为两段式培养方案,改为阶段性理论学习到临床生产实习,再回到理论学习的三段式培养方案。通过改革,使面临的困境得到迎刃而解,从而保持了学校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好势头。
  1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中职学校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推动下,迎来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由于得到政策的支撑,市场的需求,发展前景美好[1]。我校是一所中职卫生学校,近几年来,生源稳定,政府下达的招生任务也逐年增加,由于招生形势好,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和人为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学校发展及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师资及学校校舍的建设无法跟上生源迅速扩增的需求,至使师资缺口大,校舍不足突显。同时也给管理上以及今后的顶岗实习带来困难。因此,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可持继发展。经过探究,我们通过改革原传统教学方案,采取“穿插式”的顶岗实习方法,使以上问题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决,成效是显著的。
  2“穿插式”临床顶岗实习及措施
  2.1中职卫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意义
  顶岗实习是中职卫校学生三年学习过程的必需途径,通过顶岗实习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并且在实习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顶岗实习是卫生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中职卫生学校学生的顶岗实习是在完成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后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传统的一种临床实践教学模式,也是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方式。
  2.2“穿插式”顶岗实习做法及措施
  传统的教学方案是学生在校学习理论及技能操作两年(四个学期),再到医院顶岗实习8个月(32周),实习结束后等待毕业。笔者称它为“二段式”培养方案。改革后的“三段式”培养方案是,学生在校理论和技能操作学习3个学期,然后到医院顶岗实习8个月(32周),实习结束后,再返校完成一个学期的理论学习直到毕业。笔者称为“三段式”培养方案。
  2.2.1制定“三段式”实施性教学方案
  “穿插式”顶岗实习采用的就是“三段式”培养方案,学制和总课时数不变,只是把第四学期与后阶段的顶岗实习置换,并进行部分课程和课时的调整,根据这样的思路制定出实施性教学方案。起初有担心采用改革创新的“三段式”是否学生理论扎实?对顶岗实习的理论储备是否满足顶岗需求?从而会影响整个人才培养的质量。由于是改革实践,我们主要只对护理和助产专业(这两个专业均能进行护士资格考试)的半数班级进行试点,另半数班级按传统方案作为对比。
  2.2.2调整课程及内容
  为了能适应实习岗位理论和技能的基本要求,我们从第二学期开始进行了一些课程的调整。对所授课程有针对性的节选授课章节内容,先上与临床操作密切的章节,并提前开设《护理概论》,在第三学期,提前开设《急救护理》、《妇科护理》、《妇产科护理》等。第三学期的一些科目调整到第四学期开设。
  2.2.3调整授课周学时数
  从第三学期增加主干课程的周学时数,如:《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由每周6学时增加到8到9学时,《产科学及护理》由每周4学时增加到6学时。实习生下点前在校模拟实训室进行2周的集中技能强化训练。
  3实施后的成效
  通过这一改革实践,不仅能有效地减轻了当前面临的困境,同时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也有明显的提升。
  3.1师资及校舍不足得到不同程度缓解
  通过这样调整以后,学生一部分分流至教学医院实践,减少了在校理论学习的学生规模,使师资及校舍不足的状况得到有效的缓解。
  3.2校企合作的职责与分工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更紧密相互关系,更充分体现企业的责任以及扮演的角色,不只是师傅和徒弟的关系,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指导老师。
  3.3有效解决了实习工位不足的困难
  由于分段分批进行下点顶岗实习,也不同程度的解决了实习点工位不足的矛盾,同时也为教学医院解决了某一时间段无实习生的情况。
  3.4有利于人才质量的提升
  从宏观上来看,“三段式”更体现了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做中学,学中做”,能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好、更及时的付诸实践,并融会贯通。较之“二段式”的“学“有余而”工”不足,“三段式”更能实现“工”、“学”的有机结合。由于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参加护士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也显著提高,以下是笔者把近两年我校护理专业春季实习(采用“三段式”培养方案)与秋季实习(采用“二段式”培养方案)的同一专业两批学生的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进行的统计学上比较,结果春季实习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明显高于秋季实习生,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春、秋季实习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合格统计表





  a=0.01  X2=105.65   P<0.01
  注:数据处理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a=0.01   X2=105.65 P<0.01,有显著性差异。可见,春季实习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明显高于秋季实习生。
  综上所述,通过改革,把教学方案从“二段式”改为“三段式”,实行“穿插式”顶岗实习,不仅能有效的解决了招生规模扩大存在的一些主要困境,同时对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彭运波.抓住机遇 走出困境 与时俱进[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28(1)
  [2] 邓琴.中职药剂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1)